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这些万亿级产业和天津有嘛关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0 月 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建议》明确,"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并要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既是国家的大棋局,也是很多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天津在这些领域的动作都有哪些?与《建议》的契合度如何?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可谓亮点多多。

新兴产业 " 四梁 " 全都有

先来看看新兴产业,主要提及到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这四个领域可以说是新兴产业的 " 四梁 ",梳理发现天津在这些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比如新能源,这是一段时间以来火热的产业。在天津也是发展的重点,今年 7 月份,依托于原有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布局,在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下,四家央企联手打造的 " 中汽新能 " 正式落户滨海高新区天开华苑园,目的就是打造央企一流电池产业平台,加速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航空航天领域,不用说正是天津的" 强项 "。众所周知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 " 长五 " 和空间站都是天津制造;已经发展多年的空客天津,至今已经生产了 780 多架飞机,就在前几天空中客车天津 A320 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正式投产,显示了十足的发展力度。还有 " 津生津长 " 的民营企业云遥宇航、爱斯达航天等都在行业里 " 有头有脸 ",一家已成功发射 47 颗气象卫星,在迈向世界顶级气象数据运营商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一家研制的大直径(4.2 米)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运载火箭整流罩是国内商业航天尺寸最大的。

低空经济领域,按照时间进行简单梳理会发现,去年以来天津在低空经济持续布局,建设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成立注册资金10 亿元的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直升机博览会等,正呈现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局面。

新材料产业离普通人的生活相对较远,天津这个领域发展新意频现,从新能源电池,到航空航天材料,从食品保鲜,到特种装备," 点石成金 "" 由点到面 ",在发展新材料上技术突破捷报频传。10 月刚刚发布不久的《天津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支持指南目录》为发展新材料产业做了布局。

" 未来产业 " 先行一步

从经济角度来说,新兴产业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万亿级市场规模成为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各地争相发展并不令人意外。但对于未来产业的投入和布局,天津正悄然走在前面。

什么是未来产业?通常来说,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创新为本质特征,有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就像建议里所涉及的,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发展未来产业类似于棋手布局,很难立竿见影让人眼前一亮,短期内对经济发展也不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也许要到几年甚至更久之后才会真正有所收获。但从做正确而艰难的事情本身来说,通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布局未来产业是一座负责任城市的必走之路。

在未来产业的六个大方向来说,我们发现天津在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领域实现了" 卡点抢位 ",先人一步

在生物制造领域,天津的布局深远。从合成生物技术的创新研发到生物基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凭借深厚积累正在实现先人一步。2021 年,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从头合成;2024 年 12 月,注册资本高达 60 亿元的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揭牌;在滨海新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一批创新企业致力于将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如在一次行业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表示的那样,生物行业 " 南深圳北天津中常州 " 的说法正在成为共识。

人工合成淀粉工程化测试平台

在氢能这个未来能源行业,天津的投入有目共睹。截至今年 8 月,天津荣程集团一家企业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 860 辆、加氢站 12 座,累计用氢 4298 吨、日用氢超过 10 吨,拥有全国最大的氢能卡车车队,一家就占了全国交通能源用氢的 16%,实现了 " 从向日本企业学习氢能技术,到日企上门参观学习的转变 "。

脑机接口领域,2023 年的时候,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在滨海高新区揭牌成立,要知道挂着 " 海河 " 这种级别的实验室在天津仅有六家。到了 2025 年,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的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完成,进一步夯实了天津和我国在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现在,行业内提及国内的脑机产业,高新区已经是个绕不过去的行业重镇和脑机产业创新的策源地。

未来产业之一的具身智能,经常被称为 " 人形机器人 ",在之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领域,现在正成为未来发展重要赛道。比如上合天津峰会的新闻中心里,津产人形机器人用不同语言为外国记者介绍情况,制作冰激凌;河西区的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里,具身智能明星企业帕西尼将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工厂落在此处;刚刚结束的天津马拉松赛道上,阿童木 " 天兵一号 " 人形机器人引来众多合影。

通过发展" 新兴产业 "" 未来产业 ",在未来 10 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目标振奋人心。

当下的天津,正在将上合峰会效应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保持定力耐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长久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未来可期。

(记者   彭俊勇   摄影   刘乃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运载火箭 天津 央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