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当AI将效率提升十倍,媒体人价值何在?每经董事长闻达提出“新护城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AI 究竟是效率革命还是岗位的终结?这是一个所有媒体人都在问的问题。

10 月 30 日上午,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5 年学术年会暨 "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 " 颁奖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闻达(刘学东)以一组鲜明的数据对比,回应了这一行业关切。

" 一篇传统深度评论的诞生需要 3 小时以上,而‘ AI+ 人’融合模式下,仅需约 35 分钟。" 当人工智能将内容生产效率提升至十倍量级,媒体人的核心价值应立于何处?闻达在题为《未来已来:AI 平权时代,媒体如何构建 " 新 " 护城河?》的演讲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在技术、知识、表达全面平权的时代,媒体的新护城河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够驾驭技术的专业人才——即 " 人的智能化 "。

这场以 " 新时代 · 新智媒 · 新融合——‘人工智能 + ’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为主题的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新闻出版机构、传媒科技企业、高校的众多管理者、学者与行业专家。现场,闻达结合每日经济新闻的前沿实践,分享了一场兼具理论洞察与现实路径的专题报告,为行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焦虑与破局:旧护城河消失,新价值正在回归

演讲伊始,闻达直指媒体行业普遍面临的三大焦虑根源。首先是 " 生产力的颠覆 "。他对比了传统的策采编发 " 手工作坊 " 模式与 AI 作为 " 生产伙伴 " 的本质区别。" 当我们的‘雨燕智能体’能够完成从可信信源搜索资料、一键生成提纲到多轮对话修改的全流程时,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专业流程正在被代码解构和重组。" 闻达指出," 今天 AI 还只是‘ L2 级自动驾驶’,明天呢?如果在 L2 不做的话,那么你走不到后面的 L3、L4。"

其次是 " 影响力的稀释 "。传统媒体在三方平台的阅读量呈现出明显的 " 声量赤字 ",与此同时,一批 AIGC 原生应用却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 我们面临的对手,不再仅仅是其他媒体,而是千千万万个被 AI 武装起来的创作者以及全新的内容形态。" 闻达坦言。

第三个焦虑来自 " 商业模式的瓦解 "。传统的广告 " 输血 " 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渠道依赖强、生产周期长、人工销售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当传统广告失效,媒体如何 " 自我造血 "?

面对这三重焦虑,闻达提出了破局之道:"AI 最大的价值,不是‘取代’,而是‘平权’。" 他详细阐释了 " 技术平权 "、" 知识平权 " 和 " 表达平权 " 的深刻内涵——生成式 AI 正迅速拉平不同组织间的技术鸿沟,让知识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使每个普通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高质量内容的创作者。

" 在技术平权时代,媒体如果还固守以‘信息差’和‘生产力优势’为主的旧护城河,无异于刻舟求剑。" 闻达话锋一转," 我们的新护城河,在于价值回归——回归专业主义的‘稀缺性’。"

每经实践:用 AI 武装人,而非以 AI 取代人

何为专业主义的 " 稀缺性 "?

" 在虚拟世界越疯狂的时候,真实世界的资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真实世界的资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我们记者、编辑的专业性。每日经济新闻作为专业的财经媒体,更需要这种专业主义精神。" 闻达表示。

他指出,AI 无法抵达新闻发生的 " 第一现场 ",现场采访和独家调查依然不可替代;AI 拥有知识但缺乏 " 见识 ",在海量信息中做出专业判断、形成深度洞察才是顶尖媒体人的核心价值;AI 只对代码负责,而媒体必须对社会负责。

" 所以,我认为技术实现平权,真正的护城河在于‘人的智能化’。如何让专业的人高效地去应用 AI,将媒体的经验智慧与 AI 的强大能力深度融合,这是最关键的支点,也是最难的挑战。" 闻达直言。

基于这一认知,每日经济新闻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转型路径。从 2020 年的 " 技术转型元年 " 到 2025 年的 " 创新品质年 ",每经构建了完整的 AI 产品生态:自研的 " 雨燕大模型 " 已启动备案," 雨燕传播智能体平台 " 年底将发布 30+ 财经垂类智能体,每经 AI 电视已成为 5 亿级流量平台,记者编辑数字人组成的 " 超级个体 " 矩阵正活跃在新闻一线。

目前,每经已取得 50 项软著权,发表相关论文及专著 20 篇(部),连续两年获评国家新闻出版署 " 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AI 电视智能体平台 " 入选《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 ( 2023-2024 ) 》。这些成果印证了闻达强调的 " 认知打通最后一公里 " 理念—— " 不打通最后一公里只能算 PPT 转型 ",每经已通过 " 一把手工程 " 与 " 全员动员 " 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转型深水区。

闻达总结道,媒体转型的核心是实现 " 人的智能化 ",而非 " 机器换人 "。每经科技(每日经济新闻旗下的科技平台)作为这一理念的技术基石,通过自研的五大传播解决方案产品和两大特色基座产品,全面重塑了传播的各个环节,让专业媒体人如虎添翼。

在演讲尾声,闻达向业界发出合作邀请,期待与各方共同推进 " 人工智能 +" 时代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王选 破局 成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