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甄选离职四个月,顿顿算是熬出头了。
本以为,8 月的两场个人直播首秀创下的 500 万 -1250 万销售额将会是他的巅峰,没成想,10 月迎来新高。

光是 10 月 16 号这一上午,顿顿就创下 280 万 GMV,晚上更是超过 300 万,全天累计 580 万。
两天后,顿顿再开直播,单场就破千万,仅 3 天时间就高达 2200 万,把平台运营都惊动了,为他加油贺喜。

离职 4 个月,个人秀 2 个月,脱离了老东家光环成绩仍如此亮眼,平台运营像看到了 " 李佳琦 2.0",不光线上恭贺,线下更是直接去到他的公司进行指导,给予诸多建设性指导。

被粉丝拥护,被平台重视,顿顿虽常常口出狂言,如把东方甄选美丽生活号功劳归于自己、说创业一点也不难、显摆自己招商很容易、自夸是高富帅等等,令人反感。

但也不得不说,他是第二个从东方甄选单飞成功的人,也是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的人。

第一个成功的,是董宇辉。
他的成功,已无需过多赘述。
从个人离职,直接令东方甄选股票跌幅超 40%,较高位跌幅超 80%。
到离职后组建团队,并迅速冲上带货月榜第一,与东方甄选拉开差距。
再到今年 5 月,带货金额已超过 1 亿元稳居带货榜第二名,到双十一首日单场销售额突破 1.9 亿元,刷新平台在双 11 预售期的纪录,双十一中旬 " 抢先购 " 更是直接卖了 3 个亿,狠狠甩开东方甄选。

他离开后,2025 年的东方甄选业务净营收较去年同期暴跌 97.5%,GMV 大大缩水,订单数几近腰斩。
财报一经发布,东方甄选连续两日股价跌幅超 10%,市值蒸发约 270 亿港元。
东方甄选的困扰是流量与口碑齐下滑,董宇辉的困扰是商家太多,送礼求合作的商家更多,只能无奈喊话:不要送礼!一经发现永久拉黑!

连罗永浩都表示,董宇辉 " 一年的收入是二三十个亿 ",虽被否认,但也不得不承认,董宇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人人看不起的穷小子。

从顿顿顺利当老板,公司步入正轨,到董宇辉成富豪,一再刷新纪录,作为看着他们一路改变的观众,有种说不出的欣赏与唏嘘。
欣赏他们野心勃勃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唏嘘东方甄选的人才流失,以及 " 留守 " 在东方甄选的 YOYO 辉煌不在。
当顿顿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当董宇辉的财富不断累积时,曾一同并肩作战仍选择留在东方甄选的 YOYO,却从耀眼的 " 长公主 " 熬成了暗淡的 " 废子 ",再也刺激不起直播间流量。

打开 YOYO 的直播间,她卖力吆喝着户外冲锋衣,却只有 8300 人在线观看。
这可是东方甄选大号!

同一时间段,打开与辉同行主播小贝的直播间,她也在卖着女性服饰,直播间却有 4 万人。
这可是曾经的边缘主播!

卖衣服比不过,卖家电也不行。


随便一个时间段看直播间人数,东方甄选 YOYO 破五千成奢望,与辉同行小贝却常常十万多。

就连与辉同行的小号兰知春序,任意时间段打开,都是九千多人在线。

哪怕是凌晨打开董宇辉的直播间,也是 10 万多人同时在线观看。

而曾站董宇辉身旁的 YOYO,只能面对人气断崖式下跌的残酷现实。
但她依旧卖命。
就拿卖气垫来说,为了试验效果,不是跑去水上乐园把自己淋湿,就是把水、酱油全往脸上倒,眼里全是对卖货的渴望。


只可惜,流量不再倾斜,恶言恶语却越发严重。
有人攻击她脸垮了,快速衰老。


有人嘲笑她站错队,错失机会。

有人骂她太过精明与算计。
有人挖苦她直播间人数太少,流量下滑。
就连义卖捐助受灾地区的海报上,被工作人员放了她一张微笑照片,都被攻击得体无完肤。

更别说她调侃贵州蜘蛛一事了,言语几乎快吞没她。

对于这些言论,YOYO 时而装看不见,时而回怼。
关于站错队,她说,她没有什么事业心,只关心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因为这份工作能带来收入,这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关于 " 精明与算计 ",她说,这也可以是褒义词,所以她一直强调争议不一定是电闪雷鸣,争议也可能是一道彩虹的出现。

面对网暴,YOYO 总能把自己安慰的很好。
可透过她的状态来看,随着言语的攻击,随着 " 人带货 " 转向 " 货带人 " 模式,随着流量与业绩的下滑,她也慢慢被磨平了棱角,失去了最初的活力,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卖货 " 机器 "。

当初,董宇辉、YOYO 等人的爆火,不是他们讲品多么专业,而是能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到浓浓的 " 人味 ",拉家常也好,育儿的鸡毛蒜皮也罢,亦或是讲上两句英文,拽上几句诗词。

在那没有试吃品,全靠想象力卖货,没有观众,只有自己家人支持,开播四个小时只卖出去 37 块钱的日子里,他们时而慷慨激昂手舞足蹈,时而神经兮兮口出狂言胡说八道,可就是这样在直播领域看似不专业不正经的带货方式,却能让人觉得,主播是个 " 人 "。


而如今,她却像设置好程序的讲品机器,不可否认的流畅、专业,但,没有灵魂。
或者说,是一个 " 高学历但缺人情味 " 的带货主播。
YOYO 总说,人和人之间靠磁场。
那消费者与东方甄选主播之间的 " 磁场 ",何尝不是,你的故事,你的知识,和你这个人的本身?
如果把 " 人 " 做丢了,光讲品,东方甄选也就失去了独特性。

出走的董宇辉与顿顿仍如当年激情四射,可在 YOYO 身上,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意气风发。
在流量上,不能像董宇辉一样再创辉煌。
在能力上,不能像顿顿一样临危受命力缆狂澜。
如今的 YOYO,更像是见证过起高楼,眼见着楼塌了的 " 老者 ",在不温不火中发挥着余热。
可按照她的心性,这并非她的理想归宿。



YOYO 是典型的 " 小镇做题家 ",大学毕业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中国香港一个国际学校当老师,由于该学校是半日制,所以她每天上午八点上班,下午四点准时下班,从来不加班,还有寒暑假。
收入不差,时间充足,这也就让她在下班后有大量时间兼职赚钱,所以她上班第一年就把当时的学费与生活费全赚上来了。

可由于日子太过安逸,没有任何挑战性,生性又爱挑战的 YOYO 便选择回内地工作。
凭借她出色的成绩与履历,私立、公立学校都任她选,可她偏偏力排众议义无反顾选择新东方,甚至选择当时较为偏门的直播课。
不可否认,她做的很好,有时候一开播就涌入几千人,最高的时候涌入六十万人,网络一度卡到公司员工集体去中关村借路由器。
也是在那个时候,她一天就能接到五六个猎头电话。

生活就是这样,总在幸福时刻,给你当头一棒。
新东方宣布转型,身边同事们都想着离职赶紧跑,生怕公司没钱赔,唯独她选择积极转型。
在当时,她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喜欢大家一起奋斗的感觉。

没成想,这一转型不要紧,直接把她推向台前。
第一次上播时,她全程不敢看评论区,第一次讲品时连试吃都不敢,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屏幕前的五六个人讲几个小时。


直到有一天,她穿上以前给学生们上课的衣服,拿着教具出现,突然直播间涌入几千人观看,令公司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也是自那以后,公司如同找到一套方法论,每个主播上播前都得准备点才艺,慢慢形成了东方甄选最初的风格。

在这风格之下,YOYO 见证了东方甄选直播间人数从个位数到十万加,见证了首次业绩破百万,见证了粉丝突破 2000 万 ……


粉丝数字提升的节点她在,GMV 打破纪录她在,公司变故她也在,可以说 YOYO 是跟俞老师一起面对人生重大变化的人。

同时,她也是最像俞老师的人,坚韧且包容,对每一个同事都好,还从来不抱怨。

她本该像董宇辉那样辉煌,可惜,流量抛弃了东方甄选,YOYO 也熬成了可有可无的 " 废子 "。
昔日并肩作战的伙伴,当老板,成富豪,可她仍在卖力打工却怎么也折腾不起来,还要承受无休止的网暴,曾经风光无限的 " 长公主 ",令人唏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