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链接
近日,"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主演于和伟将 1200 万元片酬全部捐给吴石烈士纪念馆 " 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其真实性引发质疑。有媒体记者联系吴石出生地福州及墓地所在地北京的多部门求证,工作人员均表示未听说此事。
热播剧主演给原型英烈纪念馆捐款千万,听起来是多么动人的故事,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奔赴。但是,有一个前提不容忽视——这必须是一个真实事件。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 吴石烈士纪念馆 " 并不存在,福州、北京两地工作人员均不知情,网上传闻漏洞频出,越来越经不起推敲,即使于和伟方面尚未正式回应,这起事件也极有可能是一个 " 大乌龙 "。
追根溯源,相关信息在一些自媒体账号上发布,引起不少关注。" 于和伟在捐赠时只署名普通演员 "" 用行动诠释艺德 "" 这才是真正的‘叔圈顶流’ " ……情感愈发浓烈,内容一个比一个空洞,害得部分 AI 信以为真,只可惜不少网友怕是要白感动一场。
那么,搞这样一出戏码,到底是为什么?可能是为了流量,但殊不知,假正能量更伤人心。这些强行煽情的表演,是在恶意消费公众爱国情怀和对烈士的尊敬。就算一时博得关注,最终也将被流量反噬、为人所唾弃。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信息的大肆传播俨然有了 " 逼捐 " 意味,于和伟本人正是直接受害者。且不说后续如何处理,即使要先妥善回应这一传闻,对于和伟方面来说都着实不易。如果明确表示没捐款,虽能澄清谣言,可面对此前铺天盖地 " 德艺双馨 " 的赞誉,不免让人压力山大,更不排除有些擅于道德绑架的声音认为: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怎么也得意思一下吧?
如果于和伟此前没捐,后续进行捐款,有人还可能大言不惭地跳出来,说这是迫于舆论压力。是捐亦难,不捐亦难。但无论如何,这般进退维谷的处境,不该由于和伟来承受。于和伟对烈士的致敬,已经体现在对角色的努力诠释上,也体现在通过影视作品让英烈事迹广为人知上。无论有没有捐款,都不能成为在道德上对其进行质疑的理由。真正应该谴责的,是 " 逼捐 " 行为发起者的居心。
值得赞赏的是,网络上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 坚决反对道德绑架 "" 慷他人之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AI 时代真真假假,大家理性看待 " ……网友们的声援,既是对脚踏实地做事者的肯定,也是对 " 逼捐 " 行为的有力回击。
我们期待公众人物发挥榜样力量,但这种期待不应异化为道德绑架的枷锁;我们崇敬英烈、弘扬正气,但这份崇敬不该沦为流量素材。
对于和伟方面而言,其实不必背上心理包袱,正常回应传闻即可,相信大部分网友自有判断,不会被假正能量带偏,也不会被 " 逼捐 " 把戏蒙蔽。而对于不实传闻的生产者、传声筒,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马上收手为好,真相不会永远沉默,执意造谣小心要负法律责任。
(津云评论员 嘉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