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号称中了 " 百万大奖 " 的彩票,被满怀期待地拿到兑奖中心,却被工作人员一眼识破——这只是一张成本不过一块多钱的 " 整蛊道具 "。最近,类似令人啼笑皆非又深感心酸的场景在全国多地接连上演。
内蒙古一位牧民的孩子从网上购买了这种 " 整蛊彩票 " 作为礼物送给老人。老人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坐了很长时间火车,专程赶到体彩中心兑奖,最终空欢喜一场。彩票背面其实印有 " 整蛊专用、不可兑奖 " 的小字。
这些假彩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电商平台,搜索 " 道具彩票 " 即可轻易找到卖家。它们被明码标价,通常一块多一张,商家打着 " 整蛊亲友 "" 聚会惊喜 " 的旗号,把产品做得足以乱真。二是地铁站、地下通道中的流动摊贩,他们以 20 元一张的价格售卖,仿真度更高,欺骗性也更强。苏州一位平时不买彩票的市民,在地铁站摊贩手中买了两张,发现 " 中奖 " 后喜出望外,赶到兑奖中心才被告知是道具票,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事情远非 " 整蛊 " 二字这么简单。制作、销售高仿真的假彩票,涉嫌违反《彩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卖家以 " 整蛊 " 为名行制假之实,电商平台放任其流通,均须承担相应责任。线下流动摊贩的监管同样存在盲区,致使这些来路不明的假彩票悄然流通。一旦受害者发现上当,往往早已找不到卖家。目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已发布声明,强调将依法追究伪造彩票的法律责任。同时提醒,目前未授权任何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唯一合法购彩渠道为持有正规体彩代销证的线下实体店。
而明知是伪造的彩票仍购买、使用,也是在助长违法行为。普通消费者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并兑奖,虽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但付出的时间、路费与情感伤害却是实打实的。恶搞者即便出于 " 整蛊 " 目的,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同样难逃法律追责。
一张小小的假彩票,戏弄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对平台监管的责任感与社会法治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电商平台应下架易引发误解的商品,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流动摊贩的查处力度。普通消费者要避免上当,最可靠的方法是认准唯一渠道——持有正规体彩代销证的线下实体店。正规彩票具有严格的防伪特征,如专属 Logo、面值及防伪底纹等。
整蛊有边界,此类恶搞既伤人感情,又涉嫌违法。该对这类 " 坑人 " 的整蛊行为亮起红灯了。(评论员 宋学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