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消息,内娱提前 " 过年 " 了。
时隔大半年,《一路繁花》它终于带着第二季又回来了。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代武则天同框又是什么意思呢?
年初播的《一路繁花》第一季能 " 爆 ",其实是做了一件当时挺难得的事:让大家第一次正儿八经看到,中年、乃至更成熟一点的女性,不是被年龄推着走的,她们上山下海 " 挑战 ",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美,也有继续出发的动力,所以很多人看完说 " 没那么怕老了 "。
年末压轴登场的《一路繁花 2》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把难度往上拧了一格:把更有故事、更有主见、也更敢表达的一批人放到了一张桌子上——何赛飞、刘嘉玲、刘晓庆、宁静、张柏芝五位影后的顶配阵容,再加两个年轻弟弟,一起去旅行、去挑战、去对话。节目就想看一件事:不同代际、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的女性,如果把真话都说开了,还能不能愉快同行。
节目确实没辜负众望,开播前因为阵容喜提热搜。开播后又因为嘉宾 " 真性情 " 被网友持续抬上热搜。前有何赛飞现场发火,后有宁静大胆开麦。不愧是年度爆综,让观众等得搓手,看得过瘾。

在这场影后团建里,光看一些 cut,就已经是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正片更是高能 " 名场面 " 不断,气氛紧张起来,连桌边的热水瓶都会被 " 吓破胆 "。难怪网友直呼不够看,根本不够看。
但发现,姐姐们呛起来是不假,不过这 " 扯头花 " 氛围怎么和过去好像不太一样啊?

这一季第一个 " 空气紧了一下 " 的场面,其实是从一个再家常不过的话题开始的。
刘嘉玲说得很直接:她的人生选择里就是没有 " 生孩子 " 这一项,她觉得一个女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完整;
何赛飞的经验又完全不同,她更相信生命的延续、家庭的传承,这既是她的成长背景,也是她现在仍然坚持的价值。
两种立场都成立、也都说得通,但当它们被同时摆到一张餐桌上,再加上当地牧民爸爸 " 孩子怎么还不成家 " 的那点焦虑,气氛马上就紧了。

整张桌没人敢吭声,只敢扒拉饭掩饰尴尬。若不是突然打翻的热水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二位之间必有一场观点交锋。
后面你看到的那些表情、那些沉默,其实不是 " 吵起来了 ",而是成年人在确认彼此的边界:我尊重你的不同,但也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这并不算完,破碎的热水瓶作为转场,让生育话题的火力点迅速滑落到姐姐们对年轻一代偶像婚恋问题的好奇上。
弟弟们张口就来自己不谈恋爱。
嘉玲姐的反应是:

甭管是从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需求,几位姐坐在一起,都不认可当了偶像就不应该恋爱。姐姐们当然是苦口婆心劝他们珍惜人生,青春宝贵不要浪费,但千言万语都胜不过庆奶的现身说法。

毕竟在 " 做自己 " 这条羊肠小道上,庆奶已经是闯通了,且有无法被撼动的话语权。人过七十还在走南闯北,谈恋爱、上综艺、拍短剧,依旧潇洒。
王小波的黄金年代是留在了 21 岁,但按照书里的说法,庆奶几乎年年都在黄金年代,想爱想吃,能跑能跳。
但显然,现在的年轻偶像 " 能做什么 "" 不能做什么 ",已经被市场调教明白了。五个姐姐也只能对视一眼,便心照不宣地调转话头,在节目里讨论起当下的粉丝经济、偶像文化和娱乐产业。
看到这,不知道你发现了没。
这一季《一路繁花 2》的 " 火药味 ",并不来源于人际关系的勾心斗角,而是姐姐之间世界观的碰撞。
而节目本身的高明之处是:她们说完不同观点之后,把 " 不一致 " 保留并诚实传递给了观众,并没有谁说服了谁的俗套收尾。
看她们聊天,看的不是所谓的人情世故,而是一种通透的坚定。

而这一点,其实在节目刚开始,她们对于行程的统筹规划问题上也能窥见。
众所周知,旅综难,不光是难在行程的规划统筹,还有关系的协调。
语言不流利,地形不熟悉的张柏芝当了领队后,第一天就出了问题。
由于需要顾及的部分太多,导致她没有准时到达,车队也无法按时出发。给何赛飞老师直接急成 " 急急国王 "。

透着屏幕都感觉到空气凝固了
姐先给所有人赶上车,吃饭间隙开始操心接下来的行程,为了确保计划能顺利推进,干脆拿出纸笔落地。本来老大难的行程问题,姐摁在餐桌上几下子就敲定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脾气这么冲这么直,岂不是让人下不来台没面子吗?该不会接下来的行程,都要围着这位姐团团转了?难道新一场 " 宫廷政变 " 又要开始了吗?
实际上,何老师把行程敲定,心放回肚子里后,就开始为自己的脾气急和张柏芝道歉了。

其他姐的反应也并非只是表面的打圆场,而是一种掏心窝子的理解。刘晓庆认为何赛飞的急并不是坏事,反而能看出她很重视。刘嘉玲夸她该出手就出手,正是因为有她在,所以后面的行程才开始有了确定感。

看起来是性格上起了冲突,眼瞅着就要起火,实际上是姐以一种自己的方式,不让团队里需要帮助的人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每个人想的都是解决问题,让旅行体验更好,而不是个人的情绪发泄。
就像宁静挑明的某些真人秀爱乱剪的臭毛病。矛盾冲突、情绪对抗或许是当下综艺最容易博取流量的方式,但没人想看精心设计的闹剧。
观众更渴望在《一路繁花 2》里看到的是这些人生阅历丰富的姐姐们,是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如何思考和表达的。
而短短两天的磨合,姐姐们已建立起一种默契的照应,也基本奠定了她们在后面的旅程里,每个人都能以一种舒展的姿态去体验、去享受。
当姐姐们在草原上呈现最真实一面、讲最想说的话的时候,观众看到的是一种更加多元的、没有束缚的美,就像她们在节目里说的那样。
" 在这里的女生每天都面对天地,就很敢于做自己。"


什么才算是 " 做自己 ",也许没有什么公式和标准答案可给。
不过看到姐姐们在节目里的状态,和草原上女孩们的洒脱,观众们会在心里勾勒出一种粗略的可能性。
草原不是背景,它是一个天然的去滤镜现场。谁是真能干的、谁是真讲究的、谁是真有生活经验的,做饭、捡牛粪、帮迁徙、捡垃圾,一走一动都能看出来。
别看大家都是头顶各类 title 来的节目,但坐在一起也是真没架子。

何赛飞老师揣着一块肥皂 " 打天下 ",直接让嘉玲姐在一旁瞳孔地震。而她私下化妆的时候更是呈现出一种孩子气的一面,光是逗镜头玩都能找到乐趣乐半天。
挑选衣服的时候,也会像小女生一样的摇摆不定。一会觉得蓝的好,一会看着紫的香。还是晓庆姐看穿她的小心思,在旁边鼓励她不用担心和自己衣服撞色,让她想选什么就选什么。

这边姐姐们互相给对方宠成小女孩,另一边的姐姐们已经在草原上 " 飒 " 开了。
嘉玲姐就不说了,两手往兜里一插就去草原溜达了,途中给迁徙的牧民搭把手,碰到风景好的地方直接顺势一躺。

柏芝姐也是撒丫子满草原到处跑。但她完全是眼里有活停不下来那一挂,一捡垃圾就发了狠忘了情,弟弟怎么催都不管用。
至于咱静姐,草原上那股野性和自由的气息和她本身就有一种契合感。捡牛粪和做饭这两件事,完完全全轻车熟路。当她换上了蒙古族的男装后,那身衣服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一样,她也没闲着,换上衣服就开始和弟弟摔跤。

每个姐姐享受草原的方式不同,她们美得也各不相同。
看着她们的状态,可以确切感受到那种,内在力量所带来的美的延伸。

那是一种充斥着生命力的美,是历经风浪、起伏,才构成的美。
而姐姐们现在之所以可以站在这里洒脱做自己、说硬气的话,不光是个性,还有她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所积攒下的底气。
咱庆奶不必多说,对老一辈人来说,人生第一次对 " 明星 " 有概念的时候,她已经是大明星了。从《小花》《武则天》到无数次复出,她用整个人生证明 " 争议不是坠落,而是被看见的代价 "。

当初被庆奶选中成为电影女主的宁静,真到不需要讨人喜欢,也依然让人无法忽视。这么多年来,甭管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她始终靠个性立场赢得尊重,而非妥协。

至于咱心直口快的何赛飞老师,出身越剧科班,还是国家一级演员,这些大家可能都看累了。舞台上演尽了各个年龄层女人的隐忍与尊严,舞台下则是拿着养生锤追代拍,参加节目为基层演员鸣不公。

嘉玲姐出身草根,一路从无线花旦走到香港影坛的中心。虽然早就被世界打量过无数次,却始终稳坐舞台中央。

《喜剧之王》让柏芝姐成了港片的纯情象征,《忘不了》让她拿下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可她的人生比电影更激烈:爱情、风波、单亲、复出 …… 每一次她都赤手空拳地往前走。

当这样的五个各具锋芒的女人在一起,看似会冲突,实则互补。
她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社会的凝视、媒体的误解、外界的评价体系——但她们都活到了不再需要解释的阶段。
所以她们的交往,是带着意识的距离——一种 " 克制的温柔 "。
她们并不会高喊 " 女性独立 ",而是用彼此的方式活出 " 独立 "。
看她们在一起,更像是:五个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女人,交换 " 怎么活得舒服 " 的心得。

这样的气氛,对当代女性观众反而有一种独特的疗愈感。
因为我们常常被迫在 " 温顺 " 与 " 强势 " 之间二选一,而她们证明了——成熟不是妥协,而是选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存在。
她可以是温柔的,也可以是锋利的;
她可以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也可以在镜头外安静做饭。
如果我们把《一路繁花 2》当作一个 " 女性人生的共同体 ",那它真正动人的地方不是旅行本身,而是这五个女人在镜头里如何彼此尊重、又各自闪光。
当她们在草原上一起奔跑一起歌唱的时候,我们终会明白:
原来蝴蝶与坦克可以并存于一个女人身上。
设计 / 视觉:Lvv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