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财经 前天
华为的「荣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丨姜继臣

美编丨李成蹊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近年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头部厂商凭技术、品牌优势持续扩大份额,部分品牌逐渐边缘化。

过去一年多,荣耀市场份额明显下滑。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荣耀重回中国出货量排进前五,占比 14.4%,但出货量同比下降 2.1%。

荣耀发布了阿尔法战略,在 10 月 23 日召开的荣耀首届全球开发者大会暨 AI 终端生态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吴晖表示,荣耀已累计投入超 100 亿元用于 AI 研发,并且正在转型为 AI 终端生态公司。

失去 " 华为光环 " 的荣耀需要讲出独属于自己的故事线。

本文我们试图厘清三个问题: 

荣耀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IPO 故事的进展。

荣耀能否讲好发展故事。

01

市场份额下滑

荣耀最初是华为的互联网子品牌,瞄准年轻用户主打性价比,与小米竞争。

2020 年,华为深陷制裁,供应链被封锁,芯片被断供。在此背景下,荣耀被正式出售,成为完全独立的品牌,随后在供应链、渠道和产品等多方面开启重塑之路。

2024 年一季度,荣耀在中国手机市场表现亮眼,以超过 17% 的市场份额与华为并列第一,跻身头部厂商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年中荣耀启动股改,管理层调整信号逐渐释放,市场份额也随之开始下滑。二季度份额降至 14.5%,同比下滑 3.7%,排名跌至第四;三季度以 14.6% 位列第五;四季度虽仍保持在第五,但 13.7% 的份额已与 OPPO 并列处于前五末位。

2025 年是荣耀的 " 失速年 "。1 月的时候,李健接替赵明出任 CEO,此时荣耀数据面临持续下滑的态势。李健曾公开表示,团队内部并不认为这是特别大的挑战。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荣耀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 TOP5,市场份额为 14.4%,与 OPPO 仅相差 0.1 个百分点,上半年新机销售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不过,与去年相比,荣耀第三季度出货量下降了 2.1%,增幅不及苹果、小米、华为等品牌。

(图源:IDC 数据)

另据 Omdia 研究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荣耀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头部品牌出货量份额统计中跌出前五,被归为 " 其他 "。 

(图源:Omdia)

放眼全球市场,荣耀处境有些不妙。2025 年第三季度,三星、苹果、小米、传音和 vivo 稳居全球出货量前五,其他厂商共享约 31.4% 的市场份额。结合 2024 年数据,荣耀全球市场份额约在 4%-5%,与 TOP5 差距明显,短期内突围难度较大。

荣耀手机逐渐 " 边缘化 ",根源在于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心智双重减弱。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机行业,产品竞争力决定市场地位,荣耀却深陷同质化与创新乏力困境。

以 Magic7 系列为例,虽全面引入 AI 技术,但市场反馈不佳,发布不足数月便多次降价,部分机型 2025 年 2 月已跌至 3799 元,产品创新未能转化为用户购买力。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与忠诚度需要长期培育,荣耀在品牌叙事上仍缺乏鲜明 " 标签 "。其曾凭借华为业务调整出现的红利窗口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但未能将这一短期市场机遇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资产。

02

IPO 故事  

荣耀独立后,在资本市场上市成为其必然选择。2023 年 11 月,荣耀官宣启动 IPO 进程,此后资本动作不断。

2024 年 8 月,荣耀获中国移动投资;10 月,公司吸引中国电信、中金旗下基金等机构入场,注册资本金与股东阵容进一步扩充。同年最后几天,荣耀完成从 " 有限公司 " 到 " 股份有限公司 " 的转变,股改工作完成。 

2025 年年初,荣耀刚刚完成换帅的时候,就有很多媒体猜测,这是荣耀在为冲击 IPO 做准备。

6 月,荣耀在深圳证监局获上市辅导备案,正式开启 A 股 IPO 关键征程。根据此前披露的辅导备案报告,上市辅导工作分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从 2025 年 6 月至 2026 年 3 月。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关于荣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辅导备案报告,首期辅导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6 日至 9 月 30 日,主要内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持续开展全面尽职调查,了解公司法律、财务及业务状况;二是召开项目工作会议;三是协助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四是协助辅导对象论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中信证券表示,辅导期内,根据荣耀实际资金需求、现有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辅导机构与公司进行了充分讨论,协助公司尽快确定募集资金投资方向,并督促公司积极推进落实募投项目的各项工作。

(图源:中信证券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荣耀的估值出现了缩水。公司的 Pre-IPO 估值约为 2000 亿元,其在 2020 年从华为剥离时估值一度高达 2600 亿元,意味着荣耀市场估值缩水了约 23%。

当下全球手机市场增长趋缓、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现状,荣耀若想在上市时斩获更高估值,需要向市场传递清晰的价值逻辑。 

当然,上市后要想股价好看,还需要综合包括市场信心、企业定位、业务前景等多种因素。

这也能理解荣耀不甘囿于 " 手机公司 ",坚定向 "AI 终端生态公司 " 转型。

然而,AI 概念虽热,但需业务载体,无论是大模型、MaaS 还是人形机器人,荣耀本质上仍需借助手机拓展业务版图。荣耀 "AI 化 " 最终能否成功还需消费者和市场认可。

03

走出华为 " 影子 "  

荣耀需要讲出独属于自己的故事线。

10 月 11 日,荣耀 Magic 8 系列预热海报刷屏,谢霆锋手持新机出镜。对熟悉华为的用户来说,这张面孔并不陌生。

两年前,谢霆锋作为华为代言人参演微电影,手持华为 Mate X5 折叠屏手机,该片成为经典营销场景。

如今,同一张面孔出现在荣耀海报中," 荣耀向华为靠拢 " 的旧议再度被点燃。此前,荣耀多款机型就因配色、命名以及摄像头模组布局等方面,被网友指出 " 模仿华为 "。

华为,是荣耀难以绕过的存在,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华为的 " 替代品 ",而是拥有独立灵魂的品牌,已成为荣耀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极致内卷的当下,荣耀正试图开辟出新的 " 战线 " 以寻求破局——全面押注 AI。

今年 3 月,荣耀发布了阿尔法战略,宣布未来五年投入 100 亿美元构建全球 AI 终端生态,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10 月 23 日,2025 年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荣耀董事长吴晖表示," 得 AI 者得天下,得终端者得未来。"AI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终端生态,智能体将成为新的 " 超级入口 ",推动人机交互向自然语言驱动演进。目前,荣耀已为 AI 研发累计投入超 100 亿元。

AI 时代的智慧体验讲究跨场景、跨设备的无缝流转,仅靠一家厂商难以满足用户全场景的复杂需求,硬件厂商深耕 AI 须得到生态体系支撑,已是行业共识。

荣耀的发布了的 "1 × 3 × N" 生态战略。旨在打造跨品牌、场景、设备的智能互联生态。"1" 是 HONOR AI Connect 平台,开放荣耀 AI 能力;"3" 为生态、渠道、技术与品牌三种赋能模式;"N" 涵盖教育办公、智能家居等多个产业集群。

当前 AI 领域可谓巨头环伺,苹果、华为、三星及小米等厂商均在 AI 方面投入巨大,且在品牌方面有着更强的号召力,以及在生态方面也有强大掌控力。荣耀的 " 阿尔法战略 " 着眼长远布局,短期内扭转其在高端市场 " 跟随者 " 的形象难度不小。

就目前情况来看,智能手机业务仍是荣耀的核心业务,而其未来前景,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智能手机的出货量。

当前手机销量面临压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荣耀试图通过 IPO 上市引入资本市场助力,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百亿投入的 AI 战略见效周期漫长,其描绘的 AI 生态蓝图能否获资本市场认可,尚待时间检验。 

文章图片来源:2025 年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荣耀 华为 出货量 小米 智能手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