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 5G+ 工业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盛敏介绍,武汉入选首批 "5G+ 工业互联网 " 融合应用城市试点,一年以来,在五个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是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底座。网络建设方面,全市 5G 基站数量累计达 5.79 万个,中心城区核心区已基本实现 5G-A 信号连片覆盖。5G 专网方面,推动龙头企业建设 5G 行业虚拟专网,累计 18 家企业入选国家 5G 工厂名录。工业互联网标识方面,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功能持续增强,接入二级节点 44 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达到 359 亿个。
二是强化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方面,建设 2 家国家级、7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在硅光芯片领域首次实现从设计、制造、测试到封装工艺的全流程标准化。协同创新方面,依托 " 链主 " 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中信科移动联动产业链企业组建的星地融合新一代无线通信实验室,研发了星载通信产品与北斗系统深度融合方案,布局空天信息产业。
三是培育自主可控产品生态。加快工业软件发展,专设工业软件方向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工业软件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工业软件国家级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培育 50 项首版次软件产品。建立中小企业转型服务资源池,遴选了一批诊断咨询服务商、解决方案集成商和专业软件服务商,为 770 余家企业建立 " 一企一档 ",打造 " 小快轻准 " 产品。
四是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体系。推动龙头企业智能化改造,累计建成 300 条数字化产线、122 个示范项目、30 个标杆智能工厂。获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0 家、领航级智能工厂 2 家。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 800 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500 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其中 218 家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验收。
五是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建成国家级 " 双跨 " 工业互联网平台 2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36 个。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聚焦工业制造领域,遴选智能网联汽车、大模型智能医疗问诊等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应用案例。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在先进制造领域共遴选 470 名武汉英才。组建由李培根院士领衔的武汉中小数转专家委员会。评选首批 20 位武汉市杰出软件工程师、15 位优秀开源开发者。
下一步,武汉市将抢抓 "5G+ 工业互联网 " 发展机遇,围绕网络支撑、产业供给、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深入推进城市试点。
来源:长江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