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庵・超级个体:最近网上传了很多谣言:
有人说亚马逊裁了三万人,Meta(脸书)规定每半年要开掉 5% 的员工,AWS(亚马逊云)有 1950 亿美元的积压订单。
这些其实都不是真的。
但奇怪的是,这些假消息却火了整整两个月,还让不少股票群的人慌慌张张地加仓英伟达。
为啥?
因为虽然这些消息是假的,但背后的趋势是真的 ——
大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钱,开始从 " 人 " 身上,挪到 " 算力 "(GPU)上去了。
换句话说,程序员的钱,正在慢慢变成服务器的钱。
⸻
看数据就知道:
2025 年第二季度,AWS 营收比去年涨了 19%,听着不错,但比去年的 22% 还是慢了点。
Meta 一再提高 AI 硬件预算,从原来的几十亿一路加到 500 亿美元。
每次他们都以为 " 这次终于够了 ",结果过几个月又发现还不够。
客户排着队掏钱买云服务,问题是 —— 云厂商根本买不到足够的 GPU。
所以,虽然 "1950 亿积压订单 " 是假的,但订单真的排到了明年。
那钱从哪来?
只能从工资里抠。
Meta 过去一年裁掉了六七百人,主要是做 AI 运维和管理的。
不是大规模裁员,而是悄悄优化。
亚马逊没明说裁人,但强制大家回办公室上班,变相 " 挤掉 " 了一部分岗位。
谷歌和微软更直接,把 "AI 写代码 " 的使用率写进绩效考核 ——
用得少,绩效就变差。
有工程师私下吐槽:"AI 不是帮我写代码,而是逼我写更多代码。"
公司没说要 "AI 取代人 ",但实际上是在说:
" 你得用 AI 帮你写 30% 的工作量,不然绩效打 B。"
甚至还有 "AI 用例展示会 ",每个部门都要上台讲,自己怎么用 AI 提高效率。
听起来像科幻,实际就是 —— 把省下的人工成本,拿去买 GPU 了。
结果也显而易见:
钱都流进了芯片公司。
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收入涨了 154%,毛利率高达 78%;
AWS 的毛利率才 31%。
第一次,半导体行业的利润全面碾压互联网公司。
华尔街称这叫 " 新范式 ",
程序员们则更直白:" 我们换了个新老板 —— GPU。"
但风险也在悄悄积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美国的网民普及率大约是 52%;
现在,AI 在企业里的实际使用率大概只有 8%。
从 8% 涨到 50%,是增长最快的阶段 —— 也是最安全的阶段。
可一旦快到 50%,只要有风声说 " 增长放缓 ",
投资人和大公司就会立刻 " 踩刹车 ",
取消订单的速度可能比 2000 年还快。
因为现在信息太透明,大家都太敏感了,没人会等到崩盘才跑。
那程序员该怎么办?
别等公司来救你。
理智一点,
拿出 5% – 10% 的钱买点半导体股票(比如英伟达、AMD、台积电),算是自我对冲;
多学学用 AI 工具,比如 Cursor、CodeWhisperer、自己搭建 RAG 系统;
每个季度看看大厂财报里的两个指标:
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支出(OpEx)。
如果 CapEx / OpEx 超过 1.5,那就意味着裁员的风险要来了。
现在这不是经济衰退。
办公室灯还亮着,服务器还在跑,股价还在涨,
但增长的红利,全被 GPU 吃掉了。
程序员们加班到凌晨两点,不是因为活儿少,
而是因为活儿太多、GPU 太少。
2025 年的互联网不是 " 没事干 ",
而是 " 事太多,算力不够 "。
这不是萧条。
这是 —— GPU 资本时代的开场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