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注:为遵守相关要求,文中的称谓以我方视角为主。本仅用于科普,其中出现的任何旗帜、符号均不代表本号立场,望周知。)


" 我军于 1949 年 10 月 3 日 18 时发起攻击金塘岛,5 日 8 时结束战斗。我以 4 个团兵力施行渡海攻击,敌 3 个团 3500 人施行岛屿防御,我以 47 门重炮对敌 3 门重炮的 15:1 的绝对优势,压倒敌人。
同时,我军发挥了超越的渡海技能,最快者在 75 分钟横渡 8 里宽的海面,最远也以 1 小时 40 分钟渡过 14 里宽的海面,经 38 小时夺取了定海本岛的屏障金塘岛 ( 长 25 里、宽 15 里 ) , 歼灭守敌 102 师 ( 仅小部漏网 ) , 胜利结束战斗。共计歼俘敌 2408 名,缴获各种炮 75 门,各种枪 1355 支。我伤亡 605 人。"
已知的敌、我双方参战部队:
我方:第三野战军第 7 兵团 22 军 66 师全部及 64 师 190 团。上述四个团为第一线部队,另有 65 师的一个团担任预备队。同时搭配己方下属的榴、野、山三个炮兵团全力支援。
敌方:蒋军第 75 军下辖第 102 师。我方资料声称,该师战力差,士气低落,全师随编有 3 个步兵团、1 个炮兵团,实际兵力仅有 3500 人。(每团不足千人,每连 50 至 60 人,每个排的兵力实际仅相当于一个班),且没有积极构筑防御工事,兵力分散。
战斗经过方面,如《渡海登陆作战战例》一书所述:
"(1)部队均于 3 日 18 时运动上船,各营平均需 20 至 30 分钟上完。190 团航程较远,首先于 18 时 30 分由太平桥开始起渡,196 团 19 时由三山起渡,198 团 18 时 40 分由三眼碶起渡,197 团 19 时由老鼠山起渡。
当接近敌三至五百米距离时,各突击队先后发出要求炮火转移信号,炮火即转向纵深。部分突击船,误远为近,距岸六七百米至千米远,即发出信号,我岸炮火转移后,敌乘我火力间隙,给我登陆部队造成部分伤亡。但在登陆部队本身轻便火力支援下,各部奋勇强渡,198 团于 20 时 03 分,首先于双礁、柏塘线登陆 ;196 团于东岙、横兰线登陆 ;190 团于大、小泥湾亦随即完成登陆 :197 团尾 198 团之后,于 20 时 30 分左右,由柏塘登陆。各部平均以 1 小时半航 " 行,横渡平均 11 里宽的海面。于前沿歼敌一部,敌大部溃退,岛上防御,为我割裂。

( 2 ) 各部队登陆成功后,冒大雨战斗。198 团当夜攻占了柏塘、老碶头、大象地,4 日晨攻占大浦口及东北要地,歼敌 304 团大部后,即以一个营在该地带控制渡口要点,搜剿残敌,主力随 197 团前进。
196 团当夜占领横兰、虮蜊山、大山、柳巷等地,歼敌一个营,四日上午继占东西佛岭、纺花山一带阵地。190 团当夜占领了大小泥湾、大小李岙、宫山、潭头山、沙罗山等地,歼敌一个连,即留一个营于该带控制沿海阵地 ; 主力四日晨占仙人山、长沙山歼敌一部,以一个营守备该两山以东之沿海阵地,一个营继向东西候山搜索至 5 日晓,进占大樟树岙。197 团继 198 团之后登陆,于四日晨攻占围屏山,当日 9 时前肃清两侧残敌,并进至刘家岙、包家岙之线。
( 3 ) 部队于 4 日上午 10 时前,到达以上地区后,本应克服大雨平地深水行动中之困难,乘敌混乱,无法竭力抵抗之际,迅速向狮子山、龙毛山攻击,并速占沥港,断敌退路,以便全歼守敌,唯因当时指挥员临雨水而犹豫,迟延至 4 日下午 18 时才继续前进。

196 团首先在黄昏涉过纺花山以北深及胸部的水地,23 时占化成寺及以东高地。敌不支溃向沥港,该团 2 营未遂行穷追敌人直插沥港之指令,至 5 日凌晨 3 时后才动作,5 时始达沥港,敌一部已乘船逃走,当俘未及逃走之敌两个营五百余人,同时以一部搜索至龙塘山,已无敌。
197 团原定为负责首先抢占沥港之部队,4 日 16 时发起向龙毛山、老鹰山带攻击,21 时前占狮子山、龙毛山、马岙山线,23 时占老鹰山后,又未及时直插沥港 ( 因大雨而休息 ) ,至 5 日 7 时才到沥港, ( 196 团已先到达 ) 发现敌一部逃向大鹏山岛,当即以一个营,搜得两条小船,渡过海峡后,于 5 日上午 8 时全歼大鹏山岛未能及时逃出的残敌 1 个营,约 500 人。至此,战斗全部结束。


台岛方面,对此战也有过简要提及,并按照上图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10 月 3 日 22 时林家岙、洛局坑、上岙、柏塘南部海岸之线战斗:共军占领滩头阵地,激战 1 小时左右,23 时敌军进至柳巷、大象地,由于伤亡惨重,第 102 师退至大浦口、围屏山、长沙山、仙人山一带核心阵地。
第二阶段,10 月 4 日 1 时 30 分大浦口、围屏山、长沙山、仙人山一带核心阵地之战斗:4 日午夜后敌军后续部队不断向金塘窜进,至 5 时 40 分敌军先头部队已进抵西岙、东候以南山地及大埔口、黄泥塘附近地区。
第三阶段 10 月 4 日 15 时 30 分穆岙埠头、老鹰山、化成寺、东 / 西候之线战斗:由于暴雨再加上台风将至,海空军无法协同作战,增援成效亦有限,遂 11 时电令第 102 考察全盘态势,有力反击即反击,以驱逐敌军,否则固守,候轮撤退。12 时 15 分,敌军猛攻大埔口、围屏山、东西岭、菜花山一带未逞,至 17 时敌军以迫炮 10 余门掩护其步兵向大浦口、黄泥塘、穆岙埠头、西岙、东候猛攻,20 时敌军更以重炮猛烈轰击,并不断增援,蒋军反复冲杀,伤亡惨重,5 日 2 时退守宫围山、茅岭之线,固守候轮。
第四阶段 10 月 5 日 2 时宫围山、茅岭战斗:5 日晨,敌军利用拂晓跟踪压迫,并猛攻茅岭阵地,因敌军一再增援,10 时该师一部转移大鹏山,嗣于 12 时得海军永定舰支持,敌军攻势稍挫,蒋军趁机亦转移大鹏山,14 时海平轮驶向大鹏山西侧,迄 6 日 11 时止,共计撤出官兵 1500 余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