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丰田在东京车展抛出固态电池量产新消息时,市场的反应多了几分审慎。这家车企宣布 2027 年将固态电池搭载于量产车,续航可达 1199 公里,还强调正按时间表推进,可不少人记得,这已经不是丰田第一次给出固态电池的量产承诺了。

从 2010 年计划 2025 年前小规模量产,到 2017 年推迟至 2025 年,再到 2021 年推至 2027 年,丰田的固态电池时间表反复调整。如今再次锁定 2027 至 2028 年窗口,似乎是来自原型电池包的展示和日本政府的支持。加田敬二口中高功率小型化长续航的特性确实诱人,两倍输出功率三倍续航四倍寿命的参数,精准戳中了电动车用户的核心痛点。
固态电池本身确实值得期待。这种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的技术,能从根源上降低热失控风险,能量密度突破更是让千公里续航成为可能。欧阳明高院士曾预测,2027 年前后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200 至 300Wh/kg,更关键的是加田敬二提到寿命四倍可减 75% 碳排放,这让技术多了层碳中和叙事。
但丰田面临的早已不是单打独斗。长安上汽锁定 2027 年量产,广汽甚至将节点提前到 2026 年,清陶能源等企业的固态电池产线也在落地。在政策红利加持下,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正从实验室走向 GWh 级工厂,丰田曾经的技术领先优势正在被缩小。
更有意思的是丰田的双线策略。一边把固态电池押注在全新电动架构上,业内猜测雷克萨斯 LFA 电动继任者会率先搭载,毕竟超跑对轻量化高能电池的需求与新技术高度匹配;另一边为大众市场车型研发更矮小的锂离子电池,全新 Corolla 概念车已经展示了这种电池带来的低趴造型优势。这种高端技术树品牌、常规技术保市场的思路,倒是符合丰田一贯的稳健风格。

只是消费者的耐心有限。电动车市场早已不是技术概念就能俘获人心的阶段,当中国车企已经开始固态电池装车试验,丰田需要的更是能落地的进度证明。中岛宏树提到固态电池可集成现有平台却规划给新架构的表述,也让人好奇其量产初期的覆盖范围。
丰田的固态电池故事说了十几年,如今终于临近传言中的落地节点。1199 公里续航的诱惑确实不小,在全球车企竞逐固态电池的赛道上,这次丰田若能如期交付,或许能重获电动化主动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