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杨帆夫妇的时间不多了
在招股书失效 12 天后," 溜溜梅 " 的运营主体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溜溜果园 ")再次向港交所冲刺。
10 月 28 日晚,溜溜果园重新递交了招股书。最新招股书披露,2025 年上半年,溜溜果园收入和净利润均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收入同比增长 25%;净利润增速更是飙升至 75%。
溜溜果园主要从事以青梅产品为代表的特色果类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以及其他梅产品,创始人杨帆为安徽芜湖人,股权结构显示,杨帆与妻子李慧敏合计控制该公司 87.77% 股权。
事实上,早在 2019 年 6 月,溜溜果园就曾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最终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此次递表是溜溜果园第三次向 IPO 发起冲击。
高速增长的业绩与 " 死磕 " 上市背后,创始人杨帆夫妇将面临对赌 " 生死时刻 "。根据招股书,若溜溜果园未能在 2025 年 12 月底前完成上市,杨帆二人或将承担高额的股权回购义务。
也就是说,留给溜溜果园和杨帆夫妇只剩下 2 个月,这位年近 60 的创始人迎来对赌倒计时。
傍上量贩零食,上半年净利润增长 75%
从业绩增速来看,溜溜果园近几年表现颇为亮眼。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 11.74 亿元、13.22 亿元、16.16 亿元,2023 年和 2024 年增速为 12.6%、22.2%;而对应净利润分别为 6840 万元、9920 万元、1.48 亿元,2023 年和 2024 年增速为 45.0%、48.9%。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以 25% 的增速实现 9.59 亿元营收,净利润更是飙升 75.4% 至 1.06 亿元。
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溜溜果园过去几年间 " 以价换量 " 的打法。2022 年 -2024 年,公司两大主要产品的售价出现明显下降,梅干零食由 38.1 元 / 千克降至 32.6 元 / 千克,梅冻则由 27.5 元 / 千克降至 18.8 元 / 千克。

△图源:溜溜果园招股书
降价换来了销量和收入的增长,但也带来了毛利率下滑。
2022 年 -2024 年,梅干零食的销量由 2.12 万吨增至 2.99 万吨,收入由 8.08 亿元增至 9.74 亿元;而梅冻产品的表现则更为亮眼,销量由 0.84 万吨增至 2.18 万吨,收入由 2.30 亿元增长至 4.10 亿元。与此同时,溜溜果园的毛利率由 2022 年的 38.6% 下降至 36.0%。
而净利润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则在于——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下滑。
事实上,溜溜果园高昂的营销费用一直为人所诟病。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该公司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 2.83 亿元、3.09 亿元、3.10 亿元、1.47 亿元,远超同期净利润。其中,营销开支分别为 0.7 亿元、0.77 亿元、0.61 亿元、0.46 亿元;广告开支分别为 0.67 亿元、0.74 亿元、0.79 亿元、0.2 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期内该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24.1%、23.4%、19.2%、15.3%。这意味着,即使溜溜果园的销售及经销开支逐年上升,但由于其占总收入的比重降低,给净利润释放了更多的空间。
对此,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为 " 我们受益于规模经济,在员工成本及运输开支方面实现更高的销售效率;以及我们扩大了与零售商客户的销售,而其中部分客户(例如大多数商店及零食专卖店)通常所需的营销活动较少。"
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溜溜果园的渠道收入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作为支柱的经销渠道的收入占比由 74.5% 降至了 31.2%,而零食专卖店的收入占比由 1.1% 升至 35.3%。
与此同时,该公司客户集中度急剧上升,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12.7% 飙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43.7%。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透露称,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其最大客户为两家全国连锁零食专卖店。其中一家经营超过 1.4 万家零食专卖店,覆盖中国 28 个省份的所有市级,而另一家则在中国所有主要省市经营约 1.5 万家零食专卖店。

△图源:溜溜果园招股书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这几年溜溜果园的增量主要基于零食量贩,但也指出 " 溜溜果园自身产品品类、经营模式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未来零食量贩商对其掌控性进一步的加大,其整体利润的增速或将大概率下滑。"
手中现金吃紧,创始人夫妇对赌倒计时
尽管溜溜果园过去几年业绩表现良好,依旧有投资者选择清仓离场。
2024 年 6 月,溜溜果园与 A 轮投资者北京红杉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北京红杉 ")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回购其手中持有的全部股份。

△图源:溜溜果园招股书
据悉,2015 年 6 月,红杉中国在 A 轮融资中投资了 1.35 亿元入股溜溜果园。根据彼时签订的协议,双方设立 " 对赌 " 条款,若溜溜果园 2020 年 6 月前未提交上市申请,北京红杉有权要求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份,回购价格为原始投资本金加上每年 10% 的单利。此后,鉴于其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持续信心,北京红杉同意将回购时间表延长至 2023 年 12 月。
虽然溜溜果园并未在招股书中透露支付的具体金额,仅表示已于 2025 年 1 月完成回购北京红杉持有的全部股份。不过,按照上述回购机制及其持股年限粗略计算,溜溜果园回购金额或超 2.5 亿元。
巨额的回购款也让溜溜果园本就不宽裕的现金流雪上加霜。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溜溜果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 4243.5 万元,较 2024 年底的 7804.7 万元,出现了明显减少。而同期,公司一年内待偿还的计息银行借款却高达 3.99 亿元。
此外,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溜溜果园还于 2024 年 12 月启动了第 4 轮融资,引入了两位 D 轮投资者。其中,芜湖华安战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以下简称 " 华安基金 " ) 出资 4000 万元,占公司股权的 1.80%;芜湖市繁昌区兴农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兴农基金 ")出资 3500 万元,占公司股权的 1.57%。
和过往每轮融资一样,此次 D 轮融资也设立了 " 对赌条款 ",即若未能在 2025 年 12 月底前完成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本公司、创始人杨帆及其夫人李慧敏回购其持有的股份,回购价格为原始投资本金加上每年 6% 的单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鉴于北京红杉回购对公司流动性造成的影响,溜溜果园不愿重蹈覆辙,溜溜果园分别于 2024 年 6 月、2025 年 3 月,与 B 轮和 C 轮投资人、华安基金及兴农基金签订了补充协议,终止溜溜果园赋予其的赎回权和其他非赎回特别权利,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恢复。

△图源:溜溜果园招股书
从溜溜果园的操作来看,是要将公司与回购风险进行切割,未来将由杨帆夫妇等指定的第三方负责具体赎回。以 D 轮融资为例,若溜溜果园未能在 2025 年 12 月底前上市,华安基金及兴农基金有权要求杨帆夫妇回购其持有的股份。
那么溜溜果园能否赶在 2025 年底前上市?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其成功的概率较低。港交所 IPO 从重新递表到挂牌平均需 3-4 个月,而如今留给溜溜果园的时间窗口仅剩下 2 个月。
此外,他也指出,对溜溜果园而言,若最终未能如期上市,投资者要求行使赎回权,虽然由创始人夫妇 " 个人背锅 ",不会直接拖垮公司报表,但其控股稳定性、经营压力、品牌形象及团队士气环都可能遭受连锁负面冲击,仍会被间接推向高风险的状态。
财经人士屈放则表示," 由于临近年底,溜溜果园要在 2025 年上市,难度是较大的。但即使到明年上市,对于多方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认为,溜溜果园近年来业绩增长稳定,行业龙头地位明显。虽然也存在现金流紧张,产品较为单一的问题,但如果能够顺利上市,现金流方面会大幅度改善。" 对于公司而言,当前上市仍然是重要工作。同时创始人也应该加强与战略投资者的沟通,以争取双方都更能够接受的方案。" 屈放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