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杂谈 23小时前
伊朗秘密从中国进口导弹燃料?被以色列盯上,外交部有回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31 日,一则关于伊朗从中国秘密进口导弹燃料的消息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

据 CNN 援引欧洲情报人士的消息称,9 月底至 10 月初,伊朗船只从中国港口秘密运输了约 2000 吨高氯酸钠相关材料。

这种化学物质是制造弹道导弹燃料的重要成分,而伊朗的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其重建导弹库存的关键步骤。

根据报道,伊朗货船从中国的珠海港和长江沿岸港口出发,最终抵达伊朗的阿巴斯港。

为了掩盖行踪,这些船只在航行途中关闭了跟踪系统,试图规避国际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船只及相关中国企业已经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但中国方面并不承认美国的单边制裁,这也成为事件争议的焦点之一。

在国际制裁的背景下,伊朗的导弹计划一直备受关注。

联合国的制裁文件虽然明确禁止出口高氯酸铵等用于弹道导弹的违禁材料,但高氯酸钠并未被列入其中。

高氯酸钠是高氯酸铵的直接前体,后者则是弹道导弹燃料的关键氧化剂。

这种定义的模糊性为伊朗提供了规避制裁的机会,使其能够继续推进导弹计划。

伊朗的行动与今年 6 月以色列对其军事设施的空袭密切相关。当时,以色列对伊朗的导弹库存进行了大规模打击,削弱了其军事能力。

随着联合国在 9 月底重启对伊朗的制裁,伊朗迅速采取行动,从中国进口高氯酸钠,试图恢复其导弹库存。

这一举动引发了以色列的高度警惕。

以色列一直视伊朗为主要威胁,尤其是在伊朗支持的哈马斯、真主党等代理人组织对以色列构成持续压力的情况下。

伊朗的导弹库存重建不仅可能加剧中东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还可能成为以色列对伊朗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的理由。

以色列此前已多次对伊朗的军事设施发动空袭,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与以色列保持高度一致,可能会继续支持以色列的行动。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行为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外媒报道,中国外交部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并不知情伊朗进口高氯酸钠的情况,同时强调中国严格遵守国际义务和国内法律法规,对两用物品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还指出,高氯酸钠并未被联合国明确列入禁运清单,相关企业并未违反任何国际制裁。

中国与伊朗的合作由来已久,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中国长期以来反对单边制裁,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国际立场,也揭示了联合国制裁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漏洞。国际社会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制裁文件中对敏感物资的定义,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起事件的背后,是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伊朗的行动挑战了国际制裁的底线,而中国的出口行为则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外交紧张。

以色列的潜在军事行动如果成真,或将引发新一轮地缘政治冲突。未来,中东局势如何发展,国际社会是否会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值得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伊朗 以色列 联合国 美国 弹道导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