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10 月 30 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 2025 年三季报并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苏罡、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等高管出席并回应了投资者的提问。
受资本市场上涨和保险服务业绩增长影响,第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 1444.08 亿元,同比增长 24.6%,净利润 178.15 亿元,同比增长 35.2%。
苏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太保在保险业 " 新国十条 " 的指引下,切实发挥 " 两器 "、" 三网 " 的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以深化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业绩表现稳中有进。
在资产管理板块,苏罡表示,在基于负债特性的长期可持续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下,中国太保坚守战略资产配置定力,执行有纪律且灵活调整的战术资产配置策略,高效配置长期固收资产,合理延展资产久期。强化权益主动管理,持续做好低估值、高股息、长期盈利前景好的权益类投资品种配置,推进 " 核心 "+" 卫星 " 的多元化投资策略,取得了稳健的业绩。

来源:图虫创意
时隔 22 年,分红型重疾险将重回市场
总体来看,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449.04 亿元,同比增长 11.1%;保险服务收入 2168.94 亿元,同比增长 3.6%;净利润 457.00 亿元,同比增长 19.3%。
其中,中国太保的寿险和产险的规模保费和保险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保费 2638.63 亿元,同比增长 14.2%;新业务价值 153.51 亿元,同比增长 7.7%,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 31.2%;保险服务收入 639.80 亿元,同比增长 2.6%。
太保产险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602.06 亿元,同比增长 0.1%;保险服务收入 1508.06 亿元,同比增长 3.5%;承保综合成本率为 97.6%,同比下降 1.0 个百分点。车险业务方面,前三季度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804.61 亿元,同比增长 2.9%;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797.45 亿元。
今年以来,太保寿险在银保销售渠道的增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公司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 583.10 亿元,同比增长 63.3%,其中新保期缴规模保费 159.91 亿元,同比增长 43.6%。
三季报显示,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58.6%。中高客及以上客户占比同比提升 4.8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月均保险营销员 18.1 万人,同比基本持平,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达 7.1 万元,同比增长 16.6%。
李劲松表示,中国太保在银保渠道期缴业务的传统优势在于股份行,而今年来自国有大行的网点增长较多,国有大行业务占比已从去年的 22% 提升至 36%,其中工行、建行尤为突出。明年银保渠道网点增长仍是太保寿险核心的发展策略,并且配套的人力队伍预计将从目前的 4500 人增至 6200 人左右,增幅 30% 左右。
在分红险转型方面,李劲松表示,今年 10 月以来,太保的分红险销售占比已超过 70%,预计明年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占比将超过 50%,健康险占比会有所提高。在监管细则出台后,太保会第一时间跟进分红型重疾险的销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太保分红险占比跃升至 70% 以上,展现出市场对浮动收益型产品的价值认同。这不仅是产品策略调整,更是对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价值重估的主动响应。公司通过网点扩张与队伍优化提前布局,预计明年分红险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近期,政策层面上对于推动健康险发展出台了多项文件,为推动健康险、特别是分红型重疾险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
9 月 30 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据了解,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主要涉及分红型重疾险,这也标志着分红型重疾险自 2003 年暂停后,22 年后重新回归市场。
田利辉表示,国家政策 " 开闸 " 分红型重疾险,是健康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这类产品通过 " 保额递增 " 机制有效抵御通胀,解决传统重疾险 " 保障缩水 " 痛点。未来,健康险将从 " 产品 + 服务 " 向 " 健康 + 保险 " 升级,分红型重疾险将成为连接健康服务与保险保障的重要纽带。
前三季度投资收益翻倍
资管业务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太保集团投资资产为 2.97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8%;前三季度的净投资收益率为 2.6%,总投资收益率为 5.2%,同比提升 0.5 个百分点,上述投资收益率均未年化考虑。从合并利润表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为 392.28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68.78%。
苏罡表示,目前中国太保采用了基于 " 净投资收益率加成 " 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通过每年检视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收益风险的长期预测,形成穿越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固收方面,会抓住利率债向上波动、信用类债券信用利差阶段性扩大的投资机会,并且布局 ABS、REITs 等创新固收产品来增厚投资回报,筑牢 " 安全垫 "。
权益方面,中国太保介绍,将继续坚持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聚焦具备较高股息分派能力、稳定增长前景的上市公司。这种投资策略既可获得现金流股息收益来提升净投资收益率,又能分享被投资公司稳定业绩增长带来的资本回报,并且强化权益投资整体的抗回撤能力。
苏罡认为,保险资金必须要高度重视成长股,因为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就是以深化科技创新为核心,中国太保在今年板块轮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包括更好地发掘 A 股市场和 H 股市场的动态变化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