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5小时前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为何股价暴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特斯拉股东就马斯克 "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 投票结果出炉。据 BBC 报道,股东大会上 75% 的股东都投了赞成票,"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 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而马斯克则在现场与会者的欢呼声中翩翩起舞。

与之相对应的是,盘后特斯拉股价跟随大盘下跌 3.5 个点——投票结果说明挺马派站上风,但股价下跌则可能是投反对票的股东离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 " 撕裂 "。

其实不论投票结果如何,特斯拉都很难完成定下的 12 项宏伟目标(市值 8.5 万亿美元、净利润 4000 万美元、交付 100 万台人形机器人、投放 100 万辆无人出租车等)。马斯克所图也未必是 " 诗和远方 ",而是眼前的 " 仨瓜俩枣 " —— "2025 年薪酬大礼包 " 中有一项是市值突破 1.5 万亿美元(可解锁价值 100 亿美元股票)," 市值 8.5 万亿 " 的大饼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特朗普打压新能源、力挺旧能源的种种举措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上任后立即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缩减光伏 / 风电补贴、对进口光伏组件课重税 ……

特朗普对新能源车的打击更为直接——取消 7500 美元补贴、取消充电桩建设的拨款及补贴、取消碳排放积分强制要求 ( 特斯拉少了一个重要财源 ) 、反对禁售燃油车法律(如加州将于 2035 年禁售燃油车)。

2025 年 10 月 23 日,特斯拉发布了 Q3 业绩,这或许是特斯拉未来 10 年中 " 最靓的财报 " 了。

三季度销量反弹

特斯拉交付量从快速增长到失速:

2018 年,交付 24.6 万辆、同比增长 138%;

2019 年 -2023 年,增速持续回落,但保持在两位数;

2024 年,交付 179 万辆、同比下降 1.1%;

2025 年 Q1,特斯拉交付约 33.7 万辆、同比下降 13%;Q2 交付同比下降 13.5%;Q3 交付 49.7 万辆、同比上升 7.4%。

进入 2025 年,交付量连续两个季度重挫。虽然第三季度出现反弹,但依然跑输大盘。

2025 年 Q3,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30%。原因是《通胀削减法案》(IRA)提供的 7500 美元补贴步步收紧,并将彻底取消。消费者调研显示:65% 的潜在购车者担心购车成本上升。

通用、福特纷纷推出高性价比车型。尽管特斯拉推出 Moedl 3/Y 改款,但效果不及竞对。

从交付结构看,特斯拉高端化彻底失败:2025 年前三季,Model S/X 共交付 3.9 万辆、同比下降 26.2%;Model 3/Y 共交付 117.9 万辆、同比下降 4.3%;总销量 121.8 万辆、同比下降 5.9%。

提振销量的唯一 " 法门 " 是推出 " 亲民 " 的 Model 2/Q(定价 2.5 万美元的紧凑车型)。特斯拉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无法在这个价位拿出可以和中国车企竞争的品牌。

特斯拉在中国、欧盟、美国三大主要市场均前景暗淡;高端车销量下滑,中端车卖不动,低端车拿不出手。" 万亿薪酬方案 " 中,年销 1200 万辆是无稽之谈 # 先突破年销 200 万再吹牛 #

规模制约利润率

1)特斯拉不是例外

汽车行业存在典型的规模效应,特斯拉也不例外:

2017 年主打 Model S,平均售价高达 8.2 万美元,特斯拉亏损 22.4 亿美元,濒临破产。

2021 年,平均售价仅 4.7 万美元,但交付量是 2017 年的 9 倍,毛利润率攀升到 25.9%,净利润 56.4 亿美元。

2023 年、2024 年,因销量滞涨、价格战影响,毛利润率先后跌破 20%、15% 两个重要关口。

2025 年前三季,整车销售毛利润 13.6%(其中 Q3 为 14.7%),但实际情况更糟:

特斯拉将 FSD ( Full Self-Driveries ) 订阅或买断收入列为 " 递延收入 ",在整车销售中按一定的规则确认。2025 年前三季," 整车销售 " 收入中,包括 6.19 亿美元 FSD 收入(从 " 递延收入 " 中确认)。若剔除该影响,前三季度整车销量毛利润率仅为 12.3%。

2)价格扛不住、成本下不来

以 2022 年相关数据为基准,计算单车价格指数、单车成本指数和单车利润指数,清晰还原了特斯拉盈利能力下降的轨迹:

2022 年,特斯拉销售单价 5.12 万美元、单车成本 3.78 万美元、单车毛利润 1.34 万美元;

2023 年,价格指数、成本指数分别跌至 85、95,毛利润指数暴跌到 55(以 2022 年为基准);

2024 年,价格指数、成本指数分别跌至 79、92,毛利润指数跌至 44;

2025 年前三季,价格指数跌至 73,成本指数反而升至 93,毛利润指数仅为 31(单车毛利润不足 5500 美元)。

2022 年,单车毛利润达 1.34 万美元。2025 年前三季,单价下降近 1.1 万美元,成本下降不足 3000 美元,单车毛利润不到 5500 美元。

特斯拉盈利能力暴跌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激烈竞争倒逼单车价格持续下降;产销规模停滞不前,吃不到规模效应红利。概括起来就是:价格扛不住、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

FSD 缺乏想象空间

1)占营收的比例微不足道

前面讲过,特斯拉取得 FSD 订阅收入后先计为资产负债表中的 " 递延收入 "(Deferred revenue),属流动负债。

特斯拉获得超高估值的重要理由是:卖车赚钱,卖服务更赚钱。实际上,被寄予厚望的 FSD 业务贡献收入仅占整车销量额的零头:

2018 交付 24.5 万辆;2019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3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1.5%;

2019 年交付 36.8 万辆,2020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3.3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1.3%;

2020 年交付 45 万辆,2021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3.7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0.8%;

2021 年交付 93.6 万辆,2022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5.8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0.9%;

2022 年交付 131.4 万辆,2023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6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0.8%;

2023 年交付 180.9 万辆,2024 年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11.9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1.6%;

2024 年交付 178.9 万辆,2025 年前三季从递延收入中确认 FSD 收入 6.2 亿美元,占整车销售收入的 1.3%。

2)单车贡献逆势暴跌

递延收入好比蓄水池,水位越高未来可抽取的水就越多。

如果随着交付量、保有量增加,FSD 口碑越来越好,转化率应当越来越高。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019 年,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增加 8.8 亿美元,减去确认营收的 3 亿美元,年末账面值 14.7 亿美元。这一年,每卖一辆车,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增加 2393 美元;

2020 年,交付同比增长 22.7%,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增加 7.24 亿美元,减去确认营收的 3.26 亿美元,年末账面值 19.3 亿美元。这一年,每卖一辆车,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增加 1610 美元;

2023 年,特斯拉交付 181 万辆,期内 FSD 递延收入增加 12 亿美元;这一年,每卖一辆车,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仅增加 664 美元。

2024 年 6 月,特斯拉宣布将美国市场 FSD 选装价格从 1.2 万美元降至 8000 美元。在此之前,订阅价格已经从每月 199 美元降至 99 美元。

大幅降价后,2024 年递延收入增加 13.4 亿美元,每卖一辆车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增长 751 美元。

3)一眼望穿

与 FSD 相关的递延收入按一定的规则转化为营收,可精确预测。因此,特斯拉财报会披露未来 12 个月可确认收入(主要与过往 12 个月交付数相关):

2020 年交付 45 万辆,未来 12 个月(即 2021 年)可确认 FSD 收入 11.3 亿美元;也就是说,2020 年每卖一辆车,次年可确认 2514 美元 FSD 收入;

2021 年交付翻倍,未来 12 个月可确认 FSD 收入却降至 9.6 亿美元,每卖一辆车次年可确认 FSD 收入暴跌至 1028 美元;

2023 年交付 181 万辆,未来 12 个月(即 2024 年)可确认 FSD 收入为 9.26 亿美元;每卖一辆车,次年可确认 512 美元 FSD 收入;

2024 年交付 179 万辆,未来 12 个月(即 2025 年)可确认 FSD 收入为 8.4 亿美元;每卖一辆车,次年可确认 469 美元 FSD 收入;

2024 年单车毛利润 5930 美元,约为 FSD 相关递延收入增加值的 7.9 倍、未来 12 个月可确认收入的 12.6 倍。" 卖软件比卖硬件赚钱 " 之说站不住脚。

悲催的 " 卖碳翁 "

2023 年,特斯拉首次扭亏为盈,获得净利润 8.62 亿美元。这一年,出售碳排放配额收入 15.8 亿美元,相当于净利润的 183%。# 名副其实的卖碳翁 #

2021 年 -2023 年,特斯拉整车业务向好," 卖碳翁收入 " 占比一路降至 12%;

2024 年,特斯拉净利润腰斩," 卖碳翁收入 " 占比升至 39%;

2025 年前三季," 卖碳翁收入 " 占比进一步提高到 48%。

失去 " 卖碳翁收入 ",特斯拉净利润将再次腰斩。

2025 年 Q3,特斯拉披露的是 " 未来十年最靓的财报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补贴取消前的 " 抢购潮 " 中特斯拉表现比友商逊色。未来缺乏 " 走量车型 ",销量下滑趋势难以逆转;

第二,碳排放配送交易取消,断了特斯拉重要财源(占净利润的 40%)。美国不友好的能源政策、激烈的竞争、关税阴霾 …… 种种因素都将对特斯拉盈利构成威胁;

第三,2000 万台汽车产能、100 万台机器人产能及投放 100 万台无人出租车 …… 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投入是天文数字的真金白银,效益却是纸上谈兵。果真朝 "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 擘画的目标前进,特斯拉会死得很快、很惨。

随着 " 万亿薪酬方案 " 投票通过,为兑现业绩,特斯拉将进行结果未知的天量资本投入,但在整车销量毛利润率持续下挫,未来净利润可能继续下滑的背景下,特斯拉的路是越来越难走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特斯拉 马斯克 新能源车 特朗普 燃油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