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观察 前天
金添动漫赴港IPO:外部IP授权依赖与内外巨头夹击隐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0 月 20 日,IP 趣玩食品生产商金添动漫正式宣布赴港 IPO,而此前曾从新三板摘牌退市。

尽管 IPO 能解资金燃眉之急,但公司背后存在的高度依赖外部 IP 授权,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隐忧,并未随之消散。

01

业绩增速开始放缓

金添动漫主营的 IP 趣玩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它们在食品基础上融入动漫元素,并附带小玩具、卡片等赠品,形成 " 吃 + 玩 " 的产品形态。

这种加入 IP 的食品,给以儿童为首的消费者带来了不小情绪价值,产品溢价也水涨船高。比如,金添动漫与蓝猫 IP 合作的 " 蓝猫魔法饼干 ",售价远高于普通饼干。

近年来,金添动漫确实尝到了 IP 食品市场的扩容红利。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从 5.96 亿元增长至 8.77 亿元,年复合增速超两成,而净利润三年则累计增长近三倍。

不过,从 2025 年开始,公司业绩明显放缓。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足一成,净利润增幅也远低于过去几年。究其原因,曾占据半壁江山的奥特曼食品业务出现了双位数下滑,虽然有小马宝莉等 IP 的放量增长,但难以完全对冲。

▲金添动漫近年来净利润同比增速

来源:Wind

此外,金添动漫近年来整体表现不差,还与快速切入零食量贩店渠道有关。

2023 年之前,公司主要依靠冗杂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之后,公司顺势而为,与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零食量贩店龙头合作铺货。伴随着这些渠道商的大规模扩张门店,金添动漫也享受到了新兴渠道带来的红利。

但随着更多食品厂商涌入量贩店渠道,以及市场跑马圈地接近尾声,这种红利预计将逐渐消退。

此外,金添动漫销售渠道大转型,也带来了新的经营挑战,尤其是大客户集中度上升的风险。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飙升至 40% 以上,占到总应收账款的近七成。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天数从 2022 年的 3.5 天大幅攀升至最新的 10 天。

这些变化或许也预示着,金添动漫在借助风口发展壮大的同时,背后蕴藏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不可小觑。

02

外部 IP 授权两重忧

金添动漫,算是 IP 食品领域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了。

早在 2000 年初,公司创始人蔡建淳还在经营传统饼干厂,深受行业低价竞争与利润微薄之苦。当时,《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热播,给了他灵感:能否通过 IP 将产品从单纯的 " 食用 " 升级为 " 情感载体 ",从而提高产品溢价?

2004 年,蔡建淳创立 " 添乐卡通 ",开始试水动漫食品。五年后,公司迎来关键转折点——成功拿下奥特曼 IP 授权,并随后推出奥特蛋等爆款产品。

此后,公司不断拓展 IP 矩阵。如今已拥有包括日本蜡笔小新,欧美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以及国产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猪猪侠、哪吒等在内的 26 个 IP 矩阵,超 600 款 SKU,覆盖 25 万家终端门店。

然而,庞大的 IP矩阵背后,却潜藏着不小经营风险。

一方面,金添动漫本质上只是 "IP 搬运工 "。这些授权通常不是独家的,且往往有固定期限,存在版权费上涨或无法续约的风险。

2022-2024 年,公司 IP 版权费从 2114 万元增长至 3679 万元。2025 年上半年,更是增超两成至 2000 万元以上。未来,核心、热门 IP 授权费用有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更令人担忧的是,若核心 IP 无法续约,可能成为公司 " 无法承受之重 "。

奥特曼作为金添动漫的核心 IP,在过去曾贡献超过六成的收入。虽然双方合作已超过 16 年,但如今却面临微妙变化。

2025 年 5 月,奥特曼中国大陆版权总代理上海新创华的总经理孙剑,退出了金添动漫第二大股东之位。

▲金添动漫股权结构,来源:招股书

孙剑作为奥特曼等 IP 授权方的控股股东,早在金添动漫成立后便以 100 万元的价格获取其 20% 股权,并在 2014 年、2015 年、2021 年进行了三次增资。

他曾是连接奥特曼与金添动漫的重要纽带。如今这个纽带不再,未来双方合作续约就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金添动漫深度依赖外部 IP 流量,没有形成自主 IP 生态,而这一模式门槛低、易复制,增长红利恐怕难以持久。

对比泡泡玛特,它大多运营自主 IP,并构建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生态链。不仅无需支付高昂的 IP 授权费,而且 IP 即品牌,能够与消费者形成更深的情感连接。

并且,泡泡玛特还具备 IP 内容共创与迭代能力,延长热门 IP 产品生命周期,持续吸引消费者复购。反观金添动漫与 IP 方多为纯粹的采购甲乙方关系,很难参与 IP 内容共创,只能被动跟随 IP 方宣传节奏,缺乏主动权。

03

内外巨头双面夹击

不可否认的是,IP 食品赛道的蛋糕正不断扩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 年国内 IP 食品市场规模为 354 亿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 84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近 19%。

▲中国及海外市场 IP 食品市场规模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在这个看似蓝海的市场,由于包括金添动漫在内的 IP 食品玩家难以形成真正的护城河,导致行业格局相当分散。

2024 年,国内前五大龙头仅占据不到 17% 的市场份额,而金添动漫位列第四,份额仅为 2.5%,低于百事、玛氏、亿滋三大海外巨头。

这些跨国巨头凭借更强品牌力与资金实力,能够较为轻松地获取全球顶级 IP 授权进行联名合作,并实现全渠道覆盖。

其中,百事公司旗下的乐事薯片、趣多多饼干等产品通过与热门 IP 绑定。2024 年在中国市场就实现了 IP 食品约 20 亿元收入,稳居行业首位。

在同一个赛道,三大外资巨头在短期内或许是金添动漫难以逾越的高山。

除此之外,国内本土食品龙头也纷纷加入 IP 食品战局,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蓝海恐将变红海。

特别是那些已上市的食品企业,通常建立了成熟的产品线与渠道网络,可以轻松嫁接 IP 联名,进行产品运营销售。

近年来,三只松鼠不仅进行外部 IP 联名,更持续投入自有动画内容并培育子品牌 " 小鹿蓝蓝 "。这种构建自有 IP 生态的模式,相较于金添动漫完全依赖外部授权,在长期品牌价值积累上可能更具爆发力。

此外,盐津铺子则凭借魔芋素毛肚等大单品结合 IP 联名策略,取得了不错战绩。洽洽食品则通过游戏 IP 联名礼盒,有效拉动了相关收入增长。

这些本土食品龙头利用已有优势迅速切入 IP 食品领域,或给金添动漫带来了不小竞争压力。

面对海外巨头的竞争与本土势力的入局,金添动漫的 "IP 搬运工 " 模式正面临不小考验。虽然公司也有计划开发自有 IP,但培育绝非一日之功。能否如愿,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总之,在 IP 趣玩食品这个充满诱惑却又竞争激烈的赛道上,金添动漫能否在巨头环伺中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不仅仅停留在高度依赖外部授权上,或将决定未来业绩增长命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饼干 奥特曼 对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