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黄胜
10 月 29 日晚间,东尼电子(603595.SH,股价 22.81 元,市值 53.02 亿元)披露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 2022 年年报及 2023 年半年报合计虚增利润总额 1.11 亿元,公司及数位高管合计被罚 1570 万元,自 10 月 31 日起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 股简称变更为 "ST 东尼 "。这一事件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的深刻反思。
从事件本身来看,东尼电子的财务造假行为可谓手段多样,包括将应确认为研发费用的不良晶体确认为存货、未将关联方代垫资金采购的原材料入账、未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导致公司相关报告利润总额虚增,且虚增比例较高,2022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半年度报告利润总额分别虚增 3877.59 万元、7227.79 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 38.63%、70.95%。此外,公司还延迟披露重大合同无法按期交付的事实,这些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浙江证监局对东尼电子及相关高管的处罚是对其违规行为的有力惩戒,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之举。公司及高管被处以高额罚款,体现了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是一次沉重的教训,警示所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和财务管控,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东尼电子业绩正在逐步修复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57 亿元,同比增长 1.5%;净利润亏损面大幅收窄,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 2660.7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 2591.41 万元,环比实现扭亏为盈。
东尼电子主营的超微细合金线材、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在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五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公司如果能够痛定思痛,加强内部治理,规范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