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前天
2025的医药板块,创新药与传统药企“冰火两重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深观商业

2025 年,医药板块呈现出一幅极为奇特的景象,创新药与传统药企仿佛置身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边是创新药企业在资本的簇拥下,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研发成果频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另一边,传统药企却面临着营收下滑、利润缩水的困境,在集采政策、市场竞争等多重压力下艰难前行,努力寻求转型突破之路。

可以说,A 股创新药领域在今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用 " 狂飙 " 来形容也不为过。

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近 660 亿美元,超过 2024 年全年的 519 亿美元,到了 9 月,中国创新药对外专利授权交易金额更是突破 10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0%。

在交易数量和单笔金额上,也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大额授权交易频现。

烈火烹油,创新药掀起热潮?

2025 年,创新药板块在 A 股市场可谓出尽了风头。

2025 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保持上行趋势,A 股创新药涨幅居前,多家企业股价翻倍。数据显示,恒瑞医药股价一路攀升,年初开盘价为 65 元 / 股,到 11 月底已涨至 98 元 / 股,涨幅达 50.77% ,市值也突破了 5000 亿元大关,重回行业前列。

百济神州同样表现亮眼,在美股、港股和 A 股股价齐涨,总市值一度突破 6000 亿元,成为 A 股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创新药龙头企业。

除了这些巨头,不少创新药企的股价涨幅更是惊人。数据显示,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 565.32%,一品红涨幅 347.30%。可以说,在涨幅榜前列,创新药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年内翻倍股最多的行业板块。

同时也可以看到,创新药企业的业绩表现同样十分亮眼。

以恒瑞医药为例,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61 亿元,同比增长 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增长 29.67%。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及许可收入达到 95.61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 60.66%,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很显然,资本对创新药赛道持续看好并疯狂涌入,市场也对创新药的未来发展潜力呈现出高度认可的态势。​

而深究创新药企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是创新药研发成果的不断落地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获批上市,进入医保目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了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创新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创新药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也使得对创新药的支付意愿和能力逐渐提升。

另一方面,近年来,AI、大数据、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与医药研发深度融合,为创新药研发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 AI 技术,药企可以在药物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临床试验优化等环节,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以晶泰科技为例,其利用 AI 技术搭建的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实现了由人工智能调度系统控制、机器人实验工站集群执行操作,可实现 7 × 24 小时执行实验并记录数据,人效提升 5 倍,数据收集能力提升 40 倍。该平台通过提前预测反应条件和反应成功率,显著减少了实验次数,缩短了新药研发周期。​​​

此外,资本的持续涌入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其中一级市场对创新药领域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而二级市场对创新药企业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9 - 2025 年,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的累计融资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传统药企寒风凛冽,艰难转型​

与创新药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药企在 2025 年遭遇了业绩寒冬。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全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06%,降幅较 Q1 有所收窄;全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2.50%,降幅有所增加。在传统药企的各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中药、疫苗等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压力。​

其中,化学制药板块上半年收入下降、利润温和增长,而增速有所波动主要来自于仿创药和原料药板块阶段性波动导致。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化学制药行业上市公司 158 家,营收下降 3.22% 至 2,714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57 亿元,同比下降 7.47%。

中药行业同样不容乐观,上半年多因素下持续承压,数据显示,69 家上市公司营收超过 1780 亿元,同比下滑超过 5%,尽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23 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疫苗板块更是业绩增长承压,2025 年上半年疫苗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58.0% 和 128.6%。行业大品种如 HPV 疫苗、流感疫苗等竞争加剧和需求下滑,量价均下滑,肺炎等儿童疫苗受低出生率影响,销量天花板下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疫苗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分析可以看出,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是传统药企面临的一大核心挑战。

自 2018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集采范围,以量换价的模式虽然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却对传统药企的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压缩。​

以石药集团为例,其核心产品多美素和津优力在集采中价格大幅下降。多美素在 2024 年集采降价 23% 后,2025 年第十批国采降幅扩大至 89%,尽管销量增长 12%,但收入贡献同比减少 78%。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复旦张江的里葆多上,2024 年里葆多未能中选国家集采,且自 2025 年 5 月起市场零售价格降价幅度不低于 35%,受此影响,2025 年上半年里葆多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6%,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明显的拖累。

集采政策使得传统药企在产品定价上失去了主动权,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困境。​

在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传统药企纷纷意识到向创新药转型的必要性,但转型之路却充满了艰难险阻。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专业的人才团队以及漫长的研发周期,这些对于传统药企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比如,石药集团在创新转型过程中,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 150 亿元,却仅有 12 款产品递交上市申请,其中Ⅲ期临床以上阶段的创新药不足 5 款。研发费用攀升而产出尚未跟上,使得石药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投入与产出失衡的困境。

可以看到,创新药研发的研发周期长,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获批上市,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同时,研发风险也极高,临床试验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失败,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将付诸东流,这些因素都使得传统药企的创新转型之路充满坎坷。​

变革时代的产业抉择?

事实上,创新药热潮来袭也是顺应时代的结果。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相关数据,老年人群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中青年人群的 3 - 5 倍,且更倾向于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药。

例如,在肿瘤治疗领域,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弱,对传统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而创新的靶向抗癌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受到老年患者的广泛青睐。​

再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众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愿意为创新药支付更高的价格。消费者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促使药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药产品。​

随着一些慢性疾病和罕见病发病率上升,许多创新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据统计,我国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 3 亿,罕见病患者人数也超过 2000 万。

例如,在罕见病领域,诺华公司的 Zolgensma 是一款用于治疗脊髓型肌萎缩症的基因疗法,虽然价格高达 212.5 万美元,但其能够一次性治愈 SMA 患者,改变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命运,也体现了创新药在满足特殊疾病治疗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除了需求增加打开创新药企的窗口,创新药企本身也在持续发力。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相比之下,传统药企在研发投入上就相对保守,特别是一些传统药企由于长期依赖仿制药业务,对创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

以恒瑞医药为例,2025 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达到 35.56 亿元,同比增长 18.65%,占营业收入的 22.56%。持续的高投入使得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研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创新药企业更注重研发与生产的协同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传统药企的生产模式则相对传统,主要以大规模批量生产为主,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较低。所以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和创新药生产要求时,传统药企的生产模式显得力不从心。

但创新药虽然在 2025 年风光无限,但也并非高枕无忧,背后潜藏着诸多隐忧。

研发风险始终是创新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创新药研发从药物发现到最终获批上市,平均需要 10-15 年的时间,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临床试验阶段更是充满不确定性,据统计,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失败率高达 80% 以上。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创新药赛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热门靶点领域,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以 PD - 1 抑制剂为例,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的产品获批上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也随之而来。​

此外,创新药企业的高估值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尤其是在资本的追捧下,一些创新药企业的估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存在一定的估值泡沫。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企业的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估值泡沫就有可能破裂,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总的来说,2025 年 A 股医药市场中创新药的狂飙和传统药企的转型探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身处创新药赛道还是传统药企行列,都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股 高光 医保 专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