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聪明人看病都挂副主任号?看病应该怎么选医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图片由 AI 制作生成

" 看病挂号,你就认准副主任医师。" 这句话最近在微博上火了,引发广泛共鸣。它不是什么官方指南,而是病友们口口相传的 " 民间智慧 ":在资深和忙碌之间,找个经验够用、号也好挂的医生。

道理很实在。主任医师的号太难抢,尤其在大医院,等一个号可能耽误病情。副主任医师通常也干了十多年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一些疑难杂症都见过不少,经验足够用。而且他们大多正处在三四十岁的当打之年,体力、精力都跟得上,做手术、看门诊都不含糊。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没升到主任,不用花大量时间去开会、管行政、搞科研,反而能更专心地看病、做手术。有网友说得挺形象:" 副主任才是医院的‘实战派’,天天在手术台边站着,手热得很。"

除了技术,服务体验也好一点。挂他们的号,竞争没那么激烈,能更快看上病。问诊时,他们往往也更有耐心跟你解释病情,聊聊怎么吃药、后期怎么恢复。不像有些一号难求的大专家,身后排着长队,说句话都得掐着表。

但这招也不是万能的。要真是疑难杂症,或者辗转多家医院都没看好,那还是得去找顶级的主任医师或申请多学科会诊。他们把握全局、处理罕见情况的能力,依然是无可替代的。

另外,副主任医师里头也有差别。有些医生晋升偏重论文,临床经验未必足;也有些医生虽然职称是 " 副主任 ",但实际已经承担不少行政任务,看诊时间反而少了。所以,挂号前最好还是做点功课:看看医生的专业方向是不是跟你病情对口,简历里有没有强调年手术量,患者评价怎么样。

至于初次看病或者就是个感冒发烧,挂个普通号把检查做了,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没必要浪费钱。

这套 " 副主任优先 " 的策略能流行起来,反映出大家不再盲目迷信 " 主任 "" 专家 " 这些头衔,而是更理性地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病情的医生。这也契合医疗系统职称评价体系变革方向。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持续推动职称评审改革,明确要求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探索基于病案首页数据等来评价医生的临床工作。

当然,理想的状态是,无论挂哪个级别的医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安心的诊疗。而这不仅需要患者的智慧,更需要医疗体系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让每一名医生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我们现在做的各种尝试,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都是在朝那个方向努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发烧 医生 医疗 科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