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 — 2025 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基于六维度指标体系推出 "2024 — 2025 年度创新城市 ",成都成功入选。
成都做对了什么?《报告》指出,从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靶向破解经营堵点难点,到做优要素保障供给、赋能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成都通过深入开展 " 进解优促 " 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着力擦亮 "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 的营商服务品牌。
一流的营商环境生长出持续向好的经济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涉税市场主体活跃向好,达 215.64 万户,同比增长 13.6%;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2%,民间投资增长 6.7%。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成都这片发展的沃土上,拔节生长、开花结果。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成都营商环境创新成效显著,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报告》观测指标包括市场机制改革、创新要素完善、对外开放提升、监管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优化和权益保护健全等六大维度,并分别推出各维度创新城市。其中,成都同时入选了 " 公共服务优化 "" 权益保护健全 " 两个维度的创新城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对话》栏目制片人、《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项目负责人齐文星表示,今年无论是从数据采集样本还是市场主体评价来看,成都市在营商环境创新中表现出诸多亮点,尤其在制度创新、企业服务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报告》显示,从企业感受度来看,成都市在对外开放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方面满意度较高。
在对外开放提升方面,成都市便捷高效的对外投资服务获得高度认可。此外,在服务贸易方面,成都市专业服务机构(如法律、会计、咨询等)的国际化视野和服务能力获得高度评价,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在公共服务优化方面,针对政务服务优化,成都市在 " 最多跑一次 " 有效落实以及审批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获得高度肯定。
" 成都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城市,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成都发展得非常有活力。" 在齐文星看来,成都下一步可以着力为年轻人和青年创业者提供更多精细化、更具个性化的营商服务,让所有创业就业群体能够更好地在成都安家落户和扎根发展。
深入开展 " 进解优促 ",践行 "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
成都 " 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这份活力,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更源于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成都将企业的 " 幸福指数 " 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通过一系列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让 " 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 的闲适安逸,与 " 在成都办企业 " 的安心顺意,共同构成城市幸福的一体两面。
此次入选的创新案例《成都开展 " 进解优促 " 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新实践》,聚焦助企纾困解难常态化服务,以 " 进万企 " 为方法、" 解难题 " 为措施、" 优环境 " 为保障、" 促发展 " 为目的,坚持 " 用户 " 思维,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制度化安排固化创新机制,持续优化升级服务举措。
据介绍,通过开展 " 进解优促 " 工作,成都市政府累计走访服务企业 15.9 万户,收集问题诉求 4.19 万个,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4.16 万件,持续擦亮 "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 的营商环境品牌。
伴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创新创业、拼搏奋斗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 6.3%,连续 4 个季度回升向好,较上年同期提高 1.7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 0.6 个百分点。
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局面进一步形成,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重点指标增速均保持高于全国全省、领先国内重点城市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8%,高于全国 0.5 个、全省 0.2 个百分点,增速居十大经济大市第一位。
成都高新区夜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从 " 便捷服务 " 转向 " 生态赋能 "
巩固营商环境创新成效,更需做好顶层设计。成都始终站在企业视角推动服务变革,将政府的自我革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动力,常态化推动政策迭代升级。
为推动企业服务更加聚焦,精准赋能产业发展,成都以 " 圈链思维 " 为引领,聚焦重点产业链,升级 " 每周有链长接待、每天有局长坐班 " 服务机制,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实现对企业的全周期陪伴、全要素响应。
例如," 零门槛 " 照单全收企业问题诉求。通过线上渠道公开发布每周链长专场活动预告,做到报名企业 " 一个都不能少 ",企业诉求 " 照单全收 ",确保企业诉求原汁原味和广泛覆盖。
其次," 零距离 " 营造敞开式交流场景。突破传统会场布局,精准设置 " 产业生态圆桌 ",定制化安排市级部门、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同桌入座,实现 " 问题当场商议、资源当场对接 "。
同时,配套打造 "1+7+365" 链式护航体系。以每周链长专场活动为起点,配套为期 7 天的 " 局长坐班 " 产业链 " 攻坚周 ",同步构建全年 365 天常态化 " 陪伴式服务 ",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服务 " 不打烊 "、响应 " 零时差 ",真正与企业并肩前行、共谋发展。
近年来,成都聚焦企业生命全周期,深入推进政务、要素、市场、创新 " 四大环境 " 建设,全力为企业拓市场、降成本、搭平台、给场景,完成了营商环境建设既定目标,创新生态呈现 " 高活力 ",经济发展呈现 " 高质量 ",产业发展呈现 " 高韧性 " 特征。
面向 " 十五五 ",成都将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进一步提质打造产业生态,以激发要素市场活力为重点,推动营商环境从 " 便捷服务 " 向 " 生态赋能 " 迭代升级,让成都不仅是宜居宜游的幸福之城,更是宜商宜业的创新沃土。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