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 10 月 31 日,正值 2010 上海世博会闭幕 15 周年。世博会博物馆在常展厅上新展览 " 寻光 2010 ——纪念上海世博会举办 15 周年 ",以此唤醒大众的集体记忆,延续世博传递的温情与力量。
15 年前,2010 上海世博会以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为主题,成为了世博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5 年前,《世博会博物馆合作备忘录》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诞生了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自此承担起了传承世博遗产、保留世博精髓、发扬世博精神的使命。
15 年后,作为世博故事的讲述者,也作为上海形象的传播者,世博会博物馆已连续 5 次参展世博会。在刚闭幕不久的 2025 大阪世博会上,世博会博物馆作为世博会中唯一的博物馆参展主体,以累计接待观众近 260 万人次、国内外媒体曝光量近 900 万次的全程参展成绩,践行着全世界独一无二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宗旨。
如今,2010 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它既更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轨迹。

本次展览以 15 年为时间跨度,选取 15 位(组)亲历者为口述采访对象,通过口述史资料、图片文献、老物件等物证的呈现,以微观视角讲述世博故事,侧面展现上海世博会在个人和城市发展中的独特印记。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以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为主题,打开了一扇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15 年过去了,那段全民参与、世界相聚的盛景,依然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闪着光。这场盛会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悄然影响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动迁居民住进新家,环保人推动绿色变革,志愿者在这里找到爱情,孩子们种下探索世界的梦想……还有所有幕后的参建者们,他们或许不曾站在聚光灯下,却是世博最真实的底色。

在这个展览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一个个普通人被世博点亮的人生。
曾经担任世博会志愿者的他们说:" 我们一家都是志愿者——我是‘小白菜’,我爸爸是‘小蓝莓’。"" 那是记录了我的青春的 14 天,世博不光是个人的展示,也是整个上海、整个中国给世界的一个展示。"
曾经担任世博会服务者的他们说:" 我办了 4800 多份证件,一张都没出错,这也是我比较自豪的。""103 万客流那天,我们累并快乐着,那种光荣感战胜了疲惫。"
世博动迁居民说:" 我们以前住在烟囱下面,门窗都不敢开,现在小区绿化好,幸福指数很高的。"
世博收藏爱好者说:" 这 15 年来渐渐把世博作为一本书在读,读的越久会发现这本书读不完。"
低碳世博研究员说:" 上海把世博园区建在市中心——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低碳决策。"

正是所有参与、见证、怀念世博的人——无论建设者、参展者还是千千万万的参观者与志愿者,让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成为一段持续生长的现实。
时光流转,城市迭新。2010 虽已远去,但世博的印记从未消散,只是换了一种鲜活的姿态,在我们的时代里生生不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