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48 年,窦太后看到儿子汉景帝一直抓着小儿子梁王刺杀朝廷大臣袁盎等人的事不放,整天忧心忡忡,以泪洗面!
汉景帝看到老娘这样,也感到非常为难和揪心。
这时,汉景帝派出的田叔等人调查梁王的事情,回到长安。
刚到霸上,田叔把查出来关于梁王参与刺杀袁盎等大臣的证词烧掉了,空着手去见汉景帝。
汉景帝见田叔回来,知道事情有结果了,就问田叔:" 梁王有没有参与那件事?"
田叔回答:" 梁王死罪,确实参与了。"
汉景帝心里琢磨着,这可怎么处理老弟梁王,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事。
汉景帝对田叔说:" 证据在哪?拿出来我看看。"
田叔说:" 我劝陛下不要再揪着梁王不放了。" 汉景帝听了很纳闷,问田叔:" 为什么要这样做?"
田叔回答:" 如今,如果梁王不被依法处罚,朝堂的律法就会失去威信。如果梁王按照律法处死,皇太后就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陛下您到时候也会发愁。"
汉景帝听了,觉得田叔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让田叔等人去见窦太后,告诉她 " 梁王没有参与刺杀袁盎等大臣的事,都是底下的人胡作非为。主犯已经被处决,梁王一点事都没有。"
窦太后听说后,知道汉景帝不会再揪着梁王不放了,心情也平复了,开始好好吃饭了。
看完这段故事,你是不是觉得田叔是一个高手?
不得不说,田叔处理事情的手法真的很高明,深谙人性,顾全大局呀!
这样顾全大局的下属,哪个领导不会欣赏呢?
田叔做的是非对错,咱们不去评判,先聊一聊田叔解决问题的智慧。

1,洞悉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
田叔知道梁王有罪,参与刺杀袁盎等多个大臣,按律法必然难逃一死。
但是,这事能摆到明面上吗?
在法律的正义和皇室的亲情之间,田叔选择了维护皇室的亲情。
说起来,是维护了汉景帝和梁王之间的关系,也维护了汉景帝和窦太后的关系,同时也是为汉景帝着想。
田叔这样做,也防止了皇室内部的动荡,可以说他是真正为汉景帝的大局着想。
这就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主动规避风险。
田叔很聪明!
你以为他烧毁证据是纯粹为了汉景帝着想吗?是为了纯粹替领导背锅,拍马屁吗?
其实也是为他自己考虑。
如果他把这些证据提交给汉景帝,梁王刺杀袁盎等大臣的事情被摆到明面上,汉景帝就不得不把梁王处死。
那么,田叔会有什么后果?
窦太后还不得恨死他?
前面郅都之死就是前车之鉴呀。
加上汉景帝恐怕也会对田叔这种不会处理问题的下属失去信任,田叔的仕途可能就此到头,甚至将来被抓住小辫子直接处死。
同时,田叔如果把这么大的丑闻亮出来,天下人会怎么议论?
高层的屁股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很多高层的脏事、恶心事不都得被扒出来?
田叔这么一番遮掩,也可以减轻朝堂在民间的舆论压力。
3,以退为进的攻心话术。
田叔上来就对汉景帝说:" 陛下,您不要再过问这件事了。"
然后给了一堆解释,说是为汉景帝考虑,要顾及母子关系、和窦太后的关系、两宫的关系,还要考虑朝堂内部的平稳。
实际上,他也是在考虑自身的安全。
田叔还为汉景帝提供了解决方案:将责任推给梁王的宠臣羊胜、公孙诡,反正这俩货已经死了,死人也不会张嘴说话了,还不是任由办案的人说。
真相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
田叔这么一个方案,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保全了梁王。
可以说,真正的高手到了某种高度,每一步都是人情世故。
4,安抚关键人物。
田叔为梁王遮掩,既掩盖了高层的丑闻,也向民间遮掩了朝堂的内部斗争,同时还向窦太后卖了个人情,为汉景帝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一举多得。
可以说,田叔才是这件事背后的赢家,甚至是最大的赢家之一。
面对棘手的问题,别人没法解决,但田叔却圆满地解决了,自然在汉景帝那里挂了号。
接下来(当年),汉景帝认为田叔贤能,把他提拔为鲁国的国相。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定要明白,往上走靠的不仅是专业能力,更要懂得一些往上走的真相:
1,是非对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解决主要矛盾,不要在次要矛盾上消耗精力。
领导让你解决问题,不一定是要解决问题本身,而是要解决领导的烦恼。
就算你解决不了问题,只要把领导的烦恼处理掉,也约等于你解决了问题。
田叔就是这么做的。
面对棘手的问题,灵活变通更容易赢得领导的认可。
依法办事、坚守原则这样的人,在领导那里往往不讨喜。为什么呢?
越往高层,屁股底下越脏。
你非要抓几个典型,闹得天下皆知,那么谁能保证在座的各位都干净?
谁能保证涉及到高层的事情,哪一天不会被扒出来呢?
往往越往上,越要灵活,有时候需要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田叔可以说做得很完美。
3,和别人沟通时,要考虑对方的情感需求。
问题本身或许不难解决,但问题背后的关键人物情绪则需要我们照顾。
在沟通中要避免让真相给对方造成巨大的伤害。
比如,领导办事搞砸了,做了错误决策,你就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了,照顾他人的情绪,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智慧。
4,替领导背黑锅,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
田叔把证据一烧毁,很明显就是告诉汉景帝,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我给你一个替代方案。
田叔这是为汉景帝背了锅,也是为自己找到了往上走的台阶。
要往上走,得懂人情世故呀。
汉景帝为什么提拔田叔为鲁国的国相?
不就是因为田叔替他背了黑锅吗?
你替领导背一个黑锅,领导就给你一个往上走的台阶,这叫 " 等价交换 "。
我们很多人或许不认可田叔的这种做法,但这也是历史的真实。
像包青天那样的人往往是少数,而田叔这样的人混迹高层的才是大多数。
面对是非两难的问题时,这种做法更常见,和稀泥,大家皆大欢喜,以大局为重,牺牲一小部分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直面问题往往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高手解决问题时,更注重主要冒顿,以大局为重。
不要给高层抹黑,同时又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平衡各方面的复杂关系,这才是高手解决问题的思路。
坚守原则的人,像包青天、海瑞这样的,刀刀砍人,刀刀见血,不见血不收刀;灵活变通的人,像田叔这样的,刀刀都是人情世故,刀刀都能砍出上进的台阶!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