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集微APP 前天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排行榜:龙头增长强劲,产业分化持续深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高端制造等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下,半导体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规模优势展现出强劲韧性,而光芯片、第三代半导体、AI 配套等新兴领域也涌现出一批高增长企业,反映出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效应。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截至 10 月 31 日,A 股有 228 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 2025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有 84.65% 的公司实现营收增长。而盈利方面,更是有 179 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占比高达 78.51%。

龙头地位稳固,细分赛道增长亮眼

在营收规模方面,行业头部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5 年前三季度,中电港以 505.98 亿元的营收位居板块第一,彰显其在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渠道优势。

闻泰科技(297.69 亿元)、长电科技(286.69 亿元)、北方华创(273.01 亿元)、豪威集团(217.83 亿元)、通富微电(201.16 亿元)、江波龙(167.34 亿元)、纳思达(145.04 亿元)、三安光电(138.17 亿元)、华天科技(123.8 亿元)、深科技(112.78 亿元)紧随其后,共同构成半导体板块的 " 百亿营收阵营 ",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及设备等多个关键环节。

在营收增速方面,部分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寒武纪以 2386.38% 的同比增速位列第一,主要受益于其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快速拓展与商业化落地。万业企业、*ST 铖昌、源杰科技、仕佳光子、希荻微、锴威特等公司增速也超过 200%,多数集中在光芯片、功率半导体、射频前端等高增长赛道,显示出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

营收增幅在 50% 至 100% 区间的企业数量较多,包括云天励飞、金海通、拓荆科技、德明利、灿勤科技、和林微纳、思瑞浦、纳芯微、长光华芯、臻镭科技、杰华特、晓程科技、澜起科技、云从科技、炬芯科技、海光信息、东田微、华峰测控、思特威等 19 家,覆盖 AI 推理、半导体设备、模拟芯片等多个高潜力方向。

技术壁垒决定利润,多家企业实现倍增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展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北方华创以 51.30 亿元位居榜首,其在半导体前道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转化为利润。豪威集团(32.10 亿元)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管理,在汽车电子与智能影像市场实现高质量增长。

海光信息(19.61 亿元)、三环集团(19.59 亿元)、澜起科技(16.32 亿元)、寒武纪(16.05 亿元)、赛微电子(15.76 亿元)、闻泰科技(15.13 亿元)、盛美上海(12.66 亿元)、紫光国微(12.63 亿元)、中微公司(12.11 亿元)、兆易创新(10.83 亿元)等企业在 CPU、接口芯片、AI 加速及刻蚀设备、存储芯片等高附加值环节优势明显,归母净利润均超过 10 亿元,凸显出技术领先所带来的议价能力。

盈利增长方面,部分公司实现数倍乃至数十倍提升。源杰科技、晶瑞电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 190 倍,晶瑞电材(19202.65%)、赛微电子(1438.05%)、士兰微(1108.74%)、仕佳光子(727.74%)等企业也实现 7 倍以上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下游需求爆发及产能利用率提升。

臻镭科技(598.09%)、格科微(518.75%)、和林微纳(447.1%)、华兴源创(396.43%)、*ST 铖昌(386.56%)、广立微(380.14%)、寒武纪(321.49%)、闻泰科技(265.09%)、思瑞浦(227.64%)、伟测科技(226.41%)、台基股份(205.58%)等企业的盈利增幅也均超过 200%,显示出在高端射频、CIS 图像传感器、AI 训练芯片等领域的突破已进入业绩兑现期。

主业盈利能力增强,增长质量受关注

扣非净利润指标进一步反映出企业主营业务的真实盈利水平。北方华创以 51.02 亿元继续领跑,其业绩几乎全部来源于半导体设备主业。豪威集团(30.6 亿元)、海光信息(18.17 亿元)、三环集团(17.06 亿元)、澜起科技(14.67 亿元)等企业扣非净利润也位居前列,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突出。

而寒武纪(14.19 亿元)、紫光国微(11.63 亿元)、盛美上海(11.07 亿元)、兆易创新(10.42 亿元)等企业也展现出主业的强劲盈利能力。

在扣非净利润增速方面,精测电子以超过 75 倍的增幅位居第一,源杰科技(2322.6%)、臻镭科技(1801.49%)、仕佳光子(1210.13%)等企业也实现十倍以上增长,显示出其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核心产品放量与运营效率提升,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

闻泰科技(993.41%)、拓荆科技(599.67%)、晶瑞电材(528.19%)、广立微(433.2%)、东微半导(374.48%)、*ST 铖昌(310.06%)、华兴源创(277.17%)、和林微纳(276.1%)、寒武纪(264.52%)、金海通(222.43%)、炬芯科技(205.21%)等公司扣非净利润增幅也超过 200%,进一步验证了半导体设备、EDA 工具、AI 芯片及测试设备等细分赛道的高景气度。

总结:

综合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A 股半导体板块呈现出 " 龙头稳健、新锐崛起 " 的双轨发展态势。一方面,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客户与资本优势,持续夯实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寒武纪、源杰科技、仕佳光子等企业在细分赛道实现突破,展现出高成长潜力。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的深度调整与国内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具备核心技术、优质客户与高效运营能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优势,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自主化方向持续迈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寒武纪 半导体 芯片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