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社区 前天
Nebius高增长故事面临“盈利能力”大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Nebius 目前的问题是,在如此惊人的增长轨迹下,Nebius 能否维持盈利能力。有外国分析师认为,若第三季度财报能证实公司利用率持续保持强劲,且在集团层面实现 EBITDA 盈亏平衡方面取得进展,那么到 2025 年底,Nebius 不仅会成为一家人工智能概念企业,更有望成为全球 AI 计算经济的核心赋能者。

作者:Pythia Research

三季报前瞻:后端加速阶段

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出色且股价大幅反弹之后,市场对第三季度财报的预期似乎已处于高位。市场普遍预期显示,该季度营收约为 1.557 亿美元,每股亏损 0.52 美元;随着最新 GPU 集群部署产生的营收开始入账,第四季度营收预计将增长至 2.66 亿美元。目前,公司仍维持 " 集团营收 4.5 亿至 6.3 亿美元、资本支出约 20 亿美元 " 的指引。

Nebius 已证明其具备高效规模化扩张的能力。第二季度,该公司提前实现了核心 AI 基础设施 EBITDA 盈利,并实现集团 EBITDA 亏损同比改善 64%。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 " 审慎增长 " 策略:一方面通过接近峰值的利用率提升效率,另一方面持续对 AI 集群进行软件优化。

因此,第三季度标志着公司发展阶段的转变——从推动上半年增长的 "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 ",过渡到将于第四季度启动、并持续至 2026 年的 " 变现周期 "。未来几个季度至关重要,投资者将重点关注两方面数据:一是去年宣布的 Blackwell 集群的部署进度,二是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情况。该公司的目标是到 2026 年锁定 1 吉瓦(GW)的电力容量。

近期动态、扩张更新及 "AI 集群的经济学 "

自上一次财报发布以来,Nebius 在地理扩张和技术研发两方面均取得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 " 独立全栈 AI 基础设施供应商 " 的地位,使其能够在成本和性能上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展开竞争。

该公司近期已在以色列部署了 Nebius AI Cloud。该系统包含以色列首批公开部署的英伟达 Blackwell GPU,由 4000 台 HGX B200 服务器通过 Quantum InfiniBand 技术连接而成。此外,Nebius 在芬兰和美国新泽西州的业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两个地区的产能提升,有望助力公司在年底前实现 220 兆瓦(MW)的联网电力里程碑。至于新建项目,公司计划到 2026 年新增数百兆瓦的产能。

Nebius 在英伟达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已被认定为英伟达云参考平台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内容包括集成英伟达 AI 企业版软件解决方案,同时纳入名为 NIM 的英伟达微服务解决方案,最后还整合了 NeMo 智能体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所有这些举措,都进一步巩固了 Nebius 作为 " 垂直整合基础设施服务供应商 " 的地位。

本季度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 Nebius 发布了题为《AI 集群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I Clusters)的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相较于常规 GPU 云服务,Nebius 的基础设施在模型训练工作负载的执行效率上高出 21%。这一优势的核心在于:在基准训练任务中,Nebius 能维持 GPU 100% 的利用率,同时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保持在 33 小时,并将故障恢复流程自动化至 12 分钟内。这使得每次模型训练周期可节省 40 万至 65 万美元成本,同时还能将集群的总体拥有成本降低 20%。

这份白皮书不仅回应了投资者对 " 资本支出密集度 " 的担忧,还量化了 Nebius 的竞争优势。通过集成冷却解决方案、能源优化技术和编排软件,Nebius 将 GPU 的投资回收期缩短至 2 至 3 年,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超大规模增长的背景下,Nebius 正利用这些效率优势,推动业务提前实现盈利。

看空观点及其误区

尽管 Nebius 的运营表现强劲,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看空观点。部分观点认为,从估值、资本密集度和现金流来看,Nebius 可能形成投机性泡沫。不过,这些观点有待推敲。

最常见的担忧是:Nebius 今年预计 2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意味着其投资资本回报率可能会下降。看空者认为,微软、亚马逊等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正将低利润率的 GPU 建设工作转移给 Nebius 等新兴云服务商,而这些新兴企业可能会承担 AI 基础设施热潮带来的成本负担。这一观点虽看似合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Nebius 采用垂直整合模式,对电力供应、数据中心设计和软件编排拥有直接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已带来切实成果——核心业务实现调整后 EBITDA 盈利、单位成本持续下降,且 94% 的能源来自低碳能源,这为长期定价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第二种看空观点与现金消耗有关。反对者称,Nebius 可能在 2027 年之前仍无法实现自由现金流为正,累计现金流出或达 120 亿美元。但这些估算既未考虑公司的融资模式,也未纳入融资条款。截至第二季度末,Nebius 手持现金达 16.8 亿美元,总可动用资金超过 40 亿美元;此外,通过对 ClickHouse、Toloka 和 Avride 的股权投资,公司还拥有额外的非稀释性资本。管理层一直强调,每新增 1 兆瓦已安装产能,都对应着提前预售或预留的需求,因此资本支出与营收增长直接相关,而非源于各类投机性的产能扩张。

最后,对估值的担忧往往被夸大。有观点称 Nebius 的远期市销率达 25 至 30 倍,但这一结论基于回溯性营收数据。若采用最新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指引计算,该股 2025 年动态市销率将降至约 6 倍,低于高增长基础设施同行 8 至 10 倍的平均水平。更关键的差异在于:Nebius 已实现部分业务板块盈利,而多数同行仍处于亏损阶段。

看空者还低估了 Nebius 的技术护城河。相较于传统 GPU 云服务,Nebius 的基础设施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了 20%,同时凭借可靠性和自动化技术,将停机成本削减了三分之一。这些优势并非投机性的,而是可量化的竞争优势,能直接提升利润率。认为 Nebius 的增长仅依赖市场热情、而非结构性效率的观点,是对公司发展进展的误解。

风险与回报:估值处于十字路口

Nebius 股价为 125 美元,这一估值既体现了公司的指数级增长潜力,也反映了市场的高预期。尽管 55 倍的远期市销率看似极高,但从远期视角评估 " 估值正常化因素 " 会更具参考意义。分析师预测,公司营收将从 2025 年的 5.78 亿美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16.8 亿美元,这将使远期市销率大幅降至 18.7 倍。

看多逻辑认为,到 2026 年,Nebius 应能从 " 高现金消耗的基础设施开发商 " 转变为 " 盈利的 AI 平台运营商 "。随着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推理产能走向成熟并触及利用率上限,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这也解释了其估值存在上调空间的原因。

尽管估值存在这种正常化调整空间,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2026 年的市销率隐含着一个假设:Nebius 在产能分配和推理业务营收方面需表现完美。若下一代 GPU 集群部署进度放缓,或推理业务营收增长不及预期,该估值倍数可能变得不切实际,进而引发股价即时回调。

超大规模服务提供商或竞争对手新兴云服务商带来的定价压力,也可能危及整体营收增长预期。此外,Nebius 仍预计 2026 年按公认会计原则(GAAP)计算的每股亏损为 1.91 美元,因此公司仍需依赖杠杆融资来支持资本支出增长。

2026 年市销率既预示了 " 成功场景 " ——即 Nebius 成为高效、规模化的 AI 基础设施供应商,估值回归正常水平;但也凸显了 " 执行挑战 "。本质上,投资者是在押注:在市场失去耐心之前,Nebius 的高增长故事能转化为可规模化的盈利能力。

总结

Nebius 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营收复合增长、核心业务 EBITDA 盈利,以及 60% 的利润率目标,为 2026 年奠定了基调——这一年将决定公司能否成为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催化性领军企业。只有当 Nebius 实现产能平稳扩张,并稳步迈向盈利目标时,其增长溢价才具有合理性。

$NEBIUS ( NBIS )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英伟达 基础设施 以色列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