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10-29
锅圈业绩狂飙背后,两大新动作解锁增长新路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从社区厨房到户外欢聚,万店品牌的下一程发力点。

原创ⓒ新熵 新消费组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九黎

大象如何持续起舞?已经是万店规模的锅圈正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范本。

首先从数据来看,作为餐饮赛道的标杆企业,继交出最好半年报之后,锅圈的三季报继续亮眼:净新增门店 361 家,较去年同期激增 98%;门店总数达到 10761 家,为历史最高;收入达到 18.5 亿至 20.5 亿元,同比增长 13.6% 至 25.8%;核心经营利润更是实现 44.4% 至 66.7% 的高速增长,营收效能持续攀升。

财务数据是公司运营的外化,在这份数据背后,是锅圈对 " 社区央厨 " 战略的坚定践行,也是其多年深耕供应链与渠道能力的厚积薄发。事实上,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锅圈早已通过 " 蹲苗计划 " 等举措夯实加盟体系与数字化基建,为下一阶段的增长积蓄力量。从早期聚焦火锅、烧烤等家庭聚餐场景,到如今布局即时餐饮与户外消费,锅圈的成长逻辑始终围绕 " 解决餐饮场景痛点 " 展开。

但财报数据终究只是当前发展的注脚。真正决定这家万店品牌能否持续 " 大象起舞 " 的,是其对新增长曲线的探索。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曾表示,未来要打造中国的 " 神户物产 +711" 模式,破局关键就在于做好三个重点:一是持续推进社区央厨的进化,让供应链效率与社区服务能力再升级。二是开拓锅圈在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跳出单一餐饮场景,覆盖更多元的消费需求。三是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升级,从单纯提供产品转向输出完整的餐饮解决方案。

而在这一战略指引下,锅圈两大新动作应运而生:以 " 智能设备 + 标准化供应链 " 的锅圈小炒将重构社区快厨体验,精准切入一日四餐刚需场景。同时,锅圈露营将以 " 食材 + 器具 " 一站式解决方案打通多场景的消费链路。这两大布局,正是锅圈从 " 社区食材供应商 " 向 " 全场景欢聚伙伴 " 跨越的关键,也藏着其解锁增长新路径的核心密码。

锅圈小炒:智能驱动,重构社区快厨新体验

已经拥有万店规模的锅圈,如何在自己的 " 主战场 " 社区央厨上再进化?

从当下来看,效率升级与场景匹配无疑是关键。当火锅、烧烤等聚餐场景的布局趋于成熟,基于社区央厨战略的一日四餐场景也逐渐形成品牌心智,锅圈又将目光投向了更高频的餐饮需求—— 2026 年 1 月 6 日," 锅圈小炒 " 首店即将在郑州开启试营业,这场以 " 智能设备 + 标准化供应链 " 为双轮驱动的全新尝试,试图升级社区中央厨房的核心体验。

" 下班掂俩菜,全家都喜爱。" 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的这句期待,精准概括了锅圈小炒的核心定位:聚焦社区 " 即时餐饮 " 需求,主打高频家常场景。同时,这一布局也恰好呼应了《人民日报》在《反 " 内卷 " 需要增量思维》中提出的行业破局方向。在餐饮行业成本压力与消费理性化并存的当下,锅圈没有陷入低价竞争,而是选择通过场景创新与技术升级开拓增量蓝海。

具体来看,锅圈小炒的竞争力根植于系统性的效率设计,围绕 " 销售、人力、供应链、出餐 " 四大环节形成闭环,这也是其区别于同类玩家的关键所在。近十年餐饮供应链积淀,让锅圈在标准化深度与社区场景适配性上,有着独特的理解。" 最快 2-3 分钟就能做好一道菜,最快 1 分钟出餐。" 效率的背后,是消费者体验升级。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更深地对整个供应链体系地打磨。

更进一步来看,在效率打磨上,锅圈小炒有着更细的颗粒度。首先从产品的丰富性上可以做到更高的精准度," 河南人爱吃的 100 道菜和上海人爱吃的 100 道菜,肯定是不一样的 ",杨明超的判断直指核心。其菜单历经 6 轮筛选,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B 端 C 端全维度的消费数据,选出 " 高认知、高复购、高点单率 " 的国民菜品形成基础池,最终采用 " 全国畅销菜 + 本地特色菜 + 跨区风味菜 " 的组合,从而可以更贴近社区固定客群的长期需求。

其次,在人力成本优化上,锅圈小炒通过 " 烹饪 SOP 数字化 + 食材预处理标准化 " 来破局,联合技术团队将厨师技艺转化为芯片程序,配合中央仓净菜,员工简单培训就能同时操作 3-4 台智能设备,解决 " 换厨师换味道 " 的问题。稳定性加持的背后是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体验不断档的前提,则是整条链路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锅圈的全链路供应链能力为效率加码。依托 19 座数字化中央仓与智慧冷链网络,通过食材跨菜品复用设计,降低损耗与库存压力。最后在出餐速度上,智能炒菜机的 PID 烹饪算法与 300 度高温悬停专利技术,实现 "2-3 分钟出一道菜、10 分钟搞定四道菜 ",还能保障中餐消费者最看重的 " 锅气 " 与 " 千店一味 ",从而更适配社区居民对味道的即时性需求。

锅圈小炒的推出,标志着品牌从火锅、烧烤等品类向一日四餐 " 刚需化品类 " 的进一步延伸,完善了其 "1.5 公里社区餐饮生态 "。从行业看,它响应了 " 中餐标准化 " 需求,2024 年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 30 亿元,预计 2030 年超 110 亿元,规模扩张的背后,是消费者投票的结果。而锅圈小炒正是站在当下,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通过 " 智能科技 + 标准化供应链 + 稳定味道 " 的核心思路,跳出内卷式价格竞争为餐饮行业从 " 规模扩张 " 向 " 效率升级 " 提供可复制样本。

锅圈露营:场景延伸,一站式破解户外餐饮痛点

如果说,锅圈小炒是一次锅圈对传统护城河业务的一次升级,那么守正之余,该如何出奇?锅圈则将重点放在了着眼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上。在当下消费市场,场景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尤其是户外休闲领域,露营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正为餐饮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新华网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到 1334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483.2 亿元,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1.44 万亿元。在这样庞大的市场体量下,如何在露营场景中融合餐饮解决方案,解决消费者与营地主的双重困扰,成为了行业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而锅圈露营的出现,恰好给出了答案。

 

从居家厨房到户外旷野,锅圈露营项目精准切入快速增长的露营经济赛道,以 " 食材 + 器具 " 一站式解决方案破解双重难题:对消费者,解决露营前食材准备繁琐、炊具携带不便的困扰。对营地主,弥补其缺乏成熟供应链与品牌支撑的短板。在政策鼓励户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布局更契合消费场景升级趋势,为露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城市户外生活方式带来全新可能。

具体来看,首先在产品覆盖层面,锅圈露营依托成熟供应链体系,构建了极为全面且贴合户外场景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一方面,品类多样从火锅、烧烤、中餐、西餐,覆盖从主食到配菜、从酱料到饮品的全需求,消费者无需辗转多个渠道采购,到店即可购齐所有户外就餐所需。

另一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套餐均配套提供折叠桌椅、卡式炉、餐具等露营器具,真正实现 " 空手出门,满载快乐 ",彻底解决传统露营物资准备繁琐的痛点。

在产品设计上,锅圈进一步细化需求,推出覆盖 1 人 /2 人 /3-4 人 /6 人的全场景套餐体系。无论是适合单人小酌的火锅烤肉单人餐,还是满足多人欢聚的露营烤肉盒子,每款套餐都设计精美、搭配合理。

效率升级决定了场景与体验的升级,更细分的人群,分层的产品设计,直接突破的是消费者对新鲜生活方式的理解。无论是单人享受静谧时光,还是多人共享热闹氛围,消费者都能快速找到适配套餐,大幅降低决策成本,显著提升户外就餐体验。

其次,在能力支撑上,锅圈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精细化运营能力成为项目稳步推进的核心保障。依托自建的仓储物流网络与规模化采购优势,锅圈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更能从食材源头采购、加工生产到冷链运输的全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食材新鲜、安全、可靠。

最后,锅圈露营不仅通过多元化布局满足消费者需求,更积极响应政策,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多地出台政策旨在创新公园绿地场景,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公共生活空间融合,推动生态价值转换,最终提高市民幸福感。锅圈露营将 " 在家吃饭 " 的熟悉场景延伸至自然之中,不仅是对 " 公园 +" 政策的积极响应,更以成熟的商业能力系统性解决了户外就餐的民生难题,让政策导向通过市场化服务真正惠及消费者。

双轮驱动,迈向全场景餐饮生态

剥开锅圈小炒与露营项目的表层布局,其动作本质始终围绕 " 解决不同餐饮场景的效率化、便捷化 " 展开——无论是社区里居民 "10 分钟搞定四道菜 " 的即时需求,还是户外露营时 " 空手出门就能享美食 " 的轻松诉求,锅圈回应的都是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对 " 高质量美食 + 低决策成本 " 的核心期望。这种以 " 场景痛点 " 为原点的布局逻辑,正是其从在家吃饭赛道走向万店规模,再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关键。

从短期推进计划来看,两大项目的落地节奏已清晰可见。对于刚启动的锅圈小炒,在 2026 年 1 月郑州首店试营业后,将根据市场反馈优化菜单与智能设备运营效率,同步加速全国重点城市的门店筹备,逐级展开布局进一步完善 "1.5 公里社区餐饮生态 "。

而露营项目则会聚焦 " 降低参与门槛 ",进一步深耕需求与场景,可以想象类似于针对城市公园短途休闲的 "2 人轻食套餐 ",搭配便携野餐垫与迷你炉具,或是与近郊农庄合作推出 " 食材 + 场地 " 的联名套餐会逐步释放,让消费者无需规划路线、无需准备装备,即可开启短途户外欢聚,进一步扩大露营场景的覆盖半径。

而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将视野拉向长期,可以清晰看到的是,锅圈的核心战略仍将锚定 " 效率升级 + 场景延伸 " 双轮驱动。这一系列动作,本质上都是在向其 " 神户物产 +711" 的发展目标靠近——既保留供应链的高效与成本优势,又具备多场景服务的灵活性。

站在行业视角看,锅圈的未来布局更承载着推动餐饮行业转型的意义。从 " 在家吃饭 " 的家庭场景,到 " 社区快厨 " 的日常刚需,再到 " 户外欢聚 " 的休闲场景,它正以科技赋能中餐标准化,用供应链能力打通全场景服务,逐步构建起覆盖 " 一日三餐 + 休闲欢聚 " 的全场景餐饮生态。其最终目标,不仅是成为连接家庭日常与户外休闲的 " 国民欢聚伙伴 ",更试图为中国餐饮行业提供一个从 " 规模扩张 " 转向 " 效率与体验双升级 " 的范本——用企业的核心能力破解行业痛点,用场景创新打开增长增量,这或许正是万店品牌持续 " 大象起舞 " 的底层逻辑。

-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火锅 破局 创始人 神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