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Autoobserver 前天
对话Momenta CEO曹旭东,以安全价值锚定智驾终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我们一直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中国 AI 走向世界。"2016 年,曹旭东与几位清华同窗共同创办了 Momenta。彼时的自动驾驶,在中国尚属初期阶段,标准不清晰、技术不统一,热度与泡沫并存,机遇与挑战共舞。

10 年后,在全球 TOP 10 车企中,有 7 家世界巨头与 Momenta 建立了合作。此时的 Momenta,累计合作车型超 160 款,国内城市 NOA 市占率达 60.1%,稳居榜首。

正如大家所见,Momenta 已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驾驶头部力量。但这一领域从不缺乏独⻆兽企业和行业黑马,守擂比打擂更加不易。在快速迭代的智驾竞赛中,Momenta 如何持续激发研发活⼒,维持自身龙头地位?

10 月,曹旭东在出席 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期间,接受《汽车观察》采访,就产业趋势、行业竞争、技术出海、安全框架、AI 驱动和 L4 技术迭代等话题分享见解。

胜仗基因:从规模效应到技术信仰

" 智能驾驶具备很强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数据、体验和成本上,而 Momenta 对此拥有先发优势。" 曹旭东对《汽车观察》解释道,更大的规模会产生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会令大模型学到更多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好的体验,以此形成闭环。

自 2022 年首次实现量产搭载后,Momenta 凭借更早的规模化布局成为行业先行者。曹旭东强调:" 对人工智能的信仰和对技术创新的热爱同样重要。一家好的公司来自好的业务,好的业务来自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来自好的技术,好的技术来自好的团队和好的文化。"

Momenta 创始团队 80% 都有着技术背景,且技术背景全都与深度学习相关。这些来自清华、中科大、MIT 和 CMU 等高校的技术人才,时刻冲在人工智能第一线,依靠严谨的科学思维与工程素养,不仅塑造了 Momenta 的研发节奏,还构成了 Momenta 能打胜仗的独特技术基因。

凭借对 AI 技术演进方向的直觉以及对数据驱动算法模式的信仰,Momenta 很快就确立了 " 一个飞轮,两条腿 " 的产品战略。其中," 一个飞轮 " 是指依靠数据飞轮,包括三个关键因素——数据驱动、海量数据和闭环自动化;" 两条腿 " 是指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与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

例如,基于强化学习的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实现了 5-10 倍的提升,充分体现了 Momenta 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德系三强集体投票,Momenta 成关键变量

作为行业首个量产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的企业,Momenta 正快速实现量产辅助驾驶的规模化落地。截至目前,搭载 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规模已超 50 万辆。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宝马、奥迪和奔驰相继与 Momenta 达成合作。

7 月,宝马集团宣布与 Momenta 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驾驶辅助前沿领域,合力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应用在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上。

9 月上旬,AUDI 首款豪华电动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 正式上市,该车搭载了由奥迪和 Momenta 联合打造的行业首个具有专属 " 驾驭感 " 的辅助驾驶方案。

9 月下旬,梅赛德斯 - 奔驰宣布,基于 Momenta 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 CLA 车型上。

越来越多的案例与实践证明,Momenta 正在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以及左右汽车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关键角色,甚至是跨国车企参与 " 下半场 " 竞逐的胜负手。

曹旭东指出:" 智驾成本在下降的同时,智驾体验却在快速增长,这将导致智能驾驶会成为行业的标配。而产品安全性和体验正以每两年十倍的速度提升,预计未来 4-6 年,有望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水平。"

相比早期大模型只会模仿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很多初分布的长尾场景中可能不安全;强化学习的好处是在环境中去探索,当环境覆盖率足够高、云端使用模型足够多、算力足够大时,是有机会达到甚至超过人类驾驶水平的。

快与慢的博弈:中外车企殊途同归

2025 年,被视为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年。Momenta 因而成为不只⾃主品牌、新势⼒品牌、国际品牌,还包括主流合资品牌首选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尤其是成为后者新品爆款密码。

数据显示,广汽丰田携手 Momenta 实现年内最大规模 OTA,8 月销量创历史新高,高达 66060 辆。其中,率先搭载 Momenta 5.0 智能驾驶辅助及首批搭载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的铂智 3X,8 月交付量为 7324 辆,实现环比四连涨。

同样是搭载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的上汽通用别克至境 L7,大定破 1.2 万辆,七成用户选择了智行版;东风日产 N7 则搭载了与 Momenta 深度合作定制的基于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8 月交付量破万辆,成为行业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

⾯对不同客户,国内外车企与 Momenta 合作诉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有一种声音认为,合资车企智能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中国本土科技公司,Momenta 成了合资车企的救星。

曹旭东如何看待这一观点?首先,他高度肯定了合资车企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贡献," 中国 AI 技术广泛应用于合资车企之中,标志着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高速发展,并将走向全球。"

其次,他认为两边合作诉求既有不同,也有趋同," 目前来看,两边逐渐趋同。中国车企因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做规划和决策时,考虑得更周全了;而外资车企在看到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后,也认识到想清楚再干的模式可能跟不上中国发展速度,所以,他们也开始边想边干、边干边想,最终殊途同归。"  

智驾平衡术:统一安全与个性体验

一方面,搭载华为、Momenta 等主流智驾⽅案的合作车企和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于车企来说,智驾方案过于集中且统一。这是否会造成整个汽车产业智能化水平同质化加剧?面对不同客户,Momenta 如何解决智驾方案差异化与统一性的问题?

曹旭东对《汽车观察》表示:" 首先,统一性可能更重要。比如在安全上,只有好与更好,没有差异,Momenta 要做的就是在硬件配置不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安全拉到同一水平;其次,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驾驶体验上,Momenta 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车型,去适配不同的驾驶风格,大模型能够输出多条驾驶轨迹,可以通过配置化的方式去实现差异化。"

不难看出,Momenta 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并非简单的供应商关系,而是 " 供应商 + 战略伙伴 " 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是合作一代并且规划一代或预研一代。

预见超级玩家,迎产业最严 " 过滤器 "

如果说自动驾驶的上半场是高阶辅助驾驶,那么下半场则是走向无人驾驶。在曹旭东看来,无人驾驶也分上下半场,甚至会有一些新的超级玩家进入," 到时候中国市场可能就剩下 2-3 家头部企业,全球市场可能也就剩下 3-4 家。"

与此同时,安全也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在迈向高阶智驾过程中,Momenta 最需要补齐的安全短板是什么?" 安全确实是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 据曹旭东透露。

2025 年 9 月 17 日,工信部宣布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时间表,该标准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11 月 15 日,预计 2027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

这是国内首次针对 L2 级辅助驾驶制定的强制性国标,意味着给处于风口的辅助驾驶画下一条标准线,如达不到标准,就不能称之为 L2 级辅助驾驶。

" 一旦强标落地,并且能有效执行,中国的智能辅助标准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先进、最严格的标准,弥补了行业重大短板,有利于整个智能辅助驾驶在安全上的持续发展。" 在曹旭东看来,Momenta 持续穿越技术周期的要义来自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不光是 OEM,还包括汽车用户。所以,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整个公司的技术体系也是围绕着安全价值去构建的。

推荐阅读

点击" 在看 "与世界分享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自动驾驶 清华 基因 数据驱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