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热的 AI 赛道交出了最新成绩单,结果喜忧参半。
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光模块板块的 " 易中天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在经历股价飙升后,其三季度业绩未能一致性地匹配资本市场的狂热期待。
其中,仅有行业龙头中际旭创在营收和利润上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稳住了高预期。
财报后 10 月 30 日新易盛与天孚通信股价分别重挫 7.9% 和 11.56%。相比之下,营收、净利双双实现环比增长的中际旭创当日跌幅较窄。

(10 月 30 日新易盛、天孚通信与中际旭创对比走势)
更为关键的是,中际旭创在 10 月 30 日的机构电话会议上释放了极为乐观的信号。
公司高层透露,海外大客户不仅持续上调资本开支,更给出了远至 2025 至 2026 年的明确需求指引,印证了 AI 算力驱动下的行业高景气度具备高度确定性。
中际旭创:高增长,确定性强
作为行业风向标,中际旭创的电话会议细节为其未来增长路径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中际旭创表示,面对旺盛的客户需求和订单,公司正积极从核心物料储备和产能扩张两方面入手,为 2026 至 2027 年的大规模交付做足准备。
在供应链层面,中际旭创坦言,由于需求增长迅猛,目前光芯片供应紧张程度相对较高。但公司通过提前规划和下单,已较好地锁定了原材料,并获得了供应商的积极支持。
技术迭代方面,公司不仅把握了 800G 产品的放量机遇,更已抢占下一代产品的市场先机。据披露,其重点客户已于今年三季度开始部署 1.6T 光模块并持续增加订单,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并在 2026 至 2027 年迎来其他重点客户的大规模部署。
对于市场关注的毛利率问题,公司给出了肯定答复。中际旭创表示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
一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800G、1.6T 等高毛利的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将不断提升;
二是公司的硅光方案已得到重点客户认可,在 800G 和 1.6T 产品中,硅光方案的比例有望提升,从而优化成本;
三是生产良率的持续改善。
展望更长远的未来,中际旭创还提及了由 ASIC 芯片驱动的 Scale-up 场景所带来的新需求,预计相关光连接解决方案将在 2027 年左右实现应用。
不过,公司也务实地指出,目前尚未看到 3.2T 产品的明确需求,预计 2026 至 2027 年的核心需求仍将集中于 1.6T 和 800G 产品。
" 易中天 " 业绩分化
相较于中际旭创的稳健,同为光模块热门标的的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三季度业绩则暴露出一丝疲态。
尽管从同比数据看,三家公司均受益于 AI 算力建设,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增长,但环比数据的差异揭示了基本面的分化。
财报显示,新易盛和天孚通信第三季度的营收分别环比下降了 3.17 亿元和 0.48 亿元。
这一表现显然未能支撑其此前飙升的股价。年初至今,新易盛和中际旭创股价累计涨幅均超 300%,天孚通信涨幅也超过 160%。
盈利能力方面也出现差异。华尔街见闻提及,中际旭创前三季度毛利率稳步提升至 40.74%,而新易盛和天孚通信的毛利率则出现波动,且均面临成本压力。
天孚通信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收增幅;新易盛则因人员薪酬增加,销售和管理费用大幅上涨。
此外,三家公司的存货减值损失均同比大幅增加,也反映出高速扩张下的运营风险。
花旗:AI 供应链重估,光模块居投资首位
从更广泛的机构视角看,光模块在中国 AI 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依然稳固。
追风交易台消息,花旗银行近期一份覆盖 49 家机构投资者的路演反馈报告显示,长线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兴趣明显上升,焦点集中在 AI 供应链。
该行明确给出了 " 光模块 > PCB > AI 服务器 " 的投资优先级,认为光模块因其 "scale-up(规模化扩展)" 机会而具备潜在上行空间。
这一观点与中际旭创电话会中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判断不谋而合,中际旭创在机构电话会议上表示,Scale-up(规模化扩展)的带宽需求增长非常快,可能达到 Scale-out(节点之间提升高速互联)带宽需求的十倍。
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何市场对具备扎实订单和技术领先性的龙头企业给予了更高的容忍度和期待。
分析认为,随着 AI 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供应链内部的优胜劣汰或将加剧,拥有核心技术、稳定供应链和清晰客户需求的厂商,将更有可能在这场马拉松中胜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