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金秋稻浪翻滚,宝坻稻米飘香。11 月 1 日,天津市宝坻区第二届新米节在黄庄镇小辛码头村热闹启幕,各地游客齐聚于此,看演出、钓螃蟹、尝新米、逛市集、品美食,尽享丰收的乐趣。


本次新米节由宝坻区委、区政府主办,宝坻区农业农村委、黄庄镇人民政府等承办,宝坻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融媒体中心协办。活动坚持以 " 米 " 为媒、以 " 节 " 会友、以 " 文 " 兴业,进一步提升 " 宝坻大米 " 知名度,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活动在一场热力十足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相声、京东大鼓等精彩的非遗表演轮番登场,充分彰显 " 文宝坻 " 的独特魅力。现场新米品鉴赛同步启动,来自全区 40 余家水稻种植户带着自家的稻米同台 " 打擂 ",100 名来自宝坻各行各业的 " 品米官 " 围绕新米外观、口感、香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并进行现场品鉴打分。现场还举行了签约仪式,签约双方就推动宝坻稻谷收购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共同打造宝坻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标杆达成合作意向。


在农产品展销区," 宝坻三辣 "、黄板泥鳅、韭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供游客品尝购买;在农事体验区,钓螃蟹、水稻收割等农事体验活动颇受广大市民游客的青睐。来自河北的游客张先生表示," 周末带孩子来宝坻旅游,正好赶上了新米节,刚刚和孩子一起体验了割水稻,也让孩子了解下水稻的种植过程,感觉很有意义 "。
宝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可上溯至 400 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清代康熙年间更因其品质上乘成为天津唯一 " 御稻米 " 产地,开启 " 贡米 " 荣光。如今,宝坻已成为天津市最大的优质米生产基地,2025 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 46.2 万亩,持续领跑天津水稻产业。


如今的产业优势,更离不开 " 科技兴农 " 的持续发力。近年来,宝坻区坚持以 " 智 " 提质,把智慧农业贯穿到水稻播种、生长、上市全过程,不仅建立了近万亩的水稻智慧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科学施肥与统防统治技术,精准智控种出高标准好米,还借助全流程智慧溯源保障稻米品质透明,以科技赋能一举打响了 " 宝坻大米 " 品牌,擦亮了宝坻 " 稻米之乡 " 的金字招牌的同时,也筑牢了 " 科技兴农 " 的发展根基,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