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金融的下一站是什么?中信银行给出的答案是:有温度的 " 享老 "。在 10 月 29 日举办的发布会上,中信银行 " 幸福年华信用卡 " 正式亮相。它紧扣长者生活的核心场景,以一系列 " 可感、可及、可享 " 的权益,试图解答时代的 " 养老焦虑 ",开启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的金融新篇章。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发布会上表示,适逢重阳节之际,中信银行面向中老年用户温暖发布幸福年华信用卡,通过养老金融体系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赋能,助力用户拥抱 " 品质养老 " 的美好生活。未来,中信银行将持续推动中国养老金融服务从 " 有保障 " 走向 " 有品质 ",树立金融机构深耕养老金融的行业典范,以产品为媒、服务为介,让中信银行养老金融体系的温度贯穿在幸福年华的每时每刻。
十五年布局 从单一产品到 " 幸福 +" 生态体系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于 2009 年推出国内首张老年客户专属借记卡——幸福年华卡,开启发展养老金融的路径探索。此后,中信银行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理念,不断迭代,持续升级 " 幸福 +"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起 " 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 " 六大养老金融体系支撑,为客户搭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闭环,让客户获享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作为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之一,养老金融已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2024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以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近年来,中国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娱乐消费场景愈发丰富和多元,中信银行精准洞悉客户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特点,完善中信银行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全新推出幸福年华信用卡,以系列特色权益为客户提供 " 可感、可及、可享的品质养老 " 体验。
一张信用卡如何嵌入 " 享老 " 生活?
中信银行幸福年华信用卡提供银联卡、万事达卡两大卡组织版本选择,紧扣金融、健康、出行等生活场景推出系列权益。在保险礼遇方面,则涵盖了航空延误险、航空意外险和盗刷保障险三大保险保障,为客户日常和出行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优惠礼遇和充足保障。
此外,幸福年华银联 i 白金信用卡围绕乐龄群体从旅游出行到健康养生等需求,配备了滴滴长者打车优惠、小米智能设备优惠、养老社区优惠入住、国大药房线上折扣购药、就医协助服务和康养护理服务等权益,全面满足乐龄群体更多元场景下的品质生活需求。针对旅游出行场景,幸福年华万事达 i 白金信用卡还提供了全球旅游线路高达 300 元满减优惠、携程门票 / 国际机票最高 15% 立减、港澳周大福、六福珠宝单笔消费至高返现 2000 港币等专属权益。
超越金融 服务升维与养老金融的未来图景
中信银行信用卡持续通过多样化的 " 适老 " 服务,为用户提供有温度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中信银行动卡空间 APP 长辈版围绕界面设计、功能流程和安全性能对中老年客群核心用卡服务进行优化升级,通过简化菜单设计、整合常用功能,助力客户畅享 " 数字科技 " 带来的便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出的信用卡为乐龄群体打造更贴心的服务,为持卡人提供固定账单日,配备 24 小时全天候小信管家、在线响应服务,并设立 " 一键转人工 " 客服热线绿色通道,让广大中老年用户获得更暖心、便捷、友好的金融服务体验。此外,中信银行幸福年华信用卡还将丰富 " 一套产品 " 的养老业务支撑,进一步完善 " 幸福 +" 养老金融体系,助力拓展更多养老服务消费场景和业态,激活养老金融消费潜力,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加 " 金融注脚 "。
中信银行幸福年华信用卡的发布,是观察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一个样本。它揭示了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演进的两个关键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服务半径的扩展。养老金融正在从聚焦于 " 钱 " 的管理,转向关注 " 人 " 的需求。这个过程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具备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银行不再仅仅是资金的融通场所,而是需要成为资源与服务的连接器和调度中心。它需要与出行平台、医疗机构、科技公司、养老社区等外部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将金融产品无缝嵌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中。这场竞争,本质上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
第二个维度是金融功能的重新定位。在养老这个议题上,金融的工具属性正在减弱,而其社会属性正在增强。它不仅要解决 " 老有所养 " 的物质基础,更要参与实现 " 老有所乐 "" 老有所为 " 的精神追求。信用卡的消费激励、旅行优惠、智能设备折扣,其深层目的并非刺激消费,而是通过金融手段,鼓励长者保持与社会连接的活跃度,维持一种有尊严、有品质、有参与感的生活方式。
中信银行以一张信用卡为支点,有望撬动社会对养老金融模式的重新思考。这背后,是中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路径。当 " 养老 " 从个人命题成为社会命题,再从社会命题成为金融命题时,金融机构的角色已然改变。
它不再仅是财富的托管人,更被期待成为社会福祉的共建者。从 " 养老 " 到 " 享老 ",一字之变的背后,是金融服务从交易到关系、从功能到体验、从工具到生态的全面升维。这条道路没有终点,而这场以 " 温度 " 为名的革新,才刚刚开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