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军 前天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80面军旗今与昔(第54面-第66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4.旗帜:常胜之队

简介:该部1939年诞生于河北省行唐县,是由县大队武工队改编而成,当时称晋察冀军区行唐支队2中队。1944年,在对日军反"扫荡"第二阶段作战中,行唐支队第2中队利用地形熟悉、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抗击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袭扰,连战连捷,战绩突出,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4年10月,晋察冀军区授予该中队"常胜之队"荣誉称号。

抗战胜利前夕,晋察冀军区行唐、正定、灵寿等支队编成47团,抗战胜利后47团先后编入4支队、冀晋纵队,改称冀晋纵队第3旅10团,"常胜之队"为该团3连。1946年6月,10团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10旅29团,在解放战争期间,该团被评价为"进步较快,有一定的战斗力",3连在团的编成内,先后转战冀、晋、热、察、绥、陕、甘、宁等8个省,参加了绥包、保卫张家口、清风店、石家庄、新保安、太原、宁夏等战役,特别在奔袭正定和石家庄战役中表现出色。

1949年2月,"常胜之队"番号改称第64军190师569团3连。1951年2月,3连在团的编成内由山东省兖州地区乘火车到达安东,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1951年11月,3连先是在马良山反击战中守卫227高地,又在接下来的高旺山反击战中,作为增援分队接应兄弟部队撤出阵地,表现可圈可点,该连随团营于1953年8月回国。值得一提的是,和190师很多兄弟部队一样,3连还参与了1964年上映的一代经典《英雄儿女》的拍摄工作。

1955年,该部随190师接装了驻旅顺的苏军装备,成为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1机械化师。1961年,该连恢复原番号190师569团3连。1985年,该连随所在团和师改编为摩托化部队,仍隶属第64集团军。1998年,第64集团军撤销,该连分流到39集团军步兵190师装甲团。军改前,该部为第39集团军机械化步兵190旅1营3连,军改后该部为北部战区陆军第。

55.旗帜:能攻能守的模范党支部

简介: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4大队1连,前身由1937年地方游击队改编组成。1940年反"扫荡"斗争中,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4大队1连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随主力部队攻克大峪口,袭击回龙梁、阎家岭、南坪、徐家庄等据点日军,破坏部分公路和电线设备,并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战后,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授予该连党支部"能攻能守的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连改编为晋察冀(赵尔陆纵队)1旅1团1连,1946年,该连改番号为晋察冀军区教导旅1团1营1连,同年11月,该连改番号为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1旅31团1营1连。31团是有红军基础的老团队,战斗力较强,是晋察冀军区6大主力团之一,1连虽然并非红军连队,也在战斗中越打越强,1949年2月,改称64军191师571团1营1连。

在1951年10月的抗美援朝马良山战斗中,571团1连主力和5连一同坚守马良山主峰,与英29旅、美骑1师一部展开反复争夺,另有1个班驻守高阳岱西北山(该班工事全部被敌炮火摧毁后,仍击退敌1个连以上兵力的数次冲击,予敌大量杀伤,直至弹药用尽、武器打坏,继用石块与敌顽强搏斗,最后高呼 "毛主席万岁!" 全部壮烈牺牲),为马良山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3年8月,571团随军、师回国后长期驻防辽宁安东(1965年更名丹东)。1998年裁军,64集团军番号撤销,191师转隶辽宁省军区,缩编为摩步191旅,1连仍为该旅1营1连。2003年,该连随旅转隶第40集团军。2017年军改后,该连现为北部战区陆军。

该连贡献了非常有名的一张照片——刊登于1942年7月7日出版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上记载这样一张照片:"百团大战,二团一连连长李永生在涞源三甲村战斗中,一人缴获敌人轻机枪一挺,三八式步枪三支"。

56.旗帜:南门第一连

简介: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旅第3团7连,前身为1942年在江浙茅山地区组建的江南游击队一支队八分队。1945年8月,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旅第3团7连奉命参加攻打兴化城战斗。受领战斗任务后,连队党支部及时召开骨干大会,组织进行战前研究,逐级搞好战前动员,全连情绪高涨。总攻发起后,全连官兵勇猛向日伪军阵地发起冲锋,第一个攻进兴化城南门,将红旗插到城头,在战斗中连长闵宏贵壮烈牺牲。战后,苏中军区授予该连"南门第一连"荣誉称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连先是改编为山东野战军1纵2师7连,1948年鲁南战役胜利,缴获大量美制火炮后,长期要用劣势装备与敌面对面厮杀的7连,迎来了重大转折,成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榴炮团的一员。新中国成立以后,该连长期番号为炮兵第7师19团1营3连,炮7师1985年缩编为39集团军炮兵旅,19团1营仍为炮旅1营。军改前,该连为39集团军炮兵旅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营3连,现为。

57.旗帜:夜老虎连

简介: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10团7连,该团前身为平江起义中湘军独立5师1团1营,7连前身是中央苏区闻名全军的模范红12团所属的"神鹰侦察排",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连队。1942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10团7连奉命夜袭山东单县春秋阁。战斗当晚,全连经20余公里夜行军到达东城门下,悄悄解决掉哨兵后,迅速打开城门摸进春秋阁,在一枪未放、一人未伤的情况下,俘虏日伪军300余人。1942年8月,教导4旅授予该连"夜老虎连"荣誉称号。

1945年9月,该部所在团改编为新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为第2旅10团。1946年1月,该团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10团;同年3月,该团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2旅4团。1946年12月,该团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1948年5月,该团改编为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1949年2月,该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47师139团,"夜老虎连"为该团2营4连;同年12月的沙坪追击战中,2营成功堵截并全歼了川湘鄂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及其残兵败将,5连战士生俘了伪装成"军需官"的宋希濂。

1951年9月,47师先于16军入朝,担负东海岸抗登陆反空降任务,1952年回国改装苏式装备,1953年1月再次入朝,1958年随16军回国。1998年,47师转隶吉林省军区,后改为吉林陆军预备役步兵第47师,139团则调入46师。军改前,"夜老虎连"为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步兵46师139团2营4连,军改后,现为北部战区陆军。

58.旗帜:刺杀优胜连

简介: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1团5连,前身为1937年12月组建的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第五中队。在1943年1月17日的惠家庄歼灭战中,面对遭敌优势火力和毒气杀伤的不利局面,为尽快解决战斗,5连决定投入预备队3排从敌人侧后发起进攻,由指导员孙仁清指挥1、2排从西南、东南方发起冲击,牵制敌人。连长桑维仁亲自率3排迂回到敌侧后突然进攻,一举突入敌阵地,3排7班冲上山顶与日军进行激烈的白刃格斗,历时30分钟将日军一个小队全歼,并俘敌3名,全连也仅剩9名同志。战后5连被鲁中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1944年初,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1团、第2团,利用战斗间隙开展为期2个月的春季大练兵。活动中,1团5连指战员主动克服困难,自制训练器材,成立互助互学小组,练兵模范白岭山(创造连刺1100枪的记录)、战斗英雄刘庭玉等骨干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作用,全连技战术快速提升,考核评比时全连多数指战员能够连刺1000枪,连队在后续参战中多次勇立战功,屡屡在白刃格斗中战胜日伪,成为鲁中军区第一个缴获日军山炮的连队,1944年,鲁中军区授予该连"刺杀优胜连"荣誉称号。1945年,该连随山东解放军第3师挺进东北,第3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旅(1946年6月改为7师),连番号为19团2营5连。

在1946年4月的本溪保卫战大拉子山战斗中,5连痛击国民党第25师一部;1947年冬季攻势,5连在温家台、安福屯战斗中表现出色,被7师授予"战斗模范连"称号,2班长王宣恩带领全班以轻伤1人的代价俘敌108人,全班记大功一次,王宣恩被授予"毛泽东奖章"。1948年11月,5连改称40军118师352团2营5连。1950年4月海南岛战役,5连先后担任文生村东南山、临高山主攻任务,为大部队登岛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被40军授予"战斗英雄连"称号,集体记两大功。

1950年10月,5连随团营北上入朝作战,打满一至五次战役,特别是在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阶段,5连在广田峰阻击战斗中与美伪军几十倍兵力浴血奋战,打垮敌4次集团冲锋,战至全连仅剩4人,为118师成功围歼伪8师创造了条件,战后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记特等功一次。1951年"冷枪冷炮"运动期间,5连7班长魏广林毙伤敌151人,被118师授予"狙击英雄称号",全连7人毙伤敌30人以上。1953年7月随团营回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该连陆续被授予"教育训练先锋连"、"卫国英雄连"等称号。

1998年7月,118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118旅(因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正式成立大会于10月举行),5连改编为步兵1营2连。2013年,118旅改编为机械化步兵118旅,各摩托化步兵营改为装甲步兵营,2017年军改后,"刺杀优胜连"改编为北部战区陆军第。

59.旗帜:博山连

简介: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7团2连,前身为1937年12月组建的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第十五中队。1939年3月30日,第八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1支队,第十五中队改编为第1支队(后改为第1团)1营2连。抗战胜利时番号改为八路军山东解放军第3师(鲁中军区)7团1营2连。

1945年8月22日,在博山城战斗中,2连奉命担负突破任务,官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搭云梯奋勇登城,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打退日伪军4次冲击,并迅速打开城门,为后续部队冲进城内、全歼守军作出突出贡献。战后,鲁中军区授予该连"博山连"荣誉称号。

此后该部的战斗轨迹与"刺杀优胜连"相似,1946年6月番号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19团1营2连。2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高光时刻主要是在1947年夏季攻势的梅河口突击战,荣获师授予的"突进梅河口"锦旗,全连记大功1次;1948年11月,该团改称第40军118师352团1营2连。抗美援朝战争时期,2连在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加平穿插战中成功夺取541.8高地,成功缴获后送大量物资,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

1998年改编时,2连改编为步兵1营机枪连;2013年改编时,步兵1营机枪连主体改编为轮式装甲突击车2营6连;2017年军改后,。

60.旗帜:登城模范连

简介:荣获该称号的有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71团1连和5连,此处将这两个长期并肩战斗的连队历史一并叙述。他们的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10月小樵镇起义的东北军吕正操691团一部,该部几经辗转,改编为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1连为1938年9月组建的警备旅2团3营第11连(后编为第31地区队),而5连的诞生则更加传奇,是1943年10月由第6军分区第44地区队抽调12名骨干,在河北赵县爱国乡绅张国珍的帮助下,招收当地优秀青年,领了赵县伪军第11中队的番号,10月7日,他们在领取了日伪配发的3挺轻机枪和80挺步枪后,烧毁炮楼返回队伍,编为44区队4大队,成为5连的前身。

此后两个连队参与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束鹿、赵县、藁城战斗。1945年8月13日,第6军分区组建第71团,9月藁城战斗中,1连和5连作为71团1营和2营的突击连,面对敌军猛烈火力和毒气共计,组织突击队利用手榴弹压制火力,勇猛作战,率先登上城头,为攻城战斗做出突出贡献。战后,冀中军区授予两个连"登城模范连"荣誉称号。

抗战胜利以后,71团先后用过冀热辽军区独立第2旅第6团、热河军区独立13旅39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2师66团等番号。1948年11月底,该团改称45军133师399团。1连和5连在解放战争期间均表现出色,前者1947年在围场战斗、北票战斗中先后被授予"尖刀连"、"攻坚模范连"称号,后者在1949年天津战役、南下进军中先后被授予"大胆穿插"、"英勇神速连"称号。

1952年7月,133师脱离45军(同年10月撤编)战斗序列,奉命转隶46军,于同年9月21日入朝。1953年5月28日坪村南山战斗,399团1连和5连在161阵地攻坚战中再次联手作战,战斗中1连战士郑天生孤胆杀敌,他与连队失去联系,仍不停战斗,边打边找连队,炸毁敌堡2个、仓库1个,战后被提升为副排长,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入党;5连战士谭才英连续端掉3个敌堡,负伤后仍将重伤战友背下火线,荣立二等功……战后统计,1连和5连全歼守敌英联邦29旅威灵顿公爵团第4连连部、第10、11排、火器排、12排1个班,及2个韩籍劳工班全部。1955年10月,399团随133师回国。

1957年,399团整编为减编团(整编后全团仅729人,其中士兵81人),1960年又恢复为实兵团。为此,原397团3营改为399团1营,原399团1营1连干部调整为397团减编第3营7连,继承原1连荣誉;原398团3营改为399团2营,原399团2营5连干部调整为398团减编第3营8连,继承原5连荣誉。1970年2月全军整编,133师番号改为138师,两个连番号相应改为412团3营7连、413团3营8连。

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46军番号被撒销,此时138师配属67军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38师撤离战区后转隶到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执行北方甲种摩步师编制。1990年,413团3营8连被授予"卫国英雄连"荣誉称号。

1998年9月,413团撤编,8连回到414团(原399团)改编为3营9连。2003年12月,138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第138旅,原412团3营8连与7连部分干部骨干合编为138旅3营8连,将传承自冀中军区警备旅2团3营11连和12连的连史合二为一;原414团3营9连整编为138旅2营6连。军改后,两者均在。

61.旗帜:铁的堡垒

简介:该连系有着红军传统的老连队,全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特务连。1940年7月盐城战斗时,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1旅3团1营2连的该连,担负拔除盐城外围据点任务。战斗发起后,2连官兵充分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率先攻克日伪军外围据点,随后又以迅猛动作穿插作战,歼灭日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战马和武器装备,为攻克盐城打开了门户。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铁的堡垒"荣誉称号。

1941年1月,该连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21团1营2连,随着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化,该连作为21团一部,很快改编为淮海军分区第4支队警卫连。1945年8月,新四军3师恢复10旅建制,以4支队改为28团,该连仍为警卫连,曾荣获"清江纵深战斗连"荣誉称号。1946年1月,该连改称东北民主联军3师10旅28团警卫连,1946年8月,该连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3团警卫连,1948年11月,该连整编为第39军116师346团1营3连。

军改前,该连为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步兵116师346团装甲步兵3营8连,现为北部战区陆军第80集团军。

62.旗帜:梁山战斗英雄连

简介:八路军第115师685团10连,前身是一个战功卓著的红军连队,在1928年5月创建,为红4军11师31团10连,1935年被授予"青年先锋连"称号。1939年8月,日军和大批伪军进入鲁西南梁山地区进行"扫荡",八路军第115师685团10连奉命阻击。战斗中,连队依托有利地形,采用阵地阻击战、突袭战、肉搏战等形式,狠狠打击日伪军,在友邻部队配合下打垮敌军10余次反扑,歼敌300余人。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梁山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1946年6月,该连改番号为鲁中军区特务团(115师特务营发展而来)1连。1947年3月,鲁中军区特务团改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第24师70团,11月调归第22师指挥(24师师部及71团改为豫皖苏军区第5军分区,72团改为纵队特务团)。1949年2月全军整编,8纵23师改称26军77师,原70团被编入77师,改称26军77师231团(重新组建的78师,则得到了原23师69团作为"置换")。

正是由于这一段经历,使得1952年6月,26军从朝鲜回国后,1954年10月,78师与海军长山水警区合编为海军长山要塞区(1960年移交陆军)时,231团自然因为早已调入77师,并且是该师的红军血脉而保留在陆军序列。1998年,77师改编为77旅,执行北乙摩编制,1连仍为该旅1营1连。随着新时代编制体制调整,该旅转隶到海军陆战队,为。

63.旗帜:岱崮连

简介: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1团8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1月1日的山东省泰安县徂徕山四禅寺起义。1943年11月,为掩护鲁中军区后方机关及人民群众转移,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1团8连奉命坚守抗日根据地中心北侧要点南北岱崮,以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战斗17昼夜,胜利完成牵制任务。战后,山东军区授予该连"岱崮连"荣誉称号。

抗战胜利以后的1945年8月,该连所在团改编为山东军区鲁中警备第2旅为第4团。1945年11月,该连所在团改编为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第9师第25团。1946年11月5日,鲁中军区第9师会同胶东军区部队攻坚安丘,25团1连率先突破安丘北门,为攻占安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次日又和兄弟部队一起,击退敌军反扑。为表彰该连在此次战斗中的功绩,鲁中军区授予一连"安丘连"的光荣称号,陈毅亲自为该连书写了"安丘连"的锦旗。

1947年1月,该连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第67团8连,1949年2月,该连改称第26军第77师第229团8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该连又因1951年夏季的平康金化地区防御战斗中,打退了李伪军第9师团向五圣山正面阵地上百次进攻的壮举,被授予"五圣山阻击模范连"的光荣称号。

1998年,77师改编为摩步77旅,该连改编为摩步77旅2营6连。2017年转隶海军陆战队后,,。

64.旗帜:钢铁连队

简介:1941年12月,淮海军分区3支队8团4连(当时称苏皖纵队第三支队沭河大队1营1连)随主力参加反"扫荡"战斗,在新沂河芦苇荡伏击战中,承担诱敌任务的敢死班以仅剩1人的代价将400余名日伪军引入伏击圈,全连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大刀、刺刀与日伪军展开肉搏战,二排长拉响手榴弹与日伪军同归于尽,连队先后打退敌多次冲击,激战3小时后毙伤敌军100余人,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淮海军分区授予该连"钢铁连队"荣誉称号,并改编为淮海军分区3支队8团4连。

历经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时期,该部番号演变为第39军117师351团2营4连,在天津战役中被授予"无坚不摧"荣誉称号。1951年4月,在抗美援朝横城反击战中,351团4连顶在2营防御阵地的最前沿,死死卡住公路,不放过一个敌人。面对美2师9团两个营的疯狂反扑,4连最后只剩下指导员、通信员、炊事员三人,仍顽强奋战,牢牢守住了阵地。117师最终取得毙伤敌850余人,俘敌2500余人,其中美军800余人的辉煌胜利,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俘敌最多的战例,受到联司、联政的通令嘉奖;4连荣获"勇猛顽强"锦旗一面。

1996年10月,117师按武警机动师编制,4连改称武警117师351团2营4连,曾于2010年12月荣获"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军改后,该连改编为。

【中部战区】65.旗帜:杨靖宇支队

简介:该部前身可追溯至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率部辗转白山黑水,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独立师师属传令兵队员分散突围,成为东北抗联第1路军在国内坚持斗争的火种,之后沿革可参考:

1985年裁军中,传承杨靖宇支队荣誉的43军129师机关与坦克11师44团等部队合编为54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9月,该旅与坦克11师对调建制,成为第20集团军装甲旅,2012年改称装甲第13旅;军改后,该旅下属部队与多支部队合流,形成,继续继承支队荣誉——历经13次转隶、18次改编,辗转13个省市,这支如今驻守辖区内恰好有着杨靖宇的老家河南省确山县的部队,继续以杨靖宇之名捍卫着中华大地。

66.旗帜:势如破竹十九团

简介:1940年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第19团连续向日军各据点发起猛攻,仅8天时间,炸毁石桥5座、隧道2条、铁路约1.5公里,割缴电线数千公斤,使日军交通通信陷入瘫痪。为阻止日军向正太路增援,19团官兵日夜兼程,分割包围山西盂县东会里村日军,数日激战后日军全线溃退。1940年12月,晋察冀军区授予该团"势如破竹十九团"荣誉称号。

抗战胜利以后,1945年9月,改为晋察冀军区冀晋(赵尔陆)纵队2旅6团;1946年8月,改为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独立1旅1团;1947年11月,为晋察冀军区北岳军区1纵队1旅1团;1948年5月,为华北军区北岳军区1纵队1旅1团;1948年8月,为华北军区第3兵团1纵队1旅1团;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20兵团66军196师586团。该团作为196师主力团,首批入朝,并在第二次战役中表现出色,1951年4月回国。

1985年全军整编,66军撤编,196师转隶天津警备区,该团仍为196师586团;1998年9月,团缩编为天津警备区摩步196旅1营。1999年9月,转隶为北京军区第24集团军摩步196旅1营;2003年,24集团军撤编,改为北京军区第65集团军摩步196旅1营,逐渐改装成为一支颇具特色的轻高机部队。2017年军改后,该团荣誉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军区 集团军 行唐 石家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