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传统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产教融合 " 两张皮 "、课程内容与产业前沿脱节、高水平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匮乏等深层次问题,哈尔滨学院经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持续深入的实践探索,创新构建并全面实施了 " 一体两翼、三共四进、五维协同 " 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打破了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壁垒,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模式内涵丰富,构建全方位育人新生态,以 " 一体 " 为根,强化育人主体,构建了一个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人才培养治理实体,作为改革的核心承载,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以 " 两翼 " 为擎,注入持续动力,即通过 " 产教融合 " 与 " 科技创新 " 作为两大核心驱动力,如同鸟之双翼,推动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并以前沿科研反哺教学,激发创新活力;以 " 三共 " 为径,打破机制壁垒,即通过 " 平台共建、课程共创、师资共享 " 三大机制,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共同开发紧跟技术迭代的模块化课程与教学项目;共同组建由校内学术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构成的混编教学团队,实现优势互补;以 " 四进 " 为法,重塑教学流程,即全面推行 " 四进阶 " 项目制教学,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领域,设计由浅入深、从模拟到真实的项目体系。学生经历 " 认知与基础→模拟与实践→综合与创新→真实与顶岗 " 四个阶段的递进式训练,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螺旋式上升;以 " 五维 " 为纲,实现系统协同,即创新性地构建了 " 目标 - 时间 - 场域 - 路径 - 资源 " 五维协同机制。在目标上,将毕业要求与岗位能力对标;在时间上,实现理论教学、项目实践与企业实习的有机穿插;在场域上,打通教室、实验室、科创平台与企业现场;在路径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元成长赛道;在资源上,集约化配置校内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保障模式高效运行。
这一改革成果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目前,该模式已被省内外十余所同类院校借鉴采纳,用于指导其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界专家评审认为,该模式 " 系统性强、创新性突出、实践效果显著,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成功的范式 "。同时,也获得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评价,认为所培养的学生 " 上岗快、后劲足、创新能力强 ",有效缓解了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渴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