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 15小时前
美企不肯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续七年,美国企业依然在进博会参展面积位居第一。

这其中,既有霍尼韦尔、高通这类连续八年 " 打卡 " 的老朋友,也有甜点品牌 Kabod 这样的新面孔亮相。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的反复,中国给出的回应是:开放的确定性、市场的广阔性、政策的连贯性。

而美国企业的回应更加简单直接——不走,留下,扎根中国。

2025 年 11 月 6 日,上海,众多观众进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看展、洽谈。场外,各参展国国旗飘扬。

在联邦快递展台," 熊猫快递号 " 的故事格外吸睛。企业将这项往返中美、持续二十余年的特殊运输任务形容为对中国市场的 " 长期承诺 ";

进博会 " 全勤生 " 高通携手小米、荣耀、一加等中国企业集中首发 12 款搭载新一代骁龙平台的旗舰手机;

邓白氏则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白皮书,深化校企合作,也为企业 " 走出去 " 与 " 引进来 " 提供了决策支持;

江森自控的研发与制造全面本地化,中国区核心研发人员均为本地员工,在暖通空调冷冻产品方面实现了 100% 本土化生产。

" 几乎没有美国公司离开。"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对三里河说,美国企业在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正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

美国企业,不是犹豫着是否留下,而是把 " 在中国,为中国 " 当作一项明确的长期战略去执行。

数据更不会说谎。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 2025》通过对 70 家在华美企的年度经营数据分析,揭示了这一事实:2024 财年,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总营收达 31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 个百分点。约 50% 企业年报显示,中国是企业全球第二大营收市场。

中国市场,不仅在回报它们的长期投入,更成为它们对冲全球不确定性的关键支点。

中美贸易关系已持续近半个世纪,美企在华布局也远不止销售渠道那么简单,而是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与研发协同体系。动辄加征关税,最终伤到的,很可能正是这些深度融入中国的美国企业。

许多美企的身份也在发生转变。

它们不再强调出口产品,而是强调共建标准。不再只是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深耕中国,共同创新。

在今年进博会上,邓白氏发布的全球企业信息平台 " 龙易查 ",就是由中国团队研发的。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希望,能让中国的创新能力为其全球的产品赋能。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徐宝燕也表示,中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懂技术,还懂市场,创新很快就可落地。

谭森强调,很多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先进的研发中心,这样的协同模式会继续推进。过去,美国企业是来开拓中国市场,现在美国企业深耕中国,更看重中国的人才和供应链。

在今年进博会上,中方将以发展的确定性、开放的确定性,与天下同利,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跨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供了稳定的支点。

与之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用行动表达了信任。

政治言辞或能激起一时风浪,但无法改写长期走向。

在中国,人们看见的不是谁撤退了,而是谁在加仓,谁以更强的适配能力、更深的生态绑定,留下来。

美企不肯走,不只是因为舍不得利润,而是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要对未来做出选择,中国仍是那个最具未来感的地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国 中国市场 进博会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