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只是最近太累了 "
" 可能是天气不好影响心情 "
" 过段时间就好了 "
......

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轻易定义自己的负面状态。但你知道吗?有些看似正常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背后可能藏着抑郁的信号。
不少人觉得抑郁症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真的挺常见的。全球范围内,大约每 20 个人里就有 1 个患有抑郁症,在中国,这个比例也不低。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 3.4%,目前中国有超过 9500 万抑郁症患者。
或许,你身边的同事、挚友,甚至家人,或者就是你自己,正在经历这样的困扰,却未能察觉。

那么,哪些持续出现的症状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抑郁症的表现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 9 个方面,若出现超过 5 种,就需警惕!
1. 心境抑郁
不是偶尔的难过,而是持续的心情低落——早上醒来就觉得 " 没力气面对今天 ",看到别人欢声笑语,自己却提不起一丝兴致,甚至会莫名想哭,哪怕没发生任何烦心事。
2. 兴趣减退
曾经的热爱,突然索然无味——以前熬夜追的剧、沉迷的游戏、喜欢的音乐,现在打开界面翻两页就关掉;和朋友约好的聚会,临出门前却只想躲在被子里,连 " 敷衍一下 " 的力气都没有,对所有事都提不起兴趣。

3. 体重 / 食欲变化
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 ( 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 5% ) ,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4. 睡眠变化
要么睡不着:凌晨两三点还睁着眼睛,翻来覆去睡不着,哪怕睡着了也容易醒,醒来后更焦虑;要么睡不醒:即便睡了十几个小时,醒了还是觉得 " 没睡醒 ",浑身乏力,不想起床。
5. 行为变化
动作变慢,或者焦躁不安,别人也能明显感觉到你的不对劲。
6. 精力下降
不是累了歇会儿就好,而是总是感觉疲惫,即便每天什么都没做,也觉得浑身酸痛、没精神。连刷牙、洗脸这种日常小事都变得很吃力。
7. 消极的自我认知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反复陷入 " 我怎么这么没用 "、" 我就是个累赘 " 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没做好,也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所有人,甚至产生 " 没有我大家会更好 " 的念头。
8. 注意力减退
感觉脑子像 " 生了锈 " 或 " 一团浆糊 ",难以集中注意力,反应变慢;即便是小事也要纠结很久,难以做出决定。
9. 有自杀倾向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反复想到死亡,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连续两周以上,出现 5 个以上的症状(需包含第 1 或者第 2 条),你很可能是抑郁了,一定要尽快寻求帮助!
抑郁症是可以临床治愈的
很多人担心抑郁症治不好,或是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结果越拖情况越严重。研究表明,病程越长,神经功能的损害可能越严重,治疗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其实,抑郁症是可以临床治愈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是当前抑郁症的主要治疗药物,需遵循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原则。急性期若足量药物治疗 4~6 周无效,换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巩固期治疗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有效的药物,并维持原剂量;维持期治疗可缓慢减药,以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减少撤药综合征,一旦发现有复燃或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原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常用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动力学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婚姻和家庭疗法等。
物理治疗
多用于急性期治疗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侵入性手术疗法,包括走神经刺激和深部脑刺激;另一类非侵入性神经调控疗法,通过电或磁刺激针对特定脑区域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电休克治疗、磁惊厥治疗及经颅直流电刺激。
循证证据及专家共识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无论是作为独立治疗手段,还是联合药物 /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状的改善均有一定的疗效。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补充治疗
指南指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规律体育运动、补充益生菌、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症状。
数字疗法
属于新兴治疗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筛查和辅助诊疗工具、可穿戴设备、数字表型、数字化心理治疗等。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若已确诊,应听从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个性化治疗方式,越早接受正规治疗,效果越好。
益生菌的正确打开方式,戳下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