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0 月 30 日,2025 通明湖论坛首届商业航天产学研生态分论坛在国家信创园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10 月 30 日,2025 通明湖论坛首届商业航天产学研生态分论坛在国家信创园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聚焦商业航天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企业代表,集中发布了星汉计划、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 " 广视星座 "、太空轨道数据 AOE、天选计划等核心成果,深度分享在低空经济、数据资产、太空交通等领域的布局思路,为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开运集团 ")承办,同时得到兴业银行北京白纸坊支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开运平行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开运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开运地月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如是科技(乐山)有限公司、北京开运金泽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中央企业监事会主席贾成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商业航天专班副主任杜亚宇,中国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主席洪瑛等重要嘉宾出席论坛。
政策引领明方向,政企协同绘蓝图
论坛开篇的领导致辞环节,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明晰了政策导向与核心路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商业航天专班副主任杜亚宇致辞,从区域产业布局角度,阐述了经开区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支持举措与发展规划,强调政策赋能对产业创新的重要作用。

作为本次论坛承办方,开运集团深耕航天领域 21 年,集团董事长亢瑞卿在致辞中分享了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他提到 " 十四五 "" 十五五 " 期间国家对商业航天领域的政策支持,认为这将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与发展机遇,助力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特别提及中国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广视星座的前期研发筹备进展与首颗星 " 开运一号 " 的发射,指出该星座将作为企业核心战略项目,为商业航天产业补位天基数据空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技术分享拓视野,前沿成果献真知
专题报告环节聚焦商业航天核心技术领域,由行业专家带来前沿技术解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思源教授以《基于卫星激光通信网络的全域测控导航技术》为题,深入剖析了相关技术在测控导航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为卫星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轩宇空间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戴居峰则围绕《数据应用是商业航天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展开演讲。他强调,数据作为商业航天 " 底座 " 具有重要价值,商业航天企业需加强联合协作推动数据共享。数据的流通效率和可得性是推动科研技术突破的关键性因素,而开运集团在数据开放与共享方面的实践值得行业借鉴;同时提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不能仅靠等待,还需借助金融手段,通过数据资产入表等方式激活数据价值,为产业快速发展注入资金活力,为产业数据应用发展指明方向。

重大成果集中发布,开启产业发展新赛道
论坛成果发布环节亮点纷呈,集中发布了星汉计划、天选计划两大远景规划,以及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 " 广视星座 " 组网进展、太空轨道数据 AOE 这两大核心成果,为商业航天产业构建起 " 天地一体观测 - 数据支撑 - 人才培育 " 的完整创新链条。
" 星汉计划 " 由开运集团研发总监王硕发布,该计划包含 30 座地基观测站和 108 颗卫星构成的天基观测系统。天基卫星群包括中国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广视星座、灵眸星座与守望星座,形成 " 地空联动、全域覆盖 " 的观测格局,为太空态势感知、轨道数据采集提供强大支撑。该计划已取得阶段性关键进展,于 2025 年 9 月 5 日成功发射中国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广视星座的首星 " 开运一号 ",这颗卫星将进一步补充 AOE 的天基数据来源,标志着天地观测网络的初步建立。


AOE 全称是太空数据系统轨道元素集(ADS Orbital Elements),是整合太空目标轨道参数的标准化数据体系,可为航天器碰撞预警、任务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是商业航天领域核心数据资产。在太空探索领域,轨道数据是支撑太空活动的关键基础。半个世纪前,行业在太空数据领域长期单向依赖美国 TLE 数据供给,AOE 正致力于实现对 TLE 的替代和填补国内轨道数据领域的空白。

论坛现场正式启动 " 太空轨道数据 AOE 发布 " 仪式。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中央企业监事会主席贾成炳,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宏志,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独旭、中国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主席洪瑛、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共同上台启动发布,见证商业太空轨道数据领域的重要一刻 . 该数据体系的落地将填补国内商业航天标准化轨道数据空白,为航天器安全运行、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 天选计划 " 由开运集团副总裁史敬发布。" 天选计划 " 是一项立足全球视野、聚焦航天科技发展的战略性项目。该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遴选 100 所高等院校(其中国内院校 56 所),为其提供核心资源支持,并联合共建 " 太空态势实验室 ",在设立专项创新项目、组织跨领域团队攻克新兴技术难题的同时,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高校实验室技术与企业产业化需求精准对接,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表彰优秀激活力,签约合作促共赢
为激励商业航天领域创新人才成长,论坛现场对第十八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裁判长赵有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中国仿真学会副主任姚颖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此次颁奖不仅是对优秀选手的肯定,更激发了太空数据领域人才创新热情,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签约合作环节,开运集团与多所高校及金融机构达成合作,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现场依次举行三项签约仪式。
在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宏志,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的见证下,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雪,开运集团副总裁史敬签约共建 " 太空态势感知实验室 "。

在中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张宗胜、中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付东来、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的见证下,中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强彦,开运集团副总裁史敬签约共建 " 太空态势感知实验室 "。

在兴业银行北京西城中心支行行长金明,开运集团董事长亢瑞卿的见证下,兴业银行北京白纸坊支行行长何怡,开运集团财务总监孙海锋签署航天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实现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

主题演讲启思路,圆桌研讨谋发展
当前,开运集团正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多核心领域,在太空数据生态构建、空天智联技术研发、飞行器全周期管理以及数据资产运营等方向持续发力,推出系列创新产品与服务,此次主题演讲环节也集中展现了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
开运集团技术总监李小波以《"AI + 太空地图 " 太空数据生态开放与合作》为题,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太空地图结合的创新应用,提出构建开放合作的太空数据生态,为商业航天数据应用发展提供新方向。他介绍,太空地图目前上线一百多个应用场景,论坛现场精选太空资产态势分析、AOE 数据查询等 4 个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演示,直观呈现太空地图在航天器观测等场景的实用价值,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太空探索的科技魅力。

开运集团产品经理乔鑫围绕《空天智联 可信未来》展开分享,深度探讨低空经济与航天技术协同发展路径。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航天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需依托天基观测、卫星通信等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的空天智联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打通 " 天 - 空 - 地 " 数据链路,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展望了空天智联领域在多场景下的广阔发展前景。

北京开运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带来《AOS:下一代飞行器全周期管理平台》主题分享。AOS 太空操作系统(Aseem Operating System)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托专业的算法技术,打破单个星座、单一飞行器品类、单处站点、单个任务带来的信息壁垒,快速响应应急任务,从而产生多星座、多飞行器、多测站、多任务规划的协同效应,为飞行器全周期规范化管理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开运集团首席数据官杜转转聚焦数据资产领域,以《从建设到繁荣:空天可信数据空间的运营创新与生态共赢》为题展开演讲。她强调,开运集团在太空数据资产领域具备全流程实战经验,核心服务覆盖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入股及数据资产债权融资四大关键环节。针对企业在太空数据资产运营中的需求,集团可提供 " 一条龙 " 式解决方案。未来,将向行业开放数据资产运营能力,助力商业航天产业借助数据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圆桌论坛环节由开运集团首席技术官陈文丽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有、中商汇投(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窦明明、中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强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杰等嘉宾,围绕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关键节点的太空交通治理、行业技术突破点、产业出海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行业共识。

此次 2025 通明湖论坛首届商业航天产学研生态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政企产学研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以首个商业太空态势感知星座 " 广视星座 " 首星发射、AOE 发布为核心,推动了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集聚,为商业航天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完善生态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 " 星汉计划 " 推进,广视星座加速组网,天地一体观测网络进一步完善,AOE 数据持续丰富,天选计划产学研协同不断深化,开运集团将进一步以数据资产为纽带,打通 " 天 - 空 - 地 " 数据应用链路,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事业从 " 跟跑 " 向 " 领跑 " 跨越,在星辰大海的探索之路上书写更多创新篇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