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共话AI引领工业文化升级与实体经济赋能 “AI时代的文化重构与产业跃迁对接会议”圆满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和文化生态。

11 月 4 日,2025 工业文化发展大会平行会议三—— " 重构・跃迁—— AI 时代的文化重构与产业跃迁对接会议 " 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政策制定者、学术先行者、产业开拓者及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 AI 技术如何驱动产业升级、激活实体经济潜能,并重构工业文化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 AI 赋能工业文化的时代价值。他指出," 科技进步、文化创新、产业发展三者相互促进,具有鲜明的飞轮效应。" 李宁强调,AI 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形态,也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赋能效应,对工业文化的前进方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现场,李宁,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尚阿浪,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设计创新服务处 AI 应用工作组组长柯斌和每日经济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东共同见证了《人工智能(AI)创新应用与技术评估导则》和《数字科技创新空间评估导则》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

《人工智能(AI)创新应用与技术评估导则》《数字科技创新空间评估导则》团体标准发布 图片来源:主办方

产业跃迁:跨越数字化鸿沟,锻造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智能化升级的迫切需求。AI 作为驱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其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天威以《跨越数字化鸿沟:以 AI 驱动传统制造业的新智跃迁》为题,分享了流程工业的智能化实践与思考。他坦言,尽管智能体市场火热,技术迭代速度惊人,但传统制造业在 AI 投入上收效较低,未能实现规模化价值。

对此,杨天威提出了三个核心驱动力。首先,以 AI 重构数据治理和管理范式,跨越数字化的阶段;其次,构建工业级的深度智能,满足核心的生产需求,跨越数字化鸿沟;最后,构建 AI 原生的组织化体系和数字员工体系。" 每 1% 的能耗降低、效率提高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数以亿计的经济回报,这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能够为企业取得领先的竞争优势。" 杨天威说。

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天威 图片来源:主办方

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海涛的分享,则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 AI 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实现高效协同与创新。

在《数实共振—— AI 在构建数智化供应链方面的应用》主题演讲中,刘海涛表示,AI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将 AI 技术与具体的工业场景深度结合,解决实际痛点。" 中小企业更像智慧生态当中的神经末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敏锐度,能更快地感知一线需求的变化,在具体场景中实现技术突破与服务增值。" 刘海涛说。

他提到,AI 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生产预测、质量控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个体经验转化为组织资产,以实现知识的持续进化和规模化复制。

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海涛 图片来源:主办方

除嘉宾观点分享外,会议现场还举行了 AI 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证书颁发仪式,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获颁证书。来自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星桐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硬件小思产品部、深圳宇凡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恒易智汇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优秀案例分享,展示了 AI 技术在水处理、在线教育、智能硬件及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生动诠释了 AI 如何解决产业痛点、创造全新价值。

AI 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证书颁发仪式 图片来源:主办方

文化重构:从工业遗产到东方美学的新生

AI 的发展,在重塑产业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文化生态。

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Marc Aurel Schnabel 以《从工业遗产到智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重构》为题,带来了极具国际视野的分享。他认为,AI 不应被简单视为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思考设计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人类思维与技术互动的关键所在。

Schnabel 认为,AI 能够帮助我们解释一切,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虚拟信息如何反哺现实。

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Schnabel 图片来源:主办方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所长谭佳佳则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科技文化融合如何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谭佳佳强调,数字新文化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 " 软实力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造物智慧和美学内涵,是 AI 时代文化重构的宝贵资源。

她指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通过对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和内涵的研究,提出中国美学风格的产品设计准则,并构建研发辅助设计系统,以提高文化的生产效率。她提到,这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构建了一个新的体系,将中国审美结构基于底层的哲学思想和东方精神,与时代、产业和品牌相结合。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所长谭佳佳 图片来源:主办方

圆桌对话环节,在《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常务副社长王仕斌的主持下,每日经济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东,盛景网联高级合伙人兼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器(AI Combinator)创始合伙人颜艳春,三花集团 CIO 刘隽及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阚华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围绕 AI 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抓住机遇、勇于实践,共同推动中国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圆桌对话 图片来源:主办方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实体经济 ai时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 制造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