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态LT 7小时前
星巴克的中国之路,何去何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中国咖啡市场格局生变

2025 年 11 月 4 日,上海陆家嘴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内,一场改写中国咖啡市场格局的交易尘埃落定。星巴克宣布与博裕资本战略合作,以 40 亿美元企业价值出让中国零售业务至多 60% 股权,保留 40% 并收品牌授权费,整体估值达 130 亿美元,开启全球品牌 + 本土资本共治时代。

当下咖啡市场冰火两重天,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显示了,2025 年前三季度现磨咖啡规模超 2800 亿,同比增长 21%,但高端赛道增速仅 3%,平价市场占比达 58%。星巴克中国门店超 8000 家,却从市场第一滑至第三,市占率从 60% 降至 14%。

企业战略调整,往往是基于对市场环境的深刻洞察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星巴克此次与中国本土资本博裕投资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中国零售业务,究竟是星巴克的无奈之举,还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战略转型?

星巴克转身,博裕入局

星巴克中国如今的境遇,与中国本土咖啡品牌迅速崛起不无关系。

瑞幸咖啡在门店数量和营收规模上全面超越星巴克,2023 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公司,2025 年上半年,瑞幸营收高达 212 亿元,净利润近 18 亿元,而星巴克 2025 年半年报显示,营收为 182 亿元,净利润约 12 亿元。库迪咖啡也发展迅猛,如今已开出超 14000 家门店。此外,价格战愈演愈烈,2023 年库迪点燃 9.9 元价格革命,瑞幸跟进,消费者已习惯 10 - 15 元一杯的咖啡,星巴克业绩一度承压,不得不放低身段开启常态化优惠。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星巴克选择与博裕投资合作,出让控股权,本质上是防御性的求生式合作。

一方面,借鉴肯德基、麦当劳等同行本土化的先例,星巴克希望借助本土资本和资源突破增长困境。另一方面,美资企业加速回撤,星巴克以较高对价转让股权,既锁定了过去二十多年在华积累的收益,降低了风险,又能借助博裕的财务支持,为未来大规模门店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博裕投资之所以能成为星巴克的合作伙伴,关键在于其能为星巴克带来多方面的价值。财务上,星巴克全球业绩承压,欧洲等市场需要大量现金支撑,投向中国市场的资金有限。博裕的加入,为星巴克重启大规模门店扩张提供了关键的财务支持。

本土资源方面,星巴克要实现两万店目标,深入下沉市场和探索加盟模式,极度依赖本土团队的资源整合能力。博裕在本地市场经验丰富,其投资组合覆盖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且持有北京 SKP45% 股权,构建起从高端零售到大众消费的全链条资源,可快速破解下沉市场商业地产谈判、证照办理等壁垒。

数字化与供应链领域,中国本土品牌已大幅领先。博裕在国际与本土供应链整合上具有经验,可能助力星巴克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对接云南咖啡豆产区,降低咖啡豆采购成本;借助极兔快递的县域配送网络,优化下沉市场物流效率,为星巴克下沉门店提供次日达服务,预计物流成本下降 18%。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官方公告显示,它依然牢牢掌握着品牌所有权和运营标准,法务团队也必定在交易结构中设置了周全的保护条款。不过,在高比例股权交易中,存在未公开的对赌协议或业绩承诺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此大额的交易,付款往往与未来的业绩里程碑挂钩,被高调重申的 2 万家门店目标,就是一个可能对赌的业绩指标。

数字化与下沉,星巴克如何纾困

在产品方面,星巴克与瑞幸等本土品牌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产品力的竞争。瑞幸建立了互联网式的内部赛马研发机制,像腾讯一样,让 A、B 组同时开发同类产品进行内部 PK,激发团队活力,快速试错,更容易捕捉和创造市场热点,几乎每年都能推出像生椰拿铁这样的爆款产品。

而星巴克的研发模式相对封闭,依赖供应商送样挑选,连锁体系对标准化流程依赖极强。研发和市场部门若想推陈出新,运营端会承受巨大压力,因为原有体系为稳定和标准化设计,难以快速承接和消化频繁的非标创新,这导致星巴克很多年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数字化方面,星巴克与瑞幸的差距更是鲜明。

瑞幸崛起时,用了一套完全的互联网定价和数字化获客策略打开市场。星巴克虽然后来提出第四空间概念,但受基因限制,数字化转型步履维艰。其核心优势在于线下空间体验,而瑞幸从诞生起就为线上和效率而生。

星巴克在瑞幸出现之前,外卖业务也不重视,消费者要喝星巴克外卖还得找代购加钱。如今,星巴克外卖订单 90% 依赖第三方平台,支付佣金比例达 18%,而瑞幸通过自有 APP 承接 60% 的外卖订单,佣金成本仅为 5%,且掌握完整用户数据链路。

在增量市场时代,瑞幸等本土品牌与星巴克战略选择不同。瑞幸没有在一线城市与星巴克贴脸竞争,而是迅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封闭场景。2016~2017 年,很多三、四线城市政府重视引进星巴克,将其当作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配套任务。但当时星巴克看不上下沉市场,连外卖都不愿意做。

如今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星巴克再想下沉,却面临诸多困难。其成本结构和品牌定位在县域市场很难与瑞幸、库迪竞争。下沉市场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便捷性,对第三空间体验需求较低,但星巴克在下沉市场的门店中仍有 40% 为面积超 200 平方米的全服务门店,导致坪效仅为一线城市的 60%。而瑞幸下沉市场门店 90% 为快取店,面积控制在 80 平方米以内,坪效是星巴克的 2 倍。

供应链支撑能力上,星巴克物流网络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配送半径达 80 公里,较一线城市增加 167%,导致咖啡豆新鲜度下降,物流成本上升 18%。在安徽某县级市,星巴克门店因原料配送延迟导致的缺货率达 12%,而隔壁瑞幸门店缺货率仅为 3%。

星巴克的中国之路何去何从

复盘一下,星巴克在中国市场若想实现 2 万家门店的扩张目标,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层面的深刻变革,星巴克又要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地本土化,不仅仅推出几款中式口味的饮品,而是要从产品研发逻辑、数字化生态到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上,完成一次彻底的再造。

当然,星巴克在产品研发上,是可以结合中国不同地域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偏好,推出更多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数字化方面,加强自有渠道建设,提升用户数据沉淀和分析能力,实现精准营销;在情感连接上,通过举办各类线下活动,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境,根源在于未能及时进行本土化重构。因而,本土化重构则是星巴克突破市场瓶颈的核心路径,需从产品研发、数字化运营到消费者情感连接全面再造。

而此刻,精准的资本与资源匹配是企业战略落地的核心保障,也可以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价值最大化。可以说,博裕投资最终胜出成为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接盘方,关键也在于其精准匹配了星巴克中国的核心诉求。

在本土化运营能力方面,博裕在蜜雪冰城的投资中积累了高端品牌 + 大众市场的操盘经验,更贴合星巴克需求;在资源协同效应上,其投资组合形成覆盖高端零售、大众餐饮、物流的消费生态,能为星巴克提供商业地产资源、供应链优化、物流效率提升等多方面支持;在政策与资本实力方面,博裕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和政商资源,可支撑星巴克中国长期的门店扩张和数字化投入。

这种精准的资本与资源匹配,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为星巴克中国的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星巴克还需规模与体验、成本与效率、标准化与创新等维度实现平衡。例如,通过旗舰店 + 快取店多业态组合覆盖不同场景,避免高密度布局导致自我分流;借鉴博裕改造北京 SKP 的经验,提升供应链周转效率,优化履约成本;在保留经典品类基础上,推出本土化产品,并通过联名营销提升客单价。

总之,星巴克需平衡扩张速度与体验保障,通过多业态组合与精细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质价比竞争时代,供应链效率又决定品牌生死,星巴克还要通过全链条优化,构建其核心竞争力。

结语

在当前中国咖啡市场竞争白热化,星巴克面临产品创新滞后、数字化落后、下沉困难等多重挑战,且全球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寻求本土资本和资源支持成为常规操作。星巴克此次与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出让中国业务 60% 股权,本质是一场防御性合作。

有观点指出,双方合资新公司本质是特许经营形式,近似于星巴克西雅图总部将中国区域特许经营权授予博裕,博裕更似中国区域加盟商。

谈及当下 6 ∶ 4 的股权比例,业内人士称,这彰显星巴克对中国市场转型的坚定决心。此前星巴克或考虑保留 49% 股权,将剩余 51% 股权分拆出售,便于后续回购。如今博裕成为大股东,其在地产、金融、科技以及咖啡、茶饮供应链等多领域均有投资布局,有望凭借丰富的本土资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其更好地适应本土竞争环境。

此刻,通过与博裕合作,星巴克既能借助其本土化资源突破增长瓶颈,又能将过去二十多年在华积累的收益落袋为安,锁定核心收益,大幅降低风险。

总之,这种防御性合作模式,为企业应对增长困境提供了关键杠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变现与风险对冲,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喘息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星巴克中国易主:外资咖啡时代终结?》钛媒体 APP

《星巴克联姻博裕背后:咖啡行业竞争迈入成本战》黎竹   孙吉正;中国经营网

《深度|星巴克易主博裕:2 万门店野心下,咖啡巨头能否真正下沉?》第一财经

《王振东:星巴克在中国的一场求生式合作》观察者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星巴克 瑞幸 零售业务 上海 库迪咖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