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 " 十五运会 ")开幕临近。广州作为核心承办城市之一,当地交通软硬件部署就绪,做好赛事交通运输服务和保障各项工作。
10 月 29 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广州赛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来,广州已开通 4 条地铁、2 条城际;海珠湾隧道、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等通车在即;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将于明日(10 月 30 日)启用,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进一步跃升。

广州城市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交通服务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划分专门线路、智慧调度、车辆和驾驶员专门测评、加密公共交通班次等,在保障好各类赛事人员交通出行的同时,努力将赛事保障对市民影响降到最低。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广州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两个方面发力,不仅为十五运会作好交通保障,长期来看,还有益于提高城市内外部联通效率,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新开 6 条轨交线,白云机场吞吐能力再涨
十五运会来之际,广州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
轨交方面。今年来,广州新开通地铁 10 号线、12 号线东段及西段、13 号线二期、14 号线二期 4 条地铁,以及广州东环城际、琶莲城际等 2 条城际铁路。
作为地铁客流最旺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广州地铁客运量频频冲至全国首位。截至交通运输部 9 月数据,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达 761.1 公里、客流强度为 1.19 万人次 / 公里 · 日,分居全国第三、第四。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新开的地铁线路,既有疏解热门通勤线路客运压力、提升换乘便捷度的功能,同时也延伸至城市远郊,便利相关片区居民进入市区。
另外两条城际,穿行广州主城区,且与广肇、广惠、广清等城际铁路贯通运营,进一步拉近广州与佛山、东莞、肇庆、惠州、清远等湾区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

图源:图虫创意
机场也在扩容。10 月 30 日,与城际铁路直连的白云机场 T3 航站楼将启用,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进一步跃升。
与此同时,海珠湾隧道、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即将投入运营,前者将中心城区前往广州南站车程缩短至 15 分钟,后者使广州东部前往白云机场的时长大幅缩短。
上述一批交通项目的落地,不仅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效能,更为全运会赛事保障提供了硬核支撑。
大基建相继落地,体量小、数量多的改造项目也陆续完成。据悉,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先后完成 59 个道路改造项目和 1085 块交通标志牌优化,显著提升道路面貌。
保障赛事人员及市民出行
时代周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相关部门在保障好各类赛事人员交通出行的同时,精细规划交通流线、精准调度指挥,努力将赛事保障对市民影响降到最低。
具体举措上,针对 " 一场三站 "、接待酒店、场馆等点位,精准规划了赛事保障 " 大流线 ",涉及 213 条线路,约 1300 公里,并详细规划了 30 个场馆、23 个酒店内部交通组织 " 小流线 ",确保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安全顺畅。
另外,通过打造智慧调度系统、全链条运输服务、强化道路运输秩序监管等,通过技术赋能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高效、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
为应对十五运会开幕式当天的庞大人流,会上专门提到,11 月 1 日演练当天 12 时至运营结束、11 月 9 日开幕式全天,地铁 4 号线黄村站、21 号线天河公园至苏元站区段仅对参会人员开放。此外,开幕式当天 4 号线车陂站 22 时仅对参会人员开放。
为保障市民出行,在地铁部分区段停止向市民开放期间,将开行 2 条地铁接驳专线,加密天河区、黄埔区科学城区域常规公交发班班次,提升地面公交服务能力。
比如在公交方面,在天河、海珠、越秀、荔湾等限行区域,增加约 15% 的公交发班班次,并根据客流需求采取加密班次、空车切入、区间快车等灵活调度方式提升运能,大客流公交线路预留有 20% 的后备应急运力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