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灵兽第 1697 篇原创文章
真正向上的生命力,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的生活,比昨天更好一点。
作者 / 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1
中国零售正处在结构性转折点
零售行业正处在十字路口,寒意未散,却生机暗涌。
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2025 中国零售创新峰会暨小业态发展大会、中国零售供应链展 10 月 30 日召开。大会由中国零售业金话筒、华挚科技 CEO 朱伟主持。
虽然外面秋风带凉,但场内的热度,却是零售行业在过去几年少有的。
因为这是一场关于 " 活下去与向上走 " 的集体对话。

中国零售正处在结构性转折点:消费复苏缓慢,经营成本高企,竞争白热化。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会员店、即时零售、电商平台——几乎所有业态都在重新定义自己。
正如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专家李燕川所说:" 当下的市场站在变化的路口。消费需求如流水般更新,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竞争的轮廓愈发清晰。但回望数十年零售之路,每一次跨越都是从‘难’中生长出来。"
" 向上的生命力 " ——正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也是一种共识,更是一种方法论:在周期、内卷与不确定中,零售企业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 " 生长力 "。

七货街则通过模式创新突破内卷,找到向上之路,并用品质差异建立信任壁垒。
七货街创始人张玉海认为,当下市场的内卷十分严重,头部企业头破血流、中部企业岌岌可危、尾部企业则哀嚎一片。" 内卷表面是在卷资源、卷创新、卷效率、卷人才、卷模式、卷价格……但内卷的本质却是在卷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这一点从不同零售企业的市场表现就能够看出信任关键的重要。在普通阵营——多数传统零售商,目前处于业绩下滑,客流萎缩,经营陷入困难的境地;但高信任阵营,诸如胖东来、山姆会员店、奥乐齐、盒马等,则客流爆棚,业绩逆势增长,用户粘性极强。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长期品质经营和优质服务,沉淀下来的信任壁垒。
张玉海把零售看作一场 " 信任生意 ",七货街的破局逻辑也非常简单:聚焦食品,只卖给家人吃的放心食品。

七货街不卖杂牌、低价凑数,而是用 " 大牌折扣 " 重建品质信任,用 " 多品类、窄单品、爆款为王 " 的极致运营实现高复购。
张玉海将七货街的 " 破卷 " 方法论总结为 " 四要素 ":
一是,食品是刚需,要聚焦食品,只卖食品,卖好食品,不做无边界扩张。同时,要坚持品质,新鲜短保、极简配料表、用好原料。
二是,提供新场景。比如现烤面包、精品水果、锁鲜熟食、西式料理、新鲜零食、低温乳饮、儿童食品等," 多品类,窄单品,爆款为王 "。
三是,品质 + 服务。品质是基础,服务是加分 ;,将而这结合能够为消费者创情绪价值。
四是,创新要加速。因为市场每天在变,创新唯快不破,必须要紧跟市场变化。
正是凭借这套方法论,七货街从安徽出发,三年开出 300 多家门店。
他把七货街的使命定义为:" 只卖给家人吃的放心食品 "。这句朴实的话,比任何战略口号更有力量。
2
差异化:从卷价格到卷价值
蚂蚁商联董事长田建忠田建忠在会上提出一个鲜明观点:当下零售业的共同困局是,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内卷、流量成本高企、消费者信任难建,而市场的增量在 " 向上 ",而非 " 向下 "。
" 向上,是新增量,价值站、心智战、差异化;向下,则是存量厮杀,价格战、流量战、同质化。" 田建忠表示," 自有品牌的新增量,不在‘降维打击’,而在‘价值升维’。是从‘便宜的替代品’,向上成长为‘值得的选择’ "
他认为,当同质化、价格战、流量成本成为行业通病,自有品牌正是零售的 " 第二曲线 "。

在他的分析中," 向上 " 的自有品牌要经历三次升维:
一是,从 " 价格 " 到 " 价值 " 升维(品质升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
以饕厨玉米油为例,专利钻石瓶身,重量提升 10%,天气变化不吸瓶,物流运输装卸破损低,瓶口和瓶底钻石切割工艺等,打破 " 低价油 " 刻板印象。同时,产品还为非转基因、充氮保鲜。
同样,以极货植萃洗衣液为例,除菌、除螨,活性物含量高于国标 20% 洁净力比国标提升 150%,以 " 好用 " 重新定义性价比。
二是,从 " 商品 " 到 " 品牌 " 跃迁。
以蚂蚁商联自有品牌惠惠熊为例,以 " 大包装、高性价比 " 打造零售界的平价 " 国货新标 ",用大数据选品、共创生产、极简包装,把 " 低价 " 变成 " 聪明买 "。
三是,从 " 流量 " 思维到 " 留量 " 思维深耕。
通过活动与沉淀,让品牌成为信任的延伸。得即畅德式精酿啤酒——单场活动 30 天,共销售 15000+ 箱,780000+ 元,日均销售 500 箱 。
同时,田建忠对自有品牌开发给出了建议:商誉决定自有品牌商品美誉度;要做好大量占压资金的准备;规模决定订单起订量、周转率、损耗率;解决有没有是初级阶段,解决好不好才是差异化商品矩阵的高级阶段。

田建忠认为,自有品牌不是 " 附庸 ",而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做的不是更便宜的替代品,而是‘值得的选择’。"
中粮福临门 LKA 业务部总监闫肃从品牌商的角度,重新解读了零售行业的变化趋势。
闫肃表示,很多零售商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自有品牌是零售商差异化竞争、盈利提升及提升用户粘性的核心壁垒。
当下,消费者选择食用油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品牌及产品。
品牌商也要从交易型向解决方案型伙伴转变,从 " 卖货 " 到 " 共同的经营者 ",即品牌商与零售商的关系不在是 " 你 " 和 " 我 " 的博弈,而是我们如何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在当前零售市场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品牌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模式正从简单的 " 供货 - 销售 " 关系向 " 共生型价值共创 " 转型,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实惠,便捷的需求。
即零供双方成为联合服务体,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同样,将自己与零售企业 " 绑定 " 的还有酣客君丰。

酣客君丰 KA 总裁杨帆提出了一个概念——做 " 白酒行业的富士康 "。
在白酒行业进入结构性下行周期时,酣客选择了 " 反向增长 ",即通过直供模式、透明化定价,让 " 消费者 " 看得懂一瓶酒的成本与价值。
" 我们去掉所有中间层,让零售平台直接和工厂对话。" 杨帆说。
他用 " 透明 + 质价比 " 重构了零售与制造的关系——从福耀集团到京东 1 号会员店,从全福元到莲花超市,酣客君丰帮助他们打造定制酱酒品牌,实现 " 合理利润 + 真实需求 " 的
共赢模型。" 让更多工厂懂零售,让更多零售懂工厂。"
在某种程度上,供应链不再只是后台,而是零售创新的前台。
3
调改
北京超市发副总经理赵萌,在峰会上带来了一个真实案例:北京双榆树店调改。
超市发拆掉了部分货架、重新划分动线、加大加工区比例,看似门店微调,实则是企业战略的一次再聚焦。
调改的内容,主要是品类取舍、布局调整、氛围营造和价格平衡。
品类取舍是调改核心," 扩加工、去标品 " 是必然,但也要考虑后台利润如何平衡。

扩加工:提升现场制售与半成品比例,让 " 烟火气 " 成为核心吸引力。
去标品:减少互联网高比价商品比例,回归门店差异化优势。
稳生鲜:让果蔬、水产、烘焙形成顾客复购支点。
强体验:让顾客感到 " 被理解 ",感性成为竞争力。
同时,布局回避强制动线,让顾客体验便利,开放通透和主动线品类设置是重点。" 每家店的氛围都是感性立体的。要让顾客感到被用心对待,从人到场的改变,如何与顾客沟通是升级的关键。"

北京超市发双榆树店调改后,效果明显。生鲜日配加工占比,从调改前 63% 升至调后的 71%; 自营毛利率,从调改前的 21.5% 提升至调后的 24%;‘销售增长 14.87%,坪效增长 17.32%。
其实,超市发在调改之前,根据客群比例,做了数百份的问卷,了解到了顾客的真实需求和建议后,先后讨论了 28 稿,才逐步落实,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天使湾创投合伙人谭志旺在分享中给零售企业提了一些建议,榜样很好,但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最难的挑战在于,即便学习了榜样的模式,很多企业依然做不好超市。
" 模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力建设。" 谭志旺认为,目前的零售行业,正处于变革期,电商已从远场到近场,开设线下店铺,线下零售与电商越来越差异化。这这种零售浪潮之下,线下零售三大趋势已经很清晰——品质零售:更好,折扣零售:更省,即时零售:更快。
谭志旺表示,线下的零售企业必须向好自己的发力方向,其应对当下竞争的方法在于,生鲜、加工和标品 PB 化,再加上流量。" 低毛利打高毛利,高品质打低品质,高频打低频。"
因为零售企业很难讲所有的这些都做好,能将一项或两项做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谭志旺提醒零售企业," 不要过分关注模式,要建设自己的能力。要去做难的事情,坚持做,慢点不怕,最怕没耐心。"
雅斯董事长杜晓宜认为,零售业进化的核心是 " 现场能力 ",而非空谈供应链。要通过主动迭代、拥抱竞争和坚守核心能力来实现进化。

在零售行业,绝大多数中小零售商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他们缺乏资金和规模去空谈 " 供应链 " 和 " 餐饮化 ",其核心困境是低工资、低利润、无能力的恶性循环。
雅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现场加工和制作能力。其 1/3 的销售额来自餐饮化(非标品),另一个 1/3 来自自有品牌。
以雅斯的一家门店案例: 海鲜加工区能以 50% 的毛利获得顾客极高满意度;大食堂模式翻台率高达 12 次。
" 供应链能起到补充的作用,核心还是你自己做的能力。" 杜晓宜表示,未来超市的竞争是比拼 " 现做的大单品和爆品 " 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在激烈的竞争和下沉压力下被逼出来的,拥抱竞争才是快速进化的路径。
杜晓宜表示,毁灭人性的不是失败,而是成功。他认为,人在成功时容易自满,从而导致衰退;而在失败时才会反思、总结,从而获得成长。
" 进化一定是在生意很差、接近倒闭的时候才会进行。" 杜晓宜强调," 不要想太多,跟着感觉走。感觉不错,就快走;感觉有问题,就慢一点。"

此外,大会还举办了 " 不止一个活法——向上的生命力 " 圆桌论坛。由华宜盛鸿董事长张志刚主持,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专家李燕川、蚂蚁商联董事长田建忠、本社生活董事长李福兵、盛和资讯创始人&CEO 汤龙参与了分享。
4
回家吃饭
不同于调改策略与模型,本社生活董事长李福兵的分享最具生活气息。
他带来的,是一个温暖又锋利的命题—— " 在大迁徙时代,以向上的力量守护餐桌温暖。"
他的企业从长沙出发,定义了一个全新业态:餐桌鲜食硬折扣超市。定位是 " 真品质,真低价 ",但与传统折扣不同,它以 " 回家吃饭 " 为核心场景。
李福兵认为,消费者对 " 回家吃饭 " 的需求在向上走,而传统供给还在向下内卷时,就需要一种 " 向上的力量 " 来破局。本社生活从长沙起步,并从餐桌鲜食切入,打造社区半径 1 公里到店到家的硬折扣零售业态,把长沙作为 " 向上实践的起点 ",打磨一套能走向全国的解决方案。

李福兵将鲜食硬折扣模式拆解总结为三条:
一是,品类向上:从 " 大而全 " 到 " 精而准 " 的价值聚焦。从 " 全品类红海 " 转向 " 餐桌场景蓝海 ",严控 SKU 在 1600 支以内,鲜食占比超 70%,每款商品都对应 " 让一餐更简单、更优质 "。
即烹净菜、即热熟食、鲜食辅材三大主力品类,覆盖不同家庭场景。
二是,能力向上:布局长沙五大直采基地 + 区域中央厨房,鲜食 " 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保质期压缩至 10-12 小时,损耗率仅 0.3%(行业平均 2%+)。
同时,跳过中间批发层,供应链成本降 22%,价格比菜市场低 15%-20%。
三是,场景向上:社区与数字化的 " 便利升级 "。
选址逻辑:300-500㎡左右的门店聚焦 " 步行 10 分钟可达社区 ";运营轻量化:纸箱陈列 +"1 店极少的人 " 配置,装修成本仅为传统超市 1/5,人效提升 2-3 倍。
数字化赋能:即时服务的 " 向上延伸 "。30 分钟鲜食达:小程序覆盖 2 公里范围。
李福兵表示," 鲜食折扣的逻辑,不是低价,而是用效率换温度。商业可以变,但人回家吃饭的心不会变。"
此外,叮咚买菜副总裁周祥军也做了分享。

叮咚买菜在多快好省中,选择了 " 好 ",即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和好心智,这也是叮咚买菜的 "4G" 战略。为了更好的执行,叮咚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建立了 10 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核心高管带队,并改革了资源分配和考核方式。在生产力的提升方面,升级了 APP,全面拥抱 AI,开放能力,培养人才等。
同时,AI 赋能内部运营,逐步成为 " 降本提效 " 的重要力量。
对于叮咚买菜而言,数字化能力的持续投入,已不仅体现在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上。在新一轮业务升级中,AI 技术正被赋予更多与用户服务和健康管理相关的功能。
例如,5 月初上线的 AI 智能饮食管家,意味着叮咚买菜正尝试从传统食材供应商向用户健康管理助手转型。通过个性化菜谱、营养建议、语音定制餐食等功能,AI 正逐步覆盖用户从餐前到餐后的各类健康需求。

核心目的正在于提升用户黏性和消费频次。叮咚买菜通过延伸服务链条,把高频交易场景转化为高黏性健康管理服务,在存量市场中挖掘用户价值,培育新的增长点。
零售行业 " 向上的生命力 ",并非追逐资本的速度,而是在人与人的连接中找到持续生长的力量。
眼下的零售并不轻松,但真正向上的生命力,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的生活,比昨天更好一点。(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有温度 · 有深度 · 有态度
灵兽传媒旗下公众平台
专注零售 聚焦消费
关注连锁 / 零售 / 电商 / 消费
创业创投 / 资本对接领域
聚焦全球商业创新
精准覆盖中国商业精英人群
入驻头条 / 搜狐 / 企鹅 / 大鱼 / 一点 / 网易 / 百家 / 雪球等平台
E-mail:lingshouke@126.com
更多资讯请访问灵兽网 www.lingshouke.cn
喜欢文章点击" 在看、点赞、分享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