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前天
两万店鸣鸣很忙叩响港交所,零食连锁迈入“集团军”时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钟蔡

门店数量突破 20000 家后,连锁零售商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鸣鸣很忙 ")再次敲响港交所的大门。

近日,鸣鸣很忙向港交所提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材料。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全国门店实现 GMV410.57 亿元,公司实现收入 281.24 亿。

2017 年,零食很忙在湖南长沙成立,2019 年,赵一鸣成立于江西宜春;2023 年 11 月,两家零食集团正式合并,组成鸣鸣很忙集团。

这场合并改写了量贩零食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逻辑。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鸣鸣很忙在中国 28 个省拥有 16783 家门店。截至 9 月 3 日,其全国门店已超过 20000 家。

从长沙街边的几家门店,从售卖辣条、饼干等小零食起步,到创造出半年 GMV 超 400 亿元,门店超 20000 家的庞大生意,鸣鸣很忙用 8 年时间完成了规模跃升。

它的崛起也意味着,在中国零售行业,零食连锁业态已从 " 新物种 " 走向主流舞台;中国连锁零售的竞争主线,也从单个品牌的跑马圈地,迈入以体系化、集团化能力为核心的全新竞争阶段。

零食新战场:进入集团会战时代

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构成,中国食品饮料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在近年经历了稳定增长。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零食流通环节繁多,导致商品被层层加价,下沉市场对 " 低价不低质 " 产品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随着传统的杂货店和超市渠道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专注于品类丰富和高性价比的专卖店渠道迅速崛起。

以鸣鸣很忙为代表的量贩零食模式,正好站在了这一渠道变革的风口。合并前,零食很忙和赵一鸣已各自开出数千家门店。合并后,双方实现了 "1+1>2" 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鸣鸣很忙集团形成强大的采购规模优势,提升对上游客供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优质低价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整合经营体系与统一组织架构,以集团化运营全面提升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在区域布局上,两个品牌通常不在同一地理区域经营,合并后双方战略性地发挥其互补的地理覆盖布局。

在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根据加盟店与集团最近仓库的距离向其运送货物(并不考虑门店经营的品牌),减少物流履约成本;各品牌门店则由集团统一监督及授权管理。在内部,两个品牌由同一部门运营,涵盖包括门店运营、业务开发、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所有方面,均由单一的高级管理层团队进行监督。

两个品牌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效应,提高了集团的供应链效率及成本竞争力,并实现规模经济。2024 年全年和 2025 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分别录得 GMV555 亿元和 411 亿元,实现收入 393.43 亿元和 281.24 亿元,净利润 8.29 亿元和 8.77 亿元,2025 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 10.34 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休闲食品饮料产品 GMV 计,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按 2024 年食品饮料产品 GMV 计,鸣鸣很忙则是中国第四大连锁零售商,并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鸣鸣很忙全国拥有 16783 家门店,覆盖中国 28 个省份和各线城市,且其中约 58% 的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这一分布精准捕捉了中国零售市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量贩零食企业从单个品牌之间的模式与速度竞赛,到集团体系能力之争,鸣鸣很忙推动零食连锁业态的竞争单元升级。

万店背后的体系化能力建设

步入万店规模之后,连锁零售行业发展正从 " 快 " 转向 " 稳 ",考验的则是企业的体系化能力。

其中,存货周转天数是衡量一艘商业巨轮运营效率和流动性的核心指标。招股书显示,2025 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存货周转天数为 11.7 天,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部分零食、零售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均超过 20 天。

一般而言,存货是零售企业最主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快速的存货周转一方面直观说明商品卖得快,库存积压少,采购的商品能迅速转化为销售额;同时意味着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强,经营环节占用的资金少,整个业务循环非常流畅。

作为一家拥有 20000 家门店的大型连锁企业,这一极致效率背后则是企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其中,数字化是支撑这一庞大网络高效运转的 " 神经中枢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鸣鸣很忙拥有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之一,团队人数达 358 人。打造了覆盖选品采购、仓储物流、加盟商及门店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能力。为此,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分别产生技术开支 1700 万元和 5330 万元,投入到数字化工具方面。

体现在门店的日常经营中,其自主开发了智能零售中台系统,是业内最先推出智能化远程巡店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行业少数有效解决散装称重产品数字化精准识别的公司,保障了门店标准化运营。鸣鸣很忙也是首批利用数据驱动预测来监控订单,并自动生成订单建议构建数字化订货系统的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之一。

2024 年,有 16 亿人次在鸣鸣很忙的门店消费,基于庞大的消费数据,公司可以精准分析出哪些产品是爆款、哪些是滞销品,从而优化采购清单,从源头上减少 " 卖不动的货 "。

除了要找到爆款,具备竞争力的价格也是推动门店卖货的必要条件。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鸣鸣很忙门店商品的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的同类产品便宜约 25%,在下沉市场极具竞争力。

基于 20000 家门店的规模效应,供应链决定了商品的成本结构。招股书指出,鸣鸣很忙与超 2300 家厂商建立直采合作,《2024 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中约 50% 的企业与其达成了合作。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鸣鸣很忙的在库 SKU 合共 3605 个,单店 SKU 数量一般不少于 1800 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这一单店 SKU 数量是同等规模商超中休闲食品饮料产品平均 SKU 数量的 2 倍。

随着中国连锁零售业从规模扩张走向效率之争,基于数字化与供应链深度融合的 " 内功 ",是鸣鸣很忙们实现万店规模下高速运转的核心逻辑。

从新物种走向主流,零食连锁重塑格局

随着鸣鸣很忙等头部企业集团化体系能力成型,量贩零食行业迎来连锁体系化拐点,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食品饮料零售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 5.5 万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7.1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2%。其中,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是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占 2024 年中国食品饮料产品 GMV 总额的 53.0%。

分渠道来看,2024 年,连锁零售商贡献的中国食品饮料产品 GMV 达到 3.6 万亿元,占中国食品饮料零售行业 GMV 总额的 51.6%。

而销售渠道的变革为专卖店渠道提供了更多机会。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榜单,2024 年,鸣鸣很忙首次进入中国连锁商 TOP10,也是 2024 年前十大连锁商中增长最快的连锁商。这标志着,零食连锁业态已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零售版图的重要一极。

鸣鸣很忙深度布局的下沉市场更是增长引擎。过去五年中,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正在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发展。2024 年,下沉市场 GMV 已达到 2.3 万亿元,2019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5%,增速领跑高线市场。

过去近 10 年,凭借对下沉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规模化采购和去经销商化的创新商业模式,支撑起了以加盟驱动的量贩零食赛道快速扩张。而随着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未来,在中国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 7 万亿大盘中,那些已建立体系化能力的头部集团,或将继续引领行业走向更高效、更精准的 " 集团化 " 发展道路。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港交所 长沙 湖南 地理 宜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