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顺丰控股(SZ002352)发布三季度财报,而在此前,申通快递(SZ002468)、韵达股份(SZ002120)、圆通速递(SH600233)已先后披露三季度财务数据,随着 A 股主要快递企业三季度财报悉数披露,2025 年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家快递企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申通和圆通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40.32% 和 10.97%;顺丰因战略性投入加大导致三季度单季利润短期承压;韵达则面临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战,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8.15%,三季度下滑 45.21%。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第三季度,申通业务量达到 65.15 亿件,成功反超韵达(64.17 亿件),这给持续承压的韵达带来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压力;顺丰则在 " 先有后优 " 的战略下加速争夺电商件市场,前三季度业务量增速领跑四家公司,但是单票收入下降幅度为四家公司最大。
可以看到,在监管引导及行业自律下,持续多年的 " 价格战 " 出现决定性拐点," 反内卷 " 政策效果在三季度集中显现,行业整体呈现 " 业务量稳健增长、单票收入持续修复 " 的积极态势,正从粗放式份额争夺转向高质量的价值竞争。
业绩分化:顺丰因战略投入单季利润承压、韵达净利下滑近五成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A 股 4 家公司呈现明显的业绩分化格局。
前三季度,申通实现营业收入 385.7 亿元,同比增长 15.17%;归母净利润 7.56 亿元,同比增长 15.81%。
其中,申通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 59.62%,达到 3.22 亿元,增速领跑行业。
圆通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2.72 亿元,同比增长 8.73%;归母净利润 10.46 亿元,同比增长 10.97%,不过综合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 28.77 亿元,同比下滑 1.83%。
相比之下,韵达的业绩面临短期挑战。前三季度,公司虽然实现营业收入 374.93 亿元,同比增长 5.59%,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3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48.15%。其第三季度净利润也下降了 45.21%。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48%,反映出公司短期盈利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顺丰战略再次转向加大 " 电商件 " 的布局,顺丰管理层在财报发布后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提到,公司通过灵活价格政策获取关键增量,以更大的规模牵引营运模式革新与效率提升。2025 年三季度,以电商集收模式分网运营的业务量规模环比二季度提升 20% 以上,分网运营策略成效显著。
整体经营数据上,顺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2253 亿元,同比增长 8.9%。其中,速运物流收入同比增长 1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受贸易政策短期扰动,收入同比增长 4%。
不过因为公司进行战略性投入、打造中长期竞争力,顺丰三季度的利润也短期承压。财报显示,顺丰三季度净利润 25.71 亿元,同比下降 8.53%。
顺丰表示,公司管理层将致力于实现 2025 年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2025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保持稳健增长。
申通单季业务量反超韵达," 反内卷 " 推动单价回升
业务量方面,圆通前三季度完成业务量 225.84 亿件,同比增长 19.40%,超出行业平均增速 2.2 个百分点。
申通业务量达 188.6 亿件,同比增长 17.1%,顺丰三季度业务量达成 121.5 亿票,同比增长 28.3%,也是今年以来业务量增速最大的快递公司。
韵达虽然前三季度业务量为 191.43 亿件,继续保持领先于申通的微弱优势,但是从单季业务量来看,申通三季度快递业务量(65.15 亿件)已经超过韵达(64.17 亿件)增长势头明显,对韵达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然而,本季度的最大看点在于 " 价格 "。自 8 月行业积极部署 " 反内卷 " 举措以来,快递单价进入上升通道,驱动行业竞争回归理性。
从此前披露的月度经营数据看,申通 8 月单票收入 2.06 元,环比增长 4.6%,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9 月单票收入进一步攀升至 2.12 元,同比增长 4.95%,涨价效果显著。
圆通同样展现出 " 量价齐升 " 的态势。其 8 月单票收入环比提升 0.07 元至 2.15 元,9 月单票收入达到 2.21 元,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回正。
韵达今年一度通过较大幅度的单票收入下降争夺市场份额,单票收入一度跌破 2 元,不过在全国快递涨价潮下,韵达 9 月单票收入重回 2 元队列,同比变动也实现今年首次转正,同比增长 0.5%。
单票收入的企稳回升,直接改善了快递企业的利润空间,这标志着行业已初步摆脱 " 以价换量 " 的恶性循环,进入健康发展的新周期。
不过,由于原有的价格高基数和进一步对电商件的市场争夺,顺丰单票收入还在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单票收入每个月都同比下滑,8 月单票收入下滑幅度超过 15%,为今年以来的最大同比下滑幅度。
顺丰管理层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收入端,公司激活经营策略驱动件量增速跑赢行业,但业务结构仍有进步改善空间。在 " 先有后优 " 策略下,公司已经启动 " 增益计划 ",各地区全面梳理客情、调优件量结构,公司 9 月已经实现单价及毛利环比改善,预计四季度落地效果将更好。
趋势展望: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高质量发展成主旋律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快递业务收入和快递业务量分别完成 1.1 万亿元和 1450.8 亿件,同比分别增长 8.9% 和 17.2%。
三季度,快递平均价格企稳回升,三季度快递平均价格较二季度增长 0.5%。7-9 月,快递整体平均价格分别为 7.35 元 / 件、7.36 元 / 件和 7.55 元 / 件。综合三季报数据可以看出,A 股快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 反内卷 " 政策成功遏制了非理性价格战,为行业创造了休养生息、修复盈利的机会窗口。随着单票收入的持续修复,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市场份额最大化,转向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优化。
另一方面,业绩分化也预示着未来竞争维度的升级。在价格因素减弱后,企业的综合实力,包括转运中心等核心资产的控制力、数智化转型的深度、成本管控的精细度以及服务品质的稳定性,将成为决定其市场地位的关键。
从当前的 " 双 11" 快递行业竞争来看,AI(人工智能)和无人配送车均从走向大规模落地。据公开信息,今年快递企业集体开启 " 科技模式 ",用全链路智能化解锁物流新姿势。同时在末端大规模投入无人车,提高配送效率。
顺丰管理层在接受投资人调研时表示,公司会有序引入具身智能,完成重复性的工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 放在更长周期看,我们乐观估计,具身智能可以在件装笼、货车自动装卸笼等非常耗费人工的复杂场景上落地,显著降低转运中心和仓储的物流运营成本。" 顺丰管理层表示。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头部几家快递公司业务量增速普遍向好,但利润表现将因企业运营能力和网络稳定性差异而分化。
他同时提到,随着快递涨价和 " 反内卷 " 在全国范围的落实,行业有望迎来全国范围涨价与治理内卷的推进,快递企业需从价格战转向效率与服务竞争,战略选择决定未来排位。
不过他也提到,安能物流的私有化案例对快递行业也有重要的启示,这两年,安能物流虽短期财务改善,但因模式收缩、缺乏业务创新,导致投资人失去信心,最终通过资本市场解决控制权问题,这警示快递企业必须具备开放式思维,避免 " 躺平 ",否则将面临资本倒逼或估值缩水等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