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猎云精选;文 / 邵延港
一个估值百亿的港股 IPO,遇到了点麻烦。
近日,据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涉嫌侵犯禾赛科技多项专利,已被禾赛正式起诉,目前该案件已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根据相关报道,这起案件争议的焦点是图达通在今年初 CES 2025 上展示的新品灵雀 E1X 与禾赛科技的 AT 系列产品。图达通的灵雀是其对当前市场正热的 905nm 产品的重要布局,AT 系列则是禾赛科技的核心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图达通正通过 SPAC 模式上市,并且在 10 月 14 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其境外上市的备案批复,此次专利纠纷或将对其 IPO 造成冲击。
科技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较为常见,在重要关口被狙击的案例也很多。但这场纠纷背后,或许是图达通边界扩张碰到了禾赛科技的城墙壁垒。截至目前,图达通以及禾赛方面均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IPO 关键时期,遭同行狙击
对于图达通来说,这次诉讼风波来的显得不是时候。
图达通的 IPO 之路比较曲折。2023 年 3 月,图达通曾向纳斯达克递交上市申请,2023 年 8 月通过证监会 IPO 备案,但因股权结构复杂、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性等问题,迟迟未能完成上市。
2024 年 12 月,香港 SPAC 公司 TechStar 发布公告称,与图达通及其全资子公司签订业务合并协议,达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今年 2 月 11 日,TechStar 在港交所递交有关与图达通进行业务合并、进行特殊目的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De-SPAC)的文件,但该次申请没有在 6 个月有效期内完成聆讯,因此,今年 8 月 26 日,双方进行第二次尝试。
好在 10 月 14 日,即此次诉讼被曝出的两周前,图达通赴港 IPO 获备案,上市进程进入关键时期。
若图达通顺利在港股上市,国内激光雷达三大巨头将齐聚港交所。此前,速腾聚创已于 2024 年 1 月 5 日在香港主板 IPO 上市,禾赛科技在登陆纳斯达克后,于今年 9 月 16 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实现 " 美股 + 港股 " 双重主要上市。
在图达通距离上市越来越近时,禾赛科技的一纸诉讼让其 IPO 进展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据悉,图达通成立于 2016 年,主要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系统(ADS)以及其他汽车及非汽车应用场景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 年,图达通交付总计约 23 万台车规级激光雷达,于往绩记录期间 ADAS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累计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二。
在资本市场上,图达通深受青睐。成立至今,图达通共完成了五轮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蔚来、高榕创投、淡马锡、BAI 资本、愉悦资本、顺为资本、斯道资本、国泰君安创投等。在 2023 年底的 D 系列融资完成后,图达通估值达到 13.9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0 亿元。
而据盖世研究院数据,2025 年 1-8 月,中国前装量产领域主激光雷达累计装机量 131 万台,其中禾赛科技装机量为 51 万台。并且在 9 月底,禾赛科技已正式下线本年度第 100 万台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稳居行业第一。
作为行业头部公司,禾赛科技与图达通之间的专利摩擦,在激光雷达赛道掀起波澜。
此次争议的核心是图达通的新品灵雀 E1X 与禾赛科技的 AT 系列产品。
据悉,灵雀 E1X 是图达通在去年底就官宣将在 CES 2025 上发布全新远距离激光雷达产品。灵雀 E1X 是图达通新技术路线落地的重要布局,过去图达通一直坚持 "1550nm 波长 + 二维扫描 " 的技术路线,但随着市场变化,1550nm 的成本问题导致其难以大规模拓展市场,而成本更优的 905nm 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让其可以覆盖更多价格范围的汽车。
905nm,一直是禾赛的主场,这也是禾赛能够在激光雷达市场竞争与变化中能够站稳脚跟的关键。
根据相关信息,从外观尺寸、接口位置和光路设计上,灵雀 E1X 与禾赛 AT 系列都有很高的相似程度。更重要的是,灵雀 E1X 采用的 "905nm 波长 + 一维扫描 " 方案,正是禾赛 AT 系列深耕多年的核心技术路径。
禾赛在为 905nm 已经布局多年,产品矩阵多元,作为新入局者的图达通,难免不小心进入禾赛的专利范围。但行业巨头之间过招,背后自然有更多深意。
禾赛的护城河与图达通的 " 焦灼 "
禾赛科技在完成回港上市后,就成为激光雷达赛道首家实现两地上市的企业,这也呼应了其在激光雷达市场的头部地位。
在业绩上 2025 年上半年,禾赛科技总营收 12.32 亿元,同比增长 50.6%,净利润 2654 万元,较 2024 年同期净亏损 1.79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成为行业首家实现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公司。
能够实现盈利,得益于激光雷达路线被主机厂的广泛接受。今年 9 月底,禾赛科技本年度第 100 万台激光雷达正式下线,并预计今年预计年交付量在 120 万至 150 万台。
更重要的是,禾赛科技在技术路线上的押注,帮助禾赛科技早早构筑了护城河。2017 年,禾赛科技就坚持 905nm 技术路线,在激光雷达大规模上车之前,就已经实现量产。
而图达通一开始走的是 1550 nm 的技术路线,1550 nm 的波长优势得到了一些高端车型的青睐,因此,图达通在初期就能够获得蔚来的押注。
在激光雷达市场,905nm 和 1550 nm 的波长之争也由来已久。1550nm 的优势是感知距离较远,可用于 L3、L4 级别的自动驾驶,但其使用的核心材料铟镓砷,价格是主流 905nm 路线的几倍,价格较昂贵,功率也较高。
905nm 的优势是硅基产业链更加成熟,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 1550nm 的光束发散角比 905nm 更小,因此感知距离不如 1550nm。但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禾赛科技 AT 系列产品的进化,新一代 905nm 产品的测远可以达到 250 米、300 米,甚至有望超出 1550nm 产品的测远能力。
早期有蔚来的支持,图达通 2023 年的出货量超过 15 万台,系 2023 年乘用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
但在激光雷达全面上车后,905nm 产品能够将价格进一步拉低,并且匹配汽车的价格下探至 10 万元。
在激光雷达价格战中,905nm 产品价格进入千元时代,对于主机厂来说,905nm 比 1550nm 产品更具性价比。据 Yole 的统计数据,2024 年国内激光雷达市占率前四的厂商中,速腾聚创销量为 51.98 万台、禾赛销量为 45.52 万台,华为销量为 42.16 万台,而图达通的销量滑落至第四位。
图达通在竞争者面前开始丧失优势,这让一向坚持 1550 技术路线的图达通开始动摇。于是图达通选择加速进行 1550nm、905nm 双路线布局。
图达通的首款 905nm 产品是灵雀 W。2024 年 12 月 21 日,蔚来 ET9 上市,图达通 905nm 产品作为副激光雷达实现前装量产交付。图达通也成为激光雷达行业中唯一一家同时拥有 1550nm 和 905nm 产品量产落地经验的公司。
但灵雀 W 只是一款广角激光雷达,能够正式上车的远距离激光雷达是本次焦点的灵雀 E1X。
灵雀 E1X 也是来势汹汹,今年 8 月,图达通宣布获得业内 TOP 合资车企的定点项目,并计划于 2026 年量产。此次独家定点,也让灵雀 E1X 锁定了未来数十万台的前装规模。
不过,双路线的布局,让图达通顺利实现双引擎作战。据图达通招股书显示,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图达通营收分别为 6630.2 万美元、1.21 亿万美元及 1.60 亿美元,而 2025 年第一季度,图达通营收 2529.6 万美元,同比下降 3.5%。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图达通期内亏损分别为 1.88 亿美元、2,19 亿美元及 3.98 亿美元,2025 年第一季度的亏损为 1481.3 万美元,较 2024 年同期大幅收窄。
在收入构成上,图达通旗下激光雷达产品包括猎鹰、灵雀及捷豹系列,其中用于高端车型的猎鹰系列营收占比仍达到 92% 以上,905nm 的云雀系列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占比达到 7.1%。

图达通的双线布局,对于禾赛科技来说却不是好消息,905nm 产品的市场份额被蚕食,禾赛该如何保卫自己的绝对领域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