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前天
泰金新能IPO即将二次上会,负债率下降仍高于同行,2026年营收净利预计双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吴凡

10 月 31 日,泰金新能将迎来科创板 IPO 再审,这家头顶着 " 专精特新 " 光环的电解装备企业,自 8 月 29 日因业绩可持续性、收入确认等问题被暂缓审议后,于 10 月 21 日更新了意见落实函回复,坚称 " 未来不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不过证券之星留意到,公司在回复函中同时提及,预计 2026 年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将呈现同比双位数下滑。

此外,公司在此前披露的上会稿中称,若未来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出现波动,锂电铜箔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滑,而电子电路铜箔的市场需求可能无法形成足够支撑,导致公司获取订单金额下滑,进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以及过往监管问询焦点来看,其高负债运营、订单金额的大幅波动、研发费率相对不足等多重风险交织,仍让这场上市闯关充满不确定性。

行业复苏难阻业绩增长放缓

泰金新能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但报告期内,其核心业务电解成套装备的新签订单却呈现显著波动:2022 年至 2024 年金额分别为 26.3 亿元、16.9 亿元、1.56 亿元,不仅整体呈持续下滑趋势,2024 年更是出现断崖式下降,与前两年订单规模形成明显差距。

下游铜箔行业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泰金新能 2024 年新签订单锐减的重要因素。证券之星了解到,随着行业供给的快速增加,锂电铜箔行业竞争加剧,2024 年以来下游铜箔上市公司出现亏损,行业内企业的扩产速度放缓,这种行业周期下行带来的需求收缩,导致公司电解铜箔装备的新签订单和发货金额均出现显著下降。

2025 年,锂电铜箔行业逐渐复苏回暖,泰金新能今年 1 至 7 月的电解成套装备新签订单金额达到 4.68 亿元,但同期对应的发货金额仅为 6674.04 万元,未呈现明显升温,订单与发货的脱节凸显经营复苏节奏缓慢。

此前,泰金新能将新签订单金额下滑、发货金额锐减的原因归咎于下游锂电铜箔行业周期性调整,但这一解释未获监管层的完全认可。在今年 8 月首次上会审议时,监管层不仅现场追问公司 " 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 ",还明确要求其结合报告期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订单签订、发货及验收情况,经营性现金流等,进一步论证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

在对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公司称,行业复苏下,截至 9 月末,其 2025 年以来的新签电解成套装备订单金额 ( 不含税 ) 达 8.62 亿元,同比增长 494.48%。并且公司预计今年还将签订电解铜箔装备订单金额 ( 不含税 ) 为 2.80 亿元,即全年该业务订单金额合计约为 11.42 亿元。证券之星注意到,前述订单金额较 2022 年至 2023 年的新签订单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业绩增速方面同样显露疲态,据公司预测,2025 年营收将达 23.77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34% 和 10.93%,而 2024 年公司营收及盈利增速均超 30%,2025 年增速已出现大幅放缓。此外,公司还预计 2026 年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 15.23% 和 13.74%。

募资缩水,研发费率低于同行可比均值

除了业绩增速放缓外,泰金新能高企的负债率始终是悬在经营之上的 " 达摩克利斯之剑 "。受前期订单扩张与预收款项核算影响,公司负债规模持续高企:2022 年至 2024 年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 91.35%、92.04%、84.86%,即便 2025 年上半年有所回落至 79.47%,仍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高负债之外,公司流动性压力亦不容忽视。证券之星留意到,外部银行融资是泰金新能满足营运资金和资本开支需求的重要途径。2024 年,公司短期借款激增至 4.37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了约 20.83 倍,但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下跌 324% 至 -4.7 亿元,资金链紧张可能导致短期偿债违约等风险。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短期负债回落至 3.55 亿元,有息负债总计达到 4.35 亿元。另外,尽管公司加强了对回款管理,但截至上半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 7.61 亿元,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2.53 次 / 年,低于 2022 年至 2024 年各期的 4.26 次 / 年、4.30 次 / 年、3.80 次 / 年。泰金新能称,若重大应收账款或合同资产不能及时收回,将增加公司资金压力,导致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让其 " 专精特新 " 与科创板 " 硬科技 " 定位的匹配性受到质疑。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就达 1.58 亿元,远超科创板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 8000 万元以上 " 的标准,但研发投入的 " 相对强度 " 却显不足。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74%、2.91%、3.27%,持续低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的 5.33%、5.80%、7.25%。即便 2025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提升至 3.81%,仍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的 6.78%。不过公司认为,其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范围之内,不存在较大差异。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 IPO 募资规模亦出现缩水。证券之星留意到,公司招股书申报稿中的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 15 亿元,而最新版本上会稿中募集资金总额已缩减至 9.9 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被删除。

泰金新能表示,其募投项目主要是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对现有业务进行的扩产及技术延伸,但 2024 年以及今年 1 至 9 月,公司阴极辊的产能利用率仅分别为 46.05% 和 50.91%;生箔一体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8.23% 和 27.59%。核心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背景下,公司仍推进扩产类募投项目,未来新增产能能否完全消化有待时间检验。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吴凡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解 ipo 证券之星 上市公司 核心业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