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霍山业主私挖地下室引起楼房严重开裂 " 的热度还没消散,上海黄浦区 10 月份又发生一起类似事件:某小区一层的一名业主私自拆除房屋围墙、开挖屋内地面,引起全楼业主恐慌。
尽管都是极少数个例,但影响不容小视。楼房的安全可靠,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平安幸福,关系到全楼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人的胆大妄为,可能打碎所有住户的平静生活,击穿公共安全底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居住安全是安居之基。对任性妄为的 " 私挖乱建 ",必须依法整治,确保百姓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2025 年 7 月,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发生一起因私挖威胁楼房安全的事件。
当地联合调查组 10 月中旬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2025 年 7 月 3 日,某小区业主黄某松未经报备许可,在其购买的门面房里违规掏挖出近 300 平方米的地下室,蛀空了整栋楼的支撑结构,导致全楼 32 户房屋出现严重开裂。8 月 21 日,黄某松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9 月 19 日被执行逮捕。

这条新闻的热度还没过去,上海黄浦区又发生一起类似事件。
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 10 月,上海黄浦区某小区一层的一名业主在装修过程中私自拆除房屋围墙、开挖屋内地面,引起整栋 33 层楼房上百住户的担忧。被楼内其他业主发觉异常举报时,该业主开挖屋内地面已达 50 厘米。
近年来,此类私挖乱建引发楼房开裂事件时有发生。2022 年 5 月,武汉一住户私砸承重墙,导致不少住户家中墙壁出现裂缝 ;2023 年 2 月,杭州市一小区的二楼住户违规装修,破坏承重墙,多家住户墙体开裂 ;2023 年 4 月,哈尔滨某小区一租户私拆房屋承重墙,导致涉事楼栋多个楼层出现墙壁开裂,多户居民被紧急疏散安置。
类似 " 私挖乱建 " 的新闻不时被推上热搜热榜,众多网友 " 太可怕了 " 的惊叹,是对这种行为的愤怒、不解和担忧。
这类事件虽是偶发,但也折射出相关领域不同链条的多重问题。
涉事者法治意识淡漠。楼房的承重墙、地基、楼面、部分管线等,尽管在某一户的空间内,但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并非该户私有。为了多点空间或是改变房屋格局,就敢掏挖地基,打掉承重墙,这种危险行为,透出当事人公共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极度缺失。

物业责任失守。从相关事件来看,物业对小区挖掘机违法作业这么大的动静没有过问,做不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劝阻违法、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个别物业甚至知道小区内的违法作业,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业主不举报就装作看不见。
监管链条脱节。相关部门对辖内小区发生的私挖行为缺乏有效监测手段,难以做到早发现。甚至在违法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有群众举报后,还互相踢皮球、和稀泥,增加了处置成本与安全风险。
破坏事件被曝光之后,通常都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灵敏、有效的监管体系,实现对 " 私挖乱建 " 防患于未然,早发现、快处置,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现的迟滞、管理的疲软、事后和稀泥,容易向违法者传递出错误信号。让他们认为只要把生米煮成熟饭,大不了交点罚款了事,违法成本小、机会收益大。这是 " 私挖乱建 " 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居委会、物业 " 各管一段 "、互不通气," 不归我们管 "" 没有执法权 " 等成为他们推诿塞责、互踢皮球的借口。完善协调沟通机制,让受害业主举报畅通,有人接诉、有人办理,这是管住 " 私挖乱建 " 的关键。

管住 " 私挖乱建 " 有法可依,城乡规划法、物业管理条例等都有明文规定。要对任性妄为者果断亮剑,让法律长牙带电,让违法者肉疼心颤,才能形成震慑效应,发挥警示作用。
物业管理责任也要压实。物业管理条例要从物业办公室的墙上,落到物业管理员的手上,倒逼物业管理巡护的脚动起来、眼睁开来,对小区内的 " 私挖乱建 " 警觉起来。
对老百姓来说,安个家不容易。相关部门要综合施策,以法律之绳捆住违法者的任性双手,夯实安全之基,保证每个家庭都住得安心,每个夜晚都睡得踏实。
来源: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