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前天
5000亿结存限额下达地方,专家:增加经济大省建设项目,早使用早见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 GDP 达 101503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 " 三驾马车 " 看,消费、投资、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 56.6%、18.9% 和 24.5%。

整体而言,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不过,投资动力不足仍是突出挑战。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 亿元,同比下降 0.5%,增速在今年首次转负。

投资作为形成实体经济实物资产的重要手段,对拉动就业和企业运营具有关键作用。距离十四五收官仅剩两个月,要如何有效扩大投资,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 图源:时代周报阿力米热 / 摄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 10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时代周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为加快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见效,近期已动下达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 5000 亿元,用于补充地方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新增专项债券额度 2000 亿元,将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的投资建设。

" 我们将督促指导相关省份用好新增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说。

总规模扩大、资金用途拓宽

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是指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

简单来说,就是中央给地方政府的 " 信用卡 "。这张卡有一个历史累积的总信用额度,但地方政府在过去几年并未将额度用完,这些被剩下的 " 未刷金额 ",就是 " 债务结存限额 "。

这部分结余,主要是地方通过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运用预算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等方式逐步积累形成。适时盘活这部分空间,可以使地方进行新的融资,从而有效充实财政 " 钱袋子 "。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动用 5000 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一方面是当前我国经济整体恢复基础可以更为优化,尤其是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亟需财政政策适时发力,以稳定增长预期、巩固复苏态势。

图源:图虫创意

另一方面,此举也是对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 政策部署的落实。

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并非今年才出现的政策工具,而是中央近年来常态化运用的财政手段之一。例如,2024 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动用了 4000 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主要用于补充地方综合财力,有力支持 " 三保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重点支出。

与去年相比,今年动用的 5000 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除了总规模增加了 1000 亿元外,资金用途更加拓宽了。

财政部消息显示,资金用途除延续去年的 " 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 之外,还增加了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以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结余限额,主要通过新增专项债安排,额度为 2000 亿元。

还有 9000 亿元结转空间

从政策导向看,当前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速放缓的压力较为突出,将新增资金重点投向经济大省的建设项目,具有明确的现实考量。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增速放缓态势明显,亟需通过精准有效的投资手段,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以带动全国经济企稳回升。

其次,经济大省通常具备更成熟的项目储备、更高效的执行能力以及更强的区域辐射效应。

伍超明表示,将资金优先用于支持这些省份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有助于实现政策资金 " 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 ",更快转化为实物投资,为稳增长提供关键支撑,从而充分发挥经济大省 " 挑大梁 " 的作用。

广东广州 图源:图虫创意

在 5000 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陆续投放之后,市场普遍关注未来地方政府债务是否仍有余地。

冯琳表示,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2025 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 579874.3 亿元。截至 2025 年 9 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 536995 亿元,剩余限额空间为 42879 亿元。

考虑到截至 9 月末,年内还有 8385 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限额待发行,扣除这一部分额度,2026 年待发行的 2 万亿元置换隐债再融资专项债以及已经结转的 5000 亿元结存限额,未来结转空间还有约 9000 亿元。为后续财政政策灵活实施提供了一定余地。

与此同时,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冯琳介绍到,在去年四季度推出的一揽子化债政策支持下,2024 年底全国隐性债务余额已降至 10.5 万亿元,较 2023 年底减少 3.8 万亿元。

隐性债务化解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未来债务结转空间充足,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为实现 " 稳增长 " 与 " 防风险 " 的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超 债券 米热 信用卡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