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杰逊 10-31
诬陷女老师“媚男”的女大学生,朋友圈被扒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几天,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对师生火了。

为什么火了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上,这位女老师向女大学生提问问题,女学生答不出来,于是她便恼羞成怒,所以这位女大学生在下课后,便到重庆工商大学的相关网络平台上投稿发文,对这位女老师泄愤,在平台上诬陷这位女老师 " 刻薄 "、" 媚男 "。

但是让这位女大学生没想到的是,她在网络上发表的这些言论,被这位女老师发现了。

这位女老师发现这些信息后,立马到学校的班级群里,艾特这位女生,然后她们便发生了以下对话:

这位女老师表示,上课之所以提问你们问题,是生怕你们学不进知识点,可你们自己上课不认真、不严格要求自己,却还到网络上诋毁严格要求你们的老师,你们这种行为必须要付出法律代价!

而看到女老师开始 " 动真格 " 之后,这位女学生也怕了。

所以,这位女学生开始私信女老师,向女老师道歉,说自己得了 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但是女老师并不理会她的这种解释,而是继续让她拿出证据:

眼看这位老师油盐不进,而自己也拿不出证据,所以女学生没有办法,只能向这位老师道歉:

但是女老师并不接受这种道歉,只是告诉这位学生,等着应诉吧:

发现这位女生的逻辑了吗?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这位女生的这个逻辑,和武大的那位杨姐,其实非常相似。

因为这类人,都是发现自己理亏之后,就拿自己的身体健康来做借口的人——例如上面的女大学生,她发现自己理亏后,就说自己得了 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而武大的杨姐,也是在发现法官不偏向自己后,则说自己现在药量已经加倍了,快撑不住了:

所以,你们觉得这种人,是真心觉得自己错了吗?

真心觉得自己错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反思自己行为上的不当之处,而不是第一反应就想到自己有病。第一反应就想到自己有病的人,很可能就是想拿自己的病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罢了。

而当这位重庆女大学生的事被曝光后,她的朋友圈,也被网友扒出来了。

在这位重庆女大学生的朋友圈里,她也是在大篇幅地诋毁这位老师:

发现这位女学生这些朋友圈的特点了吗?

这位女学生,虽然在网络上诋毁女老师 " 刻薄 "、" 媚男 ",但是在她的朋友圈里,则几乎全是拿 " 媚男 " 说事,女老师到底怎么 " 刻薄 " 了,她在朋友圈里其实是几乎没有说的。

为什么这位女生要这么做?

因为她知道," 媚男 " 这个标签,才是让一个女性在女性圈子里社死的最快方式。因为 " 媚男 " 这种标签非常主观——和男性说话保持微笑,就可以是 " 媚男 ";在电梯里帮男性按一下电梯,就可以是 " 媚男 ";上课的时候提问男生的时间比提问女生的时间少,也可以是 " 媚男 " ……

所以 " 媚男 " 这种极其主观的标签,其实是让一个女性在女性圈子里社死的最快方式。

而且这位女大学生,她很精准的知道当今社会的痛点是什么,更知道男女议题在当今社会中的敏感性,所以她利用这种敏感性议题,来让这位她不喜欢的女老师社死,这可能才是她频繁提 " 媚男 " 二字的最根本的想法。

其实从这位女大学生的朋友圈里我们能发现,这位女大学生虽然一直强调别人 " 媚男 " ——她看似很不喜欢男性,但是本质上,或许她才是最 " 媚男 " 的那一个。

因为在她的朋友圈里,她反复使用的一个词,就是 " 老子 ":

一个人,如果她骨子里真的很讨厌男性,那么她一般是不会用 " 老子 " 这种词汇称呼自己的。因为这种人一般都会用 " 老娘 " 这个词汇。

但是这位女大学生却一直用 " 老子 " 自称,说明这个女大学生,骨子里大概是很渴望得到男性的那种归属感和身份感的——所以从心理上判断,我认为这位女大学生之所以那么讨厌男性,我想大概率是她是对男性的某些东西 " 求而不得 " 导致的。

她表面上很讨厌男性群体,内心却很渴望得到男性的某些东西,这种人,其实就是 " 女拳分子 " 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我尊重女权人士,但是我不喜欢 " 女拳分子 "。

因为,女权人士,是为了女性的平等权而努力的人士。这类人,他们反对性别歧视、反对性别压迫、剥削,他们追求妇女解放与两性平等的主张……所以这种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但是 " 女拳分子 " 呢?这种人,则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或者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私欲,而故意挑起男女对立,用性别议题攻击他人的人。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是手持火把的守夜人——她们在历史的暗夜里点燃火炬,烧毁歧视的藩篱,照亮通往平等的道路。

而极端 " 女拳分子 " 呢,则是像举着火把的纵火犯——她们不照亮前路,只灼伤路人;他们不会拆解不公,只会制造废墟。

女权主义的本质,是追求 " 人 " 的完整权。而 " 女拳分子 " 呢,则是以愤怒做为武器,用标签取代思考。

这类人,她们擅长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化为 " 性别战争 ",把个体矛盾上升为群体对立。一句无心之言都可能被他们定罪为 " 厌女 ",一次正常举动都可能被视为 " 媚男 "!

所以我必须提醒我的读者们,一定要分清 " 女权 " 和 " 女拳 " 的本质。

" 女权 " 和 " 女拳 " 最本质区别是什么?

我认为,女权与 " 女拳 "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个在建造,一个在焚烧

女权主义者想砸碎的,是所有人脚上的镣铐;而 " 女拳分子 " 所算计的,是如何把镣铐拷在别人手上……

·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女大学生 朋友圈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上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