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前天
理想为MEGA起火事件致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周前,一台 MEGA 在上海发生的大火,又将理想推至风口浪尖。

事发后的 10 月 31 日,理想发文为该事件表示歉意。理想指出,事件发生后已第一时间与车主取得联系,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但由于事故车辆需要用户、消防及相关机构共同完成勘验与检测,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耗时较长。

理想表示,截至目前该起火事件尚未形成最终的技术结论。不过理想已经展开内部调查与分析,并对云端预警系统记录和专项验证数据进行了复核。

结果显示,与事故车同批次的理想 MEGA 2024 款车辆中,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理想已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召回共计 11411 辆。并为车主免费更换全新动力电池及相关配套设备。

以市场通行价格估算,单个动力电池包的成本(含电控)轻松超过 10 万元。即便考虑到规模效应,更换 " 动力电池 " 和 " 前电机控制器 " 这两大核心部件,单车物料与工时成本恐怕也接近 10 万元量级。这意味着,此次召回的直接成本支出,将至少在数十亿元上下。

回溯整个事件过程,理想复盘后发现,在车辆起火约 4 个多小时前,其云端预警系统就已收到相关告警提示,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与车主和驾驶员联系。但由于此前从未出现过非碰撞起火的先例,未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这也导致错过了提前介入处理的最佳时机。

理想坦言,这暴露出其在面对未有先例的小概率风险场景时预判还不到位。后续,将加强一线团队培训与支持,提升现场和远程工作人员的风险识别与决策能力;优化云端预警的处置策略,遇到关键信号将更果断地指引驾驶员靠边停车、并安排救援等应急措施。

对于本次起火事件中,大家对于电芯问题的怀疑,理想指出,经云端预警系统记录和专项分析验证,事故前各电芯状态参数均正常,因此可排除因电芯自身异常而导致的起火。

不过,目前这一判断已形成内部技术结论,但最终结果仍需由国家有关部门结合事故车辆的实物勘验、独立检测和全面分析后予以确认。

此外,对于事故后二排电滑门是否可以正常开启的问题,理想指出该事故发生后,整车自动解锁。同时,理想汽车前后排均配备有机械应急拉手,完全可以保证车内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解锁开门离开车辆。

对于已知的该批次车辆 " 冷却液防腐性能存在不足 " 的问题,理想主动进行了召回。对于 2024 年 12 月 28 日后生产的理想 MEGA,以及其他理想系列车型,其表示没有上述风险。

至此,理想在事故最终盖棺定论前,主动 " 亡羊补牢 ",表了态。而这也是理想当下急需的。

眼下,理想正经历着销量和市值的双重压力,在鸿蒙智行军团,以及蔚来、乐道、领克、零跑等对家庭市场的攻入下,理想的月交付量,已经从原先近 6 万台的高点,回落至不足 3 万台。理想的股价,也从纯电 i8 发布前的 128 港元 / 股,跌至如今不足 80 港元,市值缩水近四成。

可以说,理想正经历着对手猛攻、自身从增程向纯电产品转换的关键节点。它必须设法挽回市场的信心。

要知道,经过去年风波后一年多的市场培育,就在 MEGA 的销量和口碑逐渐趋稳,开始在 50 万以上 MPV 市场站稳脚跟时,这场事件无异于釜底抽薪。

在业内人士看来,MEGA 作为旗舰中的旗舰,本应是安全的集大成者。理想的品牌基石是 " 家庭 " 与 " 安全 "。其 L 系列的成功,源于其精准抓住了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用户对安全、舒适的极致追求。如果理想选择 " 等待 ",对其品牌信誉的打击将是长远且不可逆的。

平心而论,在最终调查结论尚未出炉前,理想选择低头认错并主动召回,是其自我拯救的关键态度。它用召回的代价,提前清除了其在纯电赛道上的一颗 " 雷 ",也为其未来的纯电车型矩阵提供了实战经验。

而这昂贵的一课最终能否让理想 " 利空出尽 ",关键在于其接下来的执行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事故 动力电池 冷却液 安全隐患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