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冷兵器对决总是刀光剑影、锋芒毕露。然而,历史战场上的真相往往更为沉重——当骑士被铁甲层层包裹,当利刃在锁子甲上无奈滑开,一种更为古老、更为纯粹的力量便登上了战争的舞台。它们不依赖切割,而依靠碾压;不留下华丽的伤口,却能制造致命的内伤。这就是钝器的时代,一种能隔着铠甲将人震碎的存在。

钝器的杀伤,是一场物理学的暴力演绎。它依靠纯粹的动能,透过铠甲,直击内脏。脾脏破裂会导致无法阻止的内出血,头部受击则可能造成致命的脑损伤。在铠甲技术登峰造极的年代,钝器实现了战场上的 " 降维打击 " ——它的哲学简单而残酷:既然砍不穿你,那就把你和你的铠甲一起砸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认识九位来自不同文明的 " 破甲代言人 ":
一、页锤:骑士的尊严,由我来粉碎
这是欧洲中世纪的 " 开罐器 "。其锤头由 6-8 片不开刃的棱形钢片构成,宛如一朵绽放的钢铁之花。

▲图为中世纪多棱页锤
在骑士对决中,长剑劈砍厚重的板甲只会溅起火星、徒劳卷刃,而页锤的每一次重击,都能让精工打造的铠甲变形、凹陷,将其中的血肉之躯震为肉泥。它是力量最直接的传导者,也是骑士最畏惧的近战噩梦。

▲中世纪手持多棱页锤图
二、骨朵:东方美学的含蓄杀机
" 骨朵 " 之名,源于其锤头形似含苞待放的花蕾或蒜头。这件中国古典兵器,在优雅的名字下隐藏着致命的效能。

▲图为金人的铜骨朵锤
其硬木或铁柄长约 0.4 至 1.2 米,锤头重 1 至 3 斤,完美平衡了威力与灵活。它从先民的狩猎棒槌演化而来,至《武经总要》中已有正式名分,是历史上轻巧而高效的破甲先锋。
三、瓜锤:力量崇拜的终极象征
如其名,锤头似瓜,是钝器中的重火力单位。实战重量动辄十斤以上,演义中李元霸的八百斤金锤更是将其神力属性推向极致。
使用瓜锤无需繁复技巧,核心就是 " 硬砸硬架 ",是真正 " 一力降十会 " 的体现。但它也极度考验使用者的体能和速度,否则未伤敌,先累己。

▲图为现代复原的铜制瓜锤
四、双节棍:从农具到传奇的逆袭
又名双截棍、双龙棍,它的前身是打谷脱粒的农具 " 连枷 "。两根短棍由铁链或绳索相连,能在极短距离内爆发出惊人的打击力(传闻可达四百斤以上),击中后疼痛钻心。
▲电影中的李小龙擅使双节棍迎战敌人
它技法多元,可击可扫,更能用铁链格挡、绞夺兵器,甚至完成无声的锁喉绞杀。经李小龙演绎后,它成为了全球皆知的东方文化符号。

▲图为现代双节棍外观
五、链枷:欧洲战场的 " 运气检验器 "
这是欧洲版的强化 " 连枷 ",体型更大,杀伤更强。锤头通过铁链与握柄连接,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攻击范围极大,中者即使有铠甲防护也难逃骨折。
但它是一柄双刃剑:铁链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新手使用时 " 伤敌还是伤己 " 全凭运气,故而得名 " 人品检验器 "。

▲图为中世纪欧洲骑士的多头链枷,攻击范围广
链枷按轻重分轻链枷和重链枷两种,轻链枷的锤头多为单头 / 多头晨星锤头,重链枷无疑因为其结构原因也有着非常强悍的打击力,而且其攻击范围也是十分不俗的,可是它的软肋更明显,这玩意对于武器熟练度不够的人士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人品武器,砸到别人就算,砸到自己认栽,是一种需要一定训练的武器,不像单柄锤类武器,抡着砸就是,突出一个干。
六、锏 / 鞭:门神手中的正义铁尺
锏,形似四棱铁尺,古称 " 简 ";其制作原料,非竹即木,其状长方,有棱无刃,类似 " 竹简 " 而得名。锏上有节者才被称为鞭,正因为有节,鞭比锏多一个击打手法:抽!由于锏 / 鞭属打击钝器,靠上面棱角 / 鞭节挥打伤人破甲,要求使者臂力过人,其擅使锏 / 鞭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中国隋唐演义的好汉秦叔宝和尉迟恭,靠着 " 双锏打成唐世界,一鞭撑起李乾坤 "!

▲图为古代双鞭,鞭跟锏的区别是鞭身上有节,击打可抽。
七、晨星锤:带来绝望的刺球
晨星锤是中世纪欧洲骑士们的近战肉搏武器,锤头上圆球状的战斗部上满布钉刺,如同黎明前的黑暗之星。不算十分锐利但绝对恐怖,钉刺并不以求锋利见长,而是在重击时凭借动能强行挤破铠甲,刺入体内。它对头部和板甲的毁伤效果极其可怖,在中国,它有一个更形象的名字:狼牙锤。

▲图为中世纪欧洲武器晨星锤外观
八、狼牙棒:北方战场的血肉收割者
在中国北方战场上,狼牙棒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作。纺锤形棒头上密布狼牙般的铁钉,其杀伤是重量与穿刺的双重奏。对重甲目标,它靠重量进行钝击;对无甲目标,铁钉能残忍地撕扯下皮肉。
▲图为中国的古代狼牙棒
其古怪的外形,硕大的棒头和恐怖的杀伤力也会在心理上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便是它的最佳代言人。

▲图为擅使狼牙棒的典型代表人物:水浒传的霹雳火秦明
九、鬼金棒:来自东瀛的妖异力量
这是日式审美下的狼牙棒。其名直译 " 恶鬼的铁棒 ",源于日本地狱绘卷中恶鬼的标配武器。外形类似棒球棒,采用前重后轻的力学设计,以便挥甩打击。
▲图为日本古代的各种样式的鬼金棒
硬木棒身常包铁皮并加固钝钉,增强打击杀伤力,重量在 6 至 10 余斤之间。它从传说走入现实,将视觉威慑与实战效能合二为一。

▲图为影视剧中的鬼金棒外观
回顾这九大钝器,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应对防护升级的 " 破甲进化史 "。它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在战场之上,有效远比优雅更重要。当防御科技树点满时,最简单、最沉重的答案,往往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更多冷兵器相关内容推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