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5小时前
蚂蚁集团重大调整:健康升级为新战略支柱板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蚂蚁找到了自己新增长曲线的可能方向。

虎嗅独家获悉,蚂蚁集团 CEO 韩歆毅于今日发布全员信,宣布原 " 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 " 正式升级为 " 蚂蚁健康事业群 ",加速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新战略支柱板块。

知情人士透露,这是蚂蚁集团近五年来,最为关键的一次业务架构调整。具体来看,调整后的蚂蚁集团形成全新的业务矩阵:除蚂蚁国际、数字科技、Oceanbase 保持独立公司运营外,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与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 5 大核心业务单元。

站在 AI 时代的视角,也可以看到,蚂蚁完成了其在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

韩歆毅在内部信中强调:" 过去 11 年,从第一笔手机挂号缴费到医保码服务超 8 亿用户,蚂蚁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面向未来,AI 为破解社会医疗健康痛点提供了关键路径,我们也将笃定方向、全力以赴 "。

一次酝酿多年的战略确认

在蚂蚁集团的业务版图里,健康并不是一条突然冒出的支线。

细数健康事业群医保商保、就医购药、AI 健康三大主要业务模块,前两者的布局时间都可以十年计。

其第一次涉足健康医疗板块,可以追溯到 2014 年支付宝上线线上挂号缴费,在当时水电煤 " 上网 "、公共交通扫码的大背景下,这更像是一项便民功能,本质还是生活服务的扩充。

而后,是 2016 年深圳上线第一笔医保在线支付;2019 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一张医保电子凭证,开启全民就医购药的 " 一码通 " 时代 …… 这些零散节点,在外界的讨论体感不算高,对比互联网药房等模式来说,并不 " 性感 "。

医疗健康曾被视为 " 泥腿子 " 业务,角色复杂、壁垒深厚,尽管吸引了包括阿里、京东、腾讯等在内的诸多大厂布局,但涉及到服务环节往往难以做深做透,蚂蚁选择这块硬骨头,却是从一个小切口开始啃。

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是国民化的刚需,这让其逐步逐步织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底层网络。截至目前,蚂蚁健康服务医保码用户超 8 亿,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服务平台。

除此以外,健康服务业务本身,又能天然叠加蚂蚁在生活服务、金融服务两大基本盘的能力。

今年 7 月,由蚂蚁提供技术支持的 " 医保 + 商保 " 清分结算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蚂蚁首创了医保、商保一站付的结算模式,让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互联互通。

从操作层面看,这意味着过去分散在不同报销路径的公共支付环节被统一到同一笔结算账目中;从行业层面看,这是第一次让医保、商保在系统上具备打通的可能。能做到这一点,既需要对公共系统规则的深度理解,也意味着长线投入和漫长磨合。蚂蚁并不是短期 " 押注 " 健康,而是在原有支付与结算体系的延长线上,找到一个技术与制度都可持续的延伸点。

业务板块的整合,也早有动作。公开信息显示,2023 年初,其将支付宝 " 医疗健康 " 频道升级为一站式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聚合挂号、医保、问诊、买药等多方功能服务。

在外部看来,这些调整看似零散、温和,缺少互联网时代惯常 " 叙事 "。但在内部,它们早已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系统结构:一个从支付接口延伸到保障体系、从生活服务延展到聚合业务的闭环。

从团队架构来看,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张俊杰将出任新事业群总裁,直接向韩歆毅汇报。他是蚂蚁健康业务线最早的一批建设者,自 2014 年加入后,就是支付宝医疗行业线的首批成员,曾参与主导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健康管家 AQ 等多项核心业务。

也正因如此,这次 " 健康事业群 " 的独立,并不像一次突然的业务扩张,更像是长期铺陈后的制度确认。

AI,一个决定性的关键点

节点选择在此刻,并非偶然。AI 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蚂蚁敢于押注健康的关键变量。

过去十年,蚂蚁在医疗数字化上的铺设更像 " 地基工程 ":系统深、声量低调、技术导向强。

真正让这条路径具备 " 跃迁 " 可能的,是 AI。从模型到算力,从数据积累到算法迭代,AI 让原本碎片化的医疗服务有了被整合的技术前提,也让蚂蚁在互联网时代擅长的 " 连接能力 " 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有了深入延展的形态。

AQ 的出现和成果,或许是说服内外最好的样板。作为蚂蚁健康的旗舰产品、AI 健康的代表应用,AQ 上线仅四个月,便成为国内第五个月活用户突破千万的 AI 原生 App,也是唯一一款 " 行业专业级 AI"。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其月活复合增长率高达 83.4%,远超行业平均 13.5%。

公开资料显示,AQ 背后是蚂蚁从 2023 年起构建的医疗多模态大模型体系:以万亿 tokens 专业医疗语料为底座,融合千万级医疗知识图谱,能理解疾病特征、诊疗逻辑、医学表述,并在 MedBench、HealthBench 等权威评测中达到领先水平。

这种 " 厚度 " 决定了蚂蚁可以从支付、医保这些点状服务,进一步进入更具连续性的健康咨询和管理服务。

去年 9 月蚂蚁对好大夫在线的收购,可视为其补全业务齿轮的关键动作。好大夫连接 30 万真实医生,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问诊平台。同时,它带来了稀缺的 " 医生—患者—病历 " 真实场景,使得模型与产品的能力形成一个能被验证、被反哺的闭环。

分析人士看好好大夫的 AI 升级,认为其有机会成长为 " 中国版 OpenEvidence",构成了蚂蚁健康在 AI 应用市场的另一极想象力。这一美国行业赛道独角兽的成功,源于其精准把握 AI 医疗痛点,为庞大的医生群体打造了一个更专业更可信的医疗版 ChatGPT。

扩大到蚂蚁健康的整体业务版图,过去十年,它完成了连接性的基建。现在,一个更清晰的 " 双引擎 " 业务结构开始成形:一端是模型驱动的 AI 医疗健康创新,从影像识别、病理推理到慢病管理的智能化落地;另一端是服务端的系统协同,把医保、商保、诊疗和支付串联起来,让 AI 直接进入真实的服务场景。

这种变化并不张扬,却在根本上改变了蚂蚁的角色:从医疗健康体系的 " 连接者 ",转向一个具备服务能力的 " 参与者 "。

这也意味着,蚂蚁健康不再是蚂蚁集团生态服务中的 " 延伸部门 ",正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增长逻辑和产业纵深的战略单元。

对外,这一阶段的成型,正为后续的组织升级提供现实依据:健康服务,不再只是 " 社会责任 " 的延伸,而是一个能被证明、可持续运营的增长支柱。

一个时代的社会命题

站在更大的行业坐标上,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一个从高光到冷静的周期:政策监管趋严、资本收缩、部分平台陷入盈利困局。不少头部玩家开始把重心回收至药品零售、健康险分销等短链路领域,整体行业的创新热度明显降温。

但在这样的收缩周期里,蚂蚁却选择反其道而行,全面押注 AI+ 健康。在上述蚂蚁集团内部信中," 医疗健康 " 到 " 健康 " 的名称变化,也暗藏战略深意。接近蚂蚁的人士透露,这标志着蚂蚁明确了该业务未来的发展目标:从通过数字技术连接医疗场景、让就医更便捷,向借助 AI 技术提供普惠的健康管理服务延伸。

这一战略选择,与更大的语境同频。

国家层面," 健康中国 2030" 已被列为核心发展战略;产业层面,中国的大健康市场正在被重新定义:从单一医疗消费向慢病管理、养老、康复、心理健康等纵深领域延展。据研究机构数据,2025 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20 万亿元,到 2035 年老龄化人口将超过 4 亿。

在老龄化加剧、慢性病群体扩大的背景下,健康服务是全民普适需求,而 AI 则被视为破解医疗资源均等化的关键变量。这一层转向,也意味着蚂蚁不再局限于 " 医疗数字化 " 的阶段,而是试图用技术逻辑重塑健康管理的边界。

在蚂蚁的整体叙事里,健康板块的调整,符合一直以来的商业调性。生活服务解决 " 衣食住行 ",金融服务解决 " 交易与财富 ",健康则指向了每个人的生命与长期安全,围绕的依旧是用户作为个体的 " 刚需 "。总结起来,蚂蚁的战略升级,恰好暗合了人生的两大主题:有钱花(Wealth)和有命花(Health),而这也是每个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最朴素期待。

对蚂蚁而言,这场调整的落点并不在 " 扩张 ",更在 " 回归 " ——回到自己最擅长的系统化建设。韩歆毅出任蚂蚁集团 CEO 八个月以来,进行过二次重大组织升级,一次是数字支付事业群,再造 " 碰一下 " 新入口,一次便是健康事业群的独立。两者共同的特征,是都把 " 基础设施 + 智能化 " 作为核心议题:前者连接交易,后者连接医疗健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健康业务被提升到集团战略层级。韩歆毅本人对健康板块的重视程度,也在内部留下了强烈印象。多位接近项目的团队成员透露," 从不缺席任何一场业务会 ",并多次发起对产品体验的脑暴,要求团队 " 保持 AI 创业公司般的灵活性 "。

蚂蚁健康事业群的独立,也许并不会立刻改变行业格局,但它或许会是一个问题的答案:技术驱动,到底能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医疗健康问题?

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就能有成果的故事。健康产业的复杂性意味着回报周期漫长,技术验证和制度磨合都不会一蹴而就。

AI 并没有让医疗变得更简单,它只是让问题的边界被重新看见。蚂蚁健康或许还需要时间去证明它的商业回报,但它的确为蚂蚁在生活、金融之外,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支付宝 蚂蚁集团 医保 医疗健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