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10-31
不为短期波动所扰:洋河三季度报背后的价值坚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白酒行业的三季报,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冰与火的两重天。行业分化的马太效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市场正从分散竞争向头部企业集中重构,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行业竞争逻辑已经从 " 铺货即增长 " 转向 " 硬核内功 " 的较量。

10 月 30 日,洋河股份发布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数据显示,洋河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0.90 亿元,归母净利润 39.75 亿元。在这一轮深度调整中,洋河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而是回归本质、苦练内功,通过产品创新与用户情感链接的 " 双引擎 ",主动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产品破局:从大单品驱动到矩阵化作战

白酒行业从来不只是 " 营销故事 " 的赛场,而是 " 品牌、品质、渠道 " 的长期角力场,头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调整期愈发凸显。

在行业极致承压下,洋河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存逻辑。首先是战略定力不动摇,洋河以老窖池、老工艺、老酒为根基,坚持品质生命线,将消费需求置于首位。同时敏锐捕捉消费主权时代的核心命题,重视 " 消费者定义价值 ",通过直击年轻群体 " 随性消费 ",让白酒回归 " 开瓶为王 "。

探究这样一份 " 抗压样本 ",可以发现洋河有着独特的应对基调。无论是聚焦区域大众市场做深做透,推出第七代海之蓝、高线光瓶酒,还是发力低度酒和文创酒、探索新消费场景,推出微分子、超级足球,亦或是持续强化高端引领,用洋河国宾、金梦九 ( M9 ) 拉升品牌天花板,洋河打破对传统大单品的依赖,通过场景化、个性化产品切入细分市场,系统布局从高端引领到大众消费的立体化产品矩阵,寻找发展新增量。

三季报显示,洋河研发投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77.92%,合同负债 64.24 亿元,较去年同期 ( 49.66 亿元 ) 增加。可以看出,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下沉,洋河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渠道信心回暖。短期的业绩波动只是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调整,洋河此刻的 " 静 ",或许正是为下一轮行业复苏的 " 动 " 积蓄能量。

这也印证了一个行业逻辑:白酒行业的竞争,终究绕不开品牌积淀、品质根基、渠道壁垒,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跃迁:从文化共情到消费场景再造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品牌不仅要会 " 酿酒 ",更要懂 " 沟通 "。

洋河以 " 内容 + 场景 + 体验 " 为核心,构建了一套立体化、互动化的品牌传播体系,实现从 " 被看到 " 到 " 被记住 "、再到 " 被需要 " 的认知升级。

洋河通过赞助苏超实现场景化用户运营," 进球抽福袋 " 将观赛激情即时转化为消费动力;" 主场礼遇 " 则通过线下品鉴增强品牌温度;极具代表性的 " 海之蓝龙虾嘉年华 " 单月引流 15 万人,成功将大众娱乐、体育热情与白酒消费融为一体,完成从流量到销量的高效转化。

值得关注的是,洋河还邀请客队球迷免费游览酒厂,把短期赛事关注转化为品牌的深度体验,延伸了品牌触达链条,实现品效合一的闭环。

与体育跨界,更与文化牵手。今年,洋河独家冠名了 CCTV4 的大型文化节目《遇鉴文明》,将白酒文化置于全球文明坐标,引发白酒文化热潮;携手央视打造《梦响中国音乐盛典》,以 " 一城一韵 " 的创新模式渗透文旅场景。

这些举措的背后,是洋河对白酒消费代际变迁的深刻洞察。根据中国酒协报告,白酒的主力消费群体正在进行代际更迭:1985-1994 年出生的人群成为新主力,占比 34%;而 1995 年后出生的成年群体占比 18%,他们对文化认同的需求较上一代提升。洋河通过文化 IP 的现代演绎,成功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新品在年轻群体中的试用率提升。

洋河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洋河的 " 深蹲 ",实质是洋河在把 " 渠道堰塞湖 " 泄洪,只要 2025 年年底库存回到安全线,改善价格体系倒挂,省内销售同比转正,那么 2026 年报表端就会呈现 " 低基数 + 高弹性 " 的拐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生命线 破局 文创 洋河股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