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虎财经 前天
从600亿到退市边缘,水果大王崩塌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你能想象吗?卖水果也能卖出一个市值 600 亿的 " 帝国 "。

可就在今年,这个 " 水果帝国 " ——洪九果品,崩塌了。公司退市、高管被查、办公场所被查封,连正常运营都成了问题。曾经的 " 水果第一股 ",如今命悬一线。

洪九果品的崛起,可以说是草根创业的典范。创始人叫邓洪九,重庆人,17 岁的时候,他还在朝天门码头扛麻袋、当 " 棒棒工 "。因发现朝天门一代的红桔售价不菲,押上全部积蓄豪赌,他开始卖家乡的红桔。凭借敏锐的眼光,他和妻子于 2002 年创立洪九果品。从地方水果批发起家,逐步向进口水果、高端水果扩张。

2012 年,邓洪九做出了一个震惊行业的决策。在泰国签下 4 万亩果园,以预付现金的方式锁定核心货源。

展现出超越同行的战略魄力,资本的青睐随之而来。洪九果品成功登陆港交所后,市值一度飙升至近 600 亿,迎来发展巅峰。

2022 年,公司单榴莲品类销量就达 2500 万颗。这意味着国内每 10 颗进口榴莲中,就有 1 颗来自洪九果品。同年公司年收入逼近 40 亿元,风光无限。

但辉煌的背后,隐患也埋下了。洪九果品的商业模式看似强势:自 " 端到端 " 供应链。从果园直采、自有加工、销售直达门店。但这个模式,也让它陷入了 " 重资产、轻回款 " 的致命陷阱。

为抢占货源,公司在果子还没成熟时,就得先掏出巨款去预付采购。可它的主要客户又是 B 端商超,比如永辉、山姆这些巨头。货卖出去了,账期却被不断拉长。从 90 天被拉到 180 天。公司赚到的钱,全被压在库存和应收账款里。现金流逐渐承压。

为了掩盖这流动性危机。2023 年四季度,洪九果品突然拿出 34 亿元,向一批 " 新供应商 " 打了预付款。

可问题是——这些供应商看起来并不靠谱。注册资本很小、没有历史交易、甚至部分公司连社保参保人数都为零。审计机构直指其中可能存在虚构交易。事实上是企业自导自演制造虚假业务流水。

更诡异的是,公司账面应收账款高达百亿,可动用的现金却仅数亿元,资金链断裂风险一触即发。

为啥会有这些反常操作呢?公司家族控制严重。公司几乎全是自家人:老板、老板娘、孩子、侄子……一家公司能做大,靠的是信任;但能走远,靠的是制度。洪九果品的内部控制几乎形同虚设。最终导致董事长等多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与此同时,行业环境正在变化。高端水果曾是增速快的赛道,但随着消费降级、国产水果替代、电商团购改变渠道生态,进口水果、高成本供应链反而成为负担。水果业务本身还有易腐损、季节性强、回款慢等特质。当模式不再稳定、市场风向转变,洪九果品的高增长神话开始裂缝。

2024 年,公司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被港交所停牌。2025 年初,公司总部主要办公场所被限制出入,多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 月,港交所决定将其除牌——曾经的 " 水果巨头 ",终究走完了从巅峰到陨落的历程。

洪九果品的兴衰,是一部浓缩的商业启示录。有草根创业的热血沸腾,有资本加持的风光无限,更有急速扩张下的风险失控。规模不是护身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在于健康的现金流、健全的治理体系和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当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